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馬勃

藥材名稱:斜葉榕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酸嘰嘰樹、馬勒(《全國中草藥彙編》),山榕、劍葉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桑科榕屬植物斜葉榕的樹皮及寄生物。

原植物:斜葉榕Ficus tinctoria Forst.f.var.gibbosa(Bl.)Corner(F.gibbosa Bl.),又名水榕(廣東)。

形態:喬木或附生,高5~20m。小枝無毛,有乳汁。葉互生;葉柄粗壯,長0.6~2cm;托葉卵狀披針形,略彎曲,無毛,長約7mm;葉片革質,卵狀橢圓形或近菱形,兩側通常不相等,長5~15cm,寬3~6cm,頂端鈍,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一側稍闊,全緣或有不明顯的角,兩面無毛,背面略粗糙;基出脈3條,側脈5~7對,兩面均突起,網脈在背面稍明顯。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近球形,無毛,直徑6~8mm,近粗糙,成熟時黃色,通常頂部具臍狀突起,基部收縮成柄,柄長5~10mm,具微柔毛,基部有少數苞片;雄花生於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4~6,線形,肉質;雄蕊1,花絲短,有退化雌蕊,基部有不發育的子房;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子房近球形,花柱側生;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花被片4,薄而透明,線形;子房斜卵形,略具乳頭狀突起,花柱側生而延長。花果期全年。(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483頁.圖963)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谷溼潤的林中、水邊或曠地。分佈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亞洲南部至大洋洲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全國中草藥彙編》:“苦,寒。”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解痙。

主治:①《全國中草藥彙編》:“治感冒,高熱抽搐,腹瀉痢疾。”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全株:用於跌打損傷,骨折。根:用於肺熱咳嗽,感冒發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全國中草藥彙編》:“治感冒,高熱抽搐,腹瀉:斜葉榕15~30g,水煎服。”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風火腿痛:斜葉榕適量,水煎後熱敷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