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四足

藥材名稱:虎斑遊蛇

名稱出處:《東北動物藥》

概況

異名:野雞脖子(《東北動物藥》)。

基源:為遊蛇科遊蛇屬動物虎斑遊蛇的全體。遊蛇屬全世界約90種,中國已知約30種。

原動物:虎斑遊蛇Natrix tigrina lateralis(Berthord)

形態:全長可達100mm,雌蛇較長,體型粗壯,頭扁平略闊,尾佔全長的2/9,吻鱗橫闊,露見於頭頂,鼻間鱗與前額的長度相近而較狹,前額鱗中線前端平整,後端內凹,額鱗盾形,長等於其與吻鱗的距離,眶上鱗與額鱗等長,前狹而後闊,前後緣的外側都顯露出眶前鱗、眶後鱗的抑角,顱頂鱗最大。鼻孔圓形,側開,開孔於兩枚鼻鱗間。頰鱗矮小,成不等四角形。眶前鱗2枚,眶後鱗3枚,上脣鱗7枚,第3、4枚入眶,下脣鱗9枚,前5片向後逐漸增大。正對顱頂鱗間中線的頂背正脊有淺纖勁溝,長15個鱗片,皮下有成對毒腺,是無導管的面板腺,有自衛的保護作用,在蛇類中是本科獨有的腺體。體鱗19~19~17行,起稜。腹鱗148~154枚,肛鱗2枚,尾下鱗60~73對。體色美麗,背色暗綠,下脣及項側白色,從頸起體之兩側有紅色或黑色斑點互動排列,達體之中部後紅色漸次消失。

生境與分佈:棲息於近水多草處,以蟾蜍、蛙等為食。分佈較廣,中國除新疆、西藏、甘肅、廣東、臺灣外均有分佈。

生藥

採集:春至秋季捕捉,捕後置壇中餓2~4天,然後處死,儘快乾燥,研粉備用。 除中國西部、廣東、臺灣外,其它各地均有產。

藥性

功效:解毒,止痛,祛風溼。

主治:骨結核,骨質增生症,風溼痺證。近年來試用治胃癌,乳腺癌,食道癌等取得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內服:2~7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中國動物藥》:“治風溼痺痛:虎斑遊蛇粉連續服用,每次3g,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