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蟲

藥材名稱:硃砂

名稱出處:《本草經集註》

概況

異名:丹砂(《本經》),汞砂(《石藥爾雅》),辰砂(《圖經本草》)。

基源:硃砂為單硫化物類辰砂族礦物。

原礦物:正品硃砂指天然的辰砂Cinnabat,主含硫化汞(HgS)。靈砂(通稱辰砂)是指人工合成品,亦主含硫化汞(HgS)。

歷史:硃砂原名丹砂,始載於《本經》。李時珍釋名謂:“丹為硃色之名,故稱硃砂。”《唐本草》謂:“石砂有十數品:最上者為光明砂,雲一顆別生一石龕內,大者如雞卵,小者如棗慄,形似芙蓉,破之如雲母,光明照徹,在龕中石臺上生,得此者……,為上。”蘇頌曰:“今出辰州(今湖南省沅陵縣一帶),宜州(今廣西宜山縣一帶)、階州(今甘肅武都一帶),而辰砂為最。生深山石崖間,土人採之,穴地數十尺始見其苗,乃白石,謂之硃砂床。砂生石上,其大塊者如雞子,小者如石榴子,狀若芙蓉頭、簇族,連床者紫黯若鐵色,而光明瑩澈,碎之嶄巖作牆壁,又似雲母片可拆,真辰砂也,無石者爾佳。”以上各本草詳細描述了辰砂的產地、產狀、形態、光澤和解理,與現今天然產辰砂相同。故認為古代正品為礦物辰砂。

形態:辰砂晶體呈厚板狀或菱面體形,並常成雙晶。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以及粉末狀、被膜狀等。紅色,有時表面呈鉛粉的鏽色。條痕紅色。金剛光澤。硬度2~2.5。密度8.05g/cm3。

產狀:辰砂是分佈最廣的汞礦物。常呈脈礦產於石灰岩、板岩及砂岩中。常與

鐵石、雄黃、雌黃、黃鐵礦、石英、螢石、方解石等共生。產於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靈砂與硃砂不同處,參見“靈砂”條。

生藥

採集:劈開辰砂石取出岩石中夾雜的硃砂。可用浮選法,將鑿碎的礦石放在直徑尺餘的淘洗盤中,左右旋轉,因比重不同,故砂沉於底,石浮於上。除去石質,再將硃砂劈成片塊。現多用化學方法生產硃砂。

鑑別

性狀:本品呈大小不一的塊片狀,顆粒狀或粉末狀,鮮紅或暗紅色,具金剛光澤,半透明,質重而脆,硬度2~2.5,比重8.1~8.2,條痕紅色,無臭、無味。其中呈細小顆粒或粉末狀,色紅明亮,觸之不染手者,習稱“朱寶砂”;呈不規則板片狀、斜方形或長條形,大小厚薄不一,邊緣不整齊,色紅面鮮豔,光亮如鏡面而微透明,質輕鬆脆者,習稱“鏡面砂”;塊狀較大,方圓形或多角形,顏色暗或灰褐色,質重而堅,不易碎者,習稱“豆瓣砂”。以色鮮紅,有光澤,體重,質脆者為佳。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磁鐵吸去鐵屑,研成細粉,或用水飛法水飛,晾乾。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主要成分為硫化汞,理論上含汞86.2%,硫13.8%,但常夾雜種種物質,其中最常見者為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

參考文獻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