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澤蘭

藥材名稱:桑寄生

名稱出處:《雷公炮炙論》

概況

異名:蔦(《詩經》),寓木、宛童(《爾雅》),桑上寄生、寄屑(《本經》),寄生樹(《爾雅》郭璞注),寄生草(《滇南本草》),蔦木(《綱目》),冰粉樹、蠹心寶(《滇南本草》整理本),桃木寄生、油茶寄生(《新華本草綱要》)。

基源:為桑寄生科梨果寄生屬植物桑寄生的枝葉。全世界約60種;中國有11種,其中4種、1變種入藥。

原植物:桑寄生Scurrula parasitica L.(Loranthus parasticus(L.)Merr.)

歷史:《唐本草》雲:“桑上寄生,寄生槲、櫸、柳、水楊、楓等樹上,子貢、大如小棗子。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葉無陰陽,如細柳葉,厚肌,莖粗短。”《蜀本草》雲:“諸樹多有寄生,莖葉並相似。……葉如橘而厚,軟莖如槐而肥脆。今處處有,方家惟須桑上者,然非自採,即難以別,可斷莖面視之。以色深黃色為驗。”宋《圖經本草》載:“葉似龍膽而厚闊,莖短似雞腳,作樹形,三月,四月花黃赤色,六月,七月結子;黃綠色,如小豆,以汁稠粘者良也。”《綱目》中寫得很清楚,包括了兩種寄生植物,其中載有:“寄生高者2~3尺,其葉圓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澤,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時有生者,他處鮮得,須自採或連桑採者乃可用。世俗多以雜樹上者充之,氣性不同,恐反有害也。”按鄭樵《道志》雲:“寄生有兩種,一種大者,葉如石榴葉;一種小者,葉如麻黃葉,其子皆相似。大者曰蔦,小者曰女蘿。今觀《蜀平》韓氏所說,亦是兩種,與鄭相同。”上述所說確為桑寄生科的植物。

形態:為常綠小灌木。老枝無毛,具凸起的灰黃色皮孔,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單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卵圓形或長卵形,長3~7cm,寬2~5cm,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葉脈稀疏而不明顯;葉柄長1~1.5cm,光滑,或幼時被極短之星狀毛。花兩性。1~3朵,形成腋生的聚傘花序,總花梗長4~10mm。被紅褐色之星狀毛;小花梗極短;小苞片1枚,卵形,極小;花萼近球形,與子房合生,外被紅褐色的星狀毛;花管狹管狀,長2~2.5cm。頂端4裂,裂片紫紅色,柔弱,稍彎曲;外被紅褐色星狀毛;雄蕊4,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扁頭狀,子房下位,球形。漿果橢圓形,有小疣狀突起。花期8~10月,果期9~10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1970頁.4046條圖)

生境與分佈:常寄生於桑科,茶科,山毛櫸科,芸香科,薔薇科,豆科植物上。分佈於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

生藥

採集:冬季至次年春季採割帶葉莖枝,除去粗莖,切段,乾燥,或蒸後乾燥。藥材主產於福建、廣東、廣西。

鑑別

性狀:莖枝圓柱形,長3~4cm,直徑0.2~1cm;表面紅褐色或灰褐色,具細縱紋,並有多數細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見棕褐色茸毛;質堅硬,斷面不整齊,皮部紅棕色,木部色較淺。葉多捲曲,具短柄,葉片展平後卵形或橢圓形,長3~8cm,寬2~5cm;表面黃褐色,幼時被細茸毛,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革質。無臭,味淡。

顯微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層為10餘列細胞,有的含棕色物。皮層窄,老莖有石細胞群,薄壁細胞含棕色物。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群及纖維束,斷續環列。韌皮部甚窄,射線散有石細胞。束內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射射寬1~4列細胞,近髓部也可見石細胞,導管單個雜湊或2~3個相聚。髓部有石細胞群,薄壁細胞含棕色物。有的石細胞含草酸鈣方晶或棕色物。帶葉莖枝粉末:淡黃白色。 ①石細胞類方形、類長方形、類三角形、類圓形、貝殼形或長條形,直徑14~76μm,長至153μm,壁厚5~43μm,大多三面特厚,胞壁偏靠一邊,層紋不規則,胞腔內常含草酸鈣方晶或黃棕色、紅棕色團塊狀物。 ②草酸鈣方晶直徑3~30μm,長至38μm,另有方晶與簇晶合生。 ③草酸鈣簇晶直徑8~25μm,稜角多短鈍。 ④疊生星狀毛3~5疊生,每疊3~4出分枝,分枝多彎曲。 ⑤葉片碎片斷面觀表皮細胞淡棕色,下皮及葉肉細胞黃棕色,有的含方晶、簇晶或簇晶與方晶合生;表面觀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可見氣孔。 ⑥柱鞘纖維細長,直徑14~35μm,壁極厚,初生壁碎離,胞腔線形或不明顯。 ⑦木纖維長至271μm,直徑10~27μm,壁厚3~7μm,孔溝稀疏。 ⑧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0~50μm,網紋導管直徑20~37μm。(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687頁.圖337)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莖、葉含槲皮素(Quercetin)及萹蓄甙(Avicularin),即槲皮素-3-阿拉伯糖甙。若寄主為馬桑(Coriaria sinica Maxim.)就含有神經毒馬桑內酯(Coriamyrtin)、杜亭內酯(Tutin)和馬桑亭(Coriatin)等倍半萜成分[1]。本品磷脂的成分中含有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酸等[2]。桑寄生葉中含萹蓄甙(Avicullarin)、槲皮素、d-兒茶素(d-Catechin)、槲皮甙(Quercitrin)[3],和金絲桃甙(Hyperoside)[4]。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1。


[2] 中國中藥雜誌 1990;15(4):36。


[3] 華西藥學雜誌 1986;1(3):131。


[4] 華西藥學雜誌 1989;4(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