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課件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課件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課件 ,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並會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

  (3)瞭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並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佈示意圖的繪製;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於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於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 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成語。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2)講解小故事---“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影片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思考: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有何不同?極地高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成因有何差異?

  前者由於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後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週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課堂小結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為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課後習題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徵是怎樣形成的,並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