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頭

藥材名稱:丁茄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牛茄子(海南),紅水茄(福建),大顛茄、刺丁茄、番鬼茄(廣東)。

基源:為茄科茄屬植物丁茄的根、果或全草。茄屬全世界約2000種;中國約39種、14變種。

原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f.,又名野顛茄。(《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草本或亞灌木,高30~60cm。根黃色。莖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分枝,枝、葉、花均具皮刺,幼枝混生刺毛。葉互生,葉片寬卵形,長5~12cm,寬4~10cm,葉端銳尖,基部闊楔形,5~7羽狀淺裂,兩表面均被緊貼硬毛,脈上具長刺;葉柄長1~2cm,具刺。聚傘花序側生或腋生,花數朵或單生,常下垂;花梗長1~2cm,具皮刺,花萼淺鍾狀,5裂,裂片三角形,有長刺;花冠輻狀,白色,裂片披針形;雄蕊5枚,著生於冠筒口;子房2室。漿果球形,徑2.5~4cm,熟時橙紅色,果柄、宿萼均具刺。種子多數,圓形壓扁,黃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724頁.圖5401)

生境與分佈:生於村邊、路邊、曠野,也有栽培。分佈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臺灣。世界熱帶地區均有分佈。

化學性質

全草含茄鹼,未成熟果實中含量較高。漿果含澳洲茄邊鹼、澳洲新鹼(Solasurine)。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