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無心菜

藥材名稱:半枝蓮

名稱出處:《中國藥典》

概況

基源:為脣形科黃岑屬植物半枝蓮的全草。黃岑屬全世界約300餘種;中國約100餘種,其中1/5種類藥用。

原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Don(Scutellaria rivularis Wall),又名牙刷草、狹葉韓信草(江蘇、上海、浙江),趕山鞭、瘦黃岑(四川)。

歷史:本品為民間常用草藥。蔣儀《藥鏡拾遺賦》記載“半枝蓮解蛇傷之仙草。”民間除治毒蛇咬傷外,尚用治腫瘤,有一定的近期療效。《校正本草綱目》記載“此草開紫白花,草紫紅色,對結對葉,七八月採用。”所述形態與本種相近。民間草藥中以半支蓮或“半支”為名的品種甚多。《百草鏡》載“各種半支有七十二種。”趙學敏在《綱目拾遺》中收載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屬的幾種植物。《中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中收載的半支蓮即為本種。

形態:直立草本,高12~50cm,四稜形,無毛。根莖短粗,簇生須狀根。葉片三角狀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長1.3~3.2cm,寬0.5~1.4cm,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邊緣生有疏而鈍的淺齒,葉面橄欖綠色,背面淡綠有時帶紫色。花單生於莖或分枝上部葉腋內,具花的莖部長4~11cm;苞葉下部者似葉,長達8mm,上部者長2~4.5mm;花梗長1~2mm,中部有一對長約0.5mm具纖毛的針狀小苞片;花萼開放時葉長約2mm,盾片高約1mm,果時花萼長約4.5mm,盾片高約2mm;花冠紫藍色,長9~13mm;冠簷二脣形,上脣盔狀,半圓形,長約1.5mm,下脣中裂片梯形,兩側裂片三角狀卵圓形;雄蕊4,內藏,藥室裂口具髯毛;花盤盤狀,前方隆起,後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小堅果扁球形,徑約1mrn,褐色,具小疣狀突起。花期5~10月,果期6~11月。(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圖30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水田邊、溪邊或溼潤草地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河北、陝西南部、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印度東北部、尼泊爾、緬甸、寮國、泰國、越南、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溫和溼潤的氣候,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好。種子繁殖,於3月下旬~4月上旬春播或9~10月秋播,按行距20~30cm開淺溝條播,播時將種子拌有草木灰或細土後播下,薄覆細土,略加鎮壓,每畝用種量0.5kg。分株繁殖,在春季或秋季,將老蔸挖起,分成小蔸,按行距30cm,株距7~10cm穴栽。幼苗出土後,結合中耕除草,分批間苗、補苗,按株距4~7cm定苗。生長期間需勤除雜草,追肥2次,雨季注意排水。

採集:夏、秋季莖葉茂盛時,挖出全株,除去雜質,洗淨,鮮用或晒乾。藥材主產於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雲南。

鑑別

性狀:莖方柱形,長15~35cm,直徑1~3mm,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有細密縱紋,質鬆脆,斷面淡綠色,中空。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呈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cm,寬0.5~1.5cm,先端鈍,基部寬楔形,邊緣具波狀疏鈍鑿,上面暗綠色,下面灰綠色,有腺點。花單生於莖枝上部葉腋,花萼鐘形,萼筒上面具1盾鱗,花冠二脣形,淡藍紫色,被毛。果實扁球形,淡棕色。氣微,味微苦。

顯微 葉表面片: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垂周壁波形彎曲,上表皮細胞較大,長55~93μm,寬14~40μm,下表皮細胞長25~48μm,寬11~25μm。非腺毛1~2個細胞組成,圓錐形,壁具疣狀突起,基部細胞具放射狀角質層紋理;近葉緣處非腺毛較大,由1~3個細胞組成,長48~141μm。腺鱗上表面較少,下表面較多,腺頭圓球形、扁圓球形,由7~8個細胞組成,直徑50~75μm,腺柄單細胞;腺毛存在於下表皮,由4個細胞組成的腺頭,直徑約28μm,腺柄單細胞。氣孔存在於下表皮,直軸式。(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圖308)

理化:取樣品粉末2g,加乙醚10ml,迴流半小時,傾去乙醚,殘渣加甲醇15ml,迴流半小時後冷卻,濾過,濾液點於矽膠H-0.5%CMC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3∶3∶1)為展開劑,展距12cm,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460)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瀝去水,切段,乾燥。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生物鹼、酚類、甾體[1]、鞣質[2]、高黃芩素(Scutellarein)、高黃芩甙[3]、紅花素(Carthamidin)和異紅花素。此外,又從乙醚提取液中分得一種生物鹼[4]。根含膽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和硬脂酸[1]。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70。


[2] 浙江藥用植物志.下冊.浙江科技出版社,1980:1116。


[3] 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946。


[4] 中藥志.第4冊.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