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子

藥材名稱:長青草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雪山苓、捆仙繩、富貴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黃楊科板凳果屬植物頂花板凳果的全草。板凳果屬(三角咪屬)全世界約3種;中國約2種和1~2變種。

原植物:頂花板凳果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又名粉蕊黃楊(《中國樹木分類學》),頂蕊三角咪(《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灌木狀,匍匐斜生,高達20~30cm;莖肉質,有分枝,無毛。葉互生或簇生於枝頂,紙質或近革質,倒卵形至菱狀卵形,長2.5~5cm,頂端鈍,基部楔形,上部邊緣有粗鋸齒,無毛,上面有光澤,基部3出脈;葉柄長0.8~1.5cm。頂生穗狀花序,長1~3.5cm;花單性同株,小,白色,萼片4或更多,無花瓣,雄花生於花序上端,萼片有緣毛,雄蕊4~6枚,花絲肥厚伸出於花萼;雌花子房2~3室,花柱2~3,長而開展。漿果狀核果卵形,稍帶白色,長約1cm,具3角。(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630頁.圖2989)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海拔1200~1800m的密林或灌叢陰溼處。分佈於甘肅、寧夏、四川、湖北、浙江。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洗淨切斷,晒乾備用。

化學性質

含27種妊娠甾烷類生物鹼:粉蕊黃楊鹼A、B、C、D(Pachysandrine AB,C,D)、表粉蕊黃楊鹼(Epi-pachysandrine A)[1]、粉蕊黃楊胺鹼A,B(Pachvsamine A、B)、表粉蕊黃楊胺鹼A,B,C,D,E,F(Epi-PachysamineA、B、C、D、E、F)、粉蕊黃楊環胺鹼A,B(Pachystermine A、B)、粉蕊黃楊內酯鹼A(Pachysantermine A)、粉蕊黃楊醇鹼(Terminaline)[2]。全株尚含粉蕊黃楊三醇(Pachysantriol)[3]、粉蕊黃楊二醇B(Pachysadiol B)、粉蕊黃楊酮醇(Pachysonol)[4]、粉蕊黃楊二烯醇A,B(Pachysandienol A,B)[5]。其它還含有無羈萜(Friedelin)、表無羈萜醇(Epifnedelinol)、環木菠羅烯醇(Cycloartenol)的乙酸酯及β-谷甾醇、豆甾醇。葉含螺粉蕊黃楊鹼(Spiropachysine)[6]。

參考文獻

[1]Tetrahedron Lett 1966:749,1965:487 。


[2]Te trahedronLett 1965:3487 。


[3]藥學雜誌(日) 1973;93(10):1378 。


[4]Chem Pharm Bull 1973;21(10):2243 。


[5]CA 1979;90:121822m 。


[6]Chem Pharm Bull 1975;2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