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子

藥材名稱:排草香

名稱出處:《四川中藥志》

概況

異名:香草(《四川中藥志》),合血香、滿山香(江西),毛柄珍珠菜(《廣西植物名錄》)。

基源: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細梗香草的全草。

原植物:細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

形態:一年生草本,有香氣。莖直立,有四稜或狹翅,高40~60cm。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7cm,寬1~3cm,頂端漸尖,基部圓鈍或漸狹,下面網狀葉脈不明顯,無腺點;葉柄長2~8mm;花單出腋生;花梗纖細,絲狀,長1.5~3.5cm;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長2~4mm;花冠黃色,5深裂幾達基部,裂片矩圓形,先端稍鈍,長6~8mm;雄蕊約與花冠等長,花絲極短,花葯大,頂孔開裂;花柱與雄蕊等長。蒴果球形,直徑約3mm。花果期6~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271頁.圖4495)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草叢或密林下及林緣。分佈於中國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菲律賓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季開花時採收,晒乾。

藥性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甘、性平”。

功效:祛風,止咳,調經。

主治:①《新華本草綱要》:“用於感冒,氣管炎,哮喘,風溼痛,月經不調,神經衰弱。” ②《中國藥用植物誌》:“治虛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浙江藥用植物志》:“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排草香全草30g。水煎,分2次服。” ②廣東中醫雜誌 1960;(11):“治水腫:取排草香根30g(去枝梗)加水1200ml,煎至300ml。日服2次,每次150ml(兒童酌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