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夏枯草

藥材名稱:甜杏仁

名稱出處:《本草從新》

概況

基源:為薔薇科杏屬植物野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種,如河北的白玉扁、龍王扁、北山大扁、陝西的遲梆子、克拉拉味甜的乾燥種子。

原植物: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var.ansu(Maxim.)Yu et Lu(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或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Prunus armeniaca L.)。

餘項參見“杏仁”條。

生藥

採集: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肉及核殼,取種子晾乾。加工時揀淨雜質,置沸水中略煮,待皮微皺起時撈出,浸入涼水中,脫去種皮,晒乾簸淨。藥材主產於河北、北京、山東。此外陝西、四川、內蒙古、甘肅、新疆、山西及東北亦產。本品在江蘇、山東、河南、四川、陝西等地有時作巴旦杏仁使用。

鑑別:乾燥種子呈扁心臟形,長1.6~2.1cm,寬1.2~1.6cm,頂端尖,基部圓,左右對稱,種脊明顯,種皮較苦杏仁為厚,淡黃棕色,自合點處分散出許多深棕色脈紋,形成縱向凹紋。斷面白色,子葉接合面常見空隙。氣微,味微甜。以顆粒均勻而大、飽滿肥厚、不髮油者為佳。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鼠,防蛀。

化學性質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1)、脂肪油含量為50%,主要含α-桐油酸(α-Elaeostearic acid)、膽甾醇、雌性酮(Estrone)、雌二醇。

參考文獻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