蝴蝶樹

藥材名稱:白蟬

名稱出處:《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概況

異名:大花梔子、梔子花(《浙南本草新編》)。

基源: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白蟬的花。梔子屬全世界約250種;中國產5種、1變種。

原植物:白蟬Gardenia jasmtnoides Ellis var.fortuniana(Lindl.)Hara,又名白蟬花(《中國樹木分類學》),白玉甌(浙江溫州)。

歷史:白蟬之名始見於《廣州常見經濟植物》1952年版,但早在1937年就有白蟬花之名,見之於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但均未有關於本品藥用的記述。直至1975年才在《浙南本草新編》有本品藥用的記述,據稱:“花初開時摘取陰乾,每用七朵泡茶服,民間用以治療產後子宮收縮痛。”

形態:常綠灌木,幼枝綠色,有垢狀毛。葉革質,對生或3枚輪生,托葉生於葉柄內,基部常合生;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6~12cm,寬2~5cm。花型較大,直徑約7cm,為重瓣,白色,芳香,單生;萼管卵形或倒圓錐形,有稜;花冠高腳碟狀,長4~7cm;雄蕊5~11,著生於喉管部,花絲極短,花柱粗厚,柱頭扁寬。果實黃色,革質或帶肉質,卵圓形或圓柱形,有5~7縱稜,頂端有宿存的萼裂片。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境與分佈:栽植於花圃或園地。中國中部以南地區多有栽培。

藥性

功效:止痛。

主治:產後腹痛。 《浙江藥用植物志》:“可治產後子宮收縮痛,花7朵泡茶服。”

用法用量:內服: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