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藥材名稱:黃桷根

名稱出處:《草木便方》

概況

基源:為桑科榕屬植物黃葛樹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黃葛樹Ficus 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F.saxophilavar.sublanceo]ata Miq.;F.lacor Sensu auct,non Buch.-Ham.]

餘項參見“黃桷葉”條。

藥性

性味:①《草木便方》:“苦、酸,溫。”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微辛,涼。” ③《重慶草藥》:“味苦、澀,性熱。”

功效:祛風,除溼,通絡,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風溼痺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疥癬。 ①《草木便方》:“治四肢頑痺,麻木不仁,半身不遂。”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風溼骨痛,感冒,扁桃體炎,眼結膜炎。” ③《重慶草藥》:“治癆傷,腰背痠痛,溼腫,虛弱。” ④《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小兒疝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4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綱目拾遺》:“治疥癬;黃桷根皮煎湯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