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消除逆反心理轉化問題學生論文

淺談消除逆反心理轉化問題學生論文

  論文摘要:問題學生是一種客觀存在,這些學生人數不多,影響卻不小。作為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教育轉化他們。問題學生對教師大都有或強或弱的逆反心理。因此,要轉化問題學生,就必須先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

  論文關鍵詞:逆反心理;問題學生;消除

  問題學生是指那些道德品行、學習成績都暫時落後或缺點較多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在職校是有一定數量的,造成的影響也不小。如果任其發展,不僅影響學生個體的發展,而且也會影響班級的發展,甚至影響整個學校的校風。問題學生除少數是由於智力、生理或性格有缺陷,大多數問題學生是由於後天的環境與教育失誤等因素造成的,應該是可以轉化的。問題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對教師大都有或強或弱的逆反心理。(注:這並不是說有逆反心理的學生都是問題學生。)因此。轉化問題學生就必須先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的含義及其產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採取的與對方要求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其實質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產生逆反心理有主觀和客觀的因素。從主觀上看。問題學生大部分是在初中或高中成績落後於其他同學的.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逆反心理的。職校學習過程中又受到更多的教育和批評,從而更加強化其逆反心理。從客觀上看。教師教育失誤也是問題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現有三:一是教師教育指導思想的偏離和方法上的不當。二是教師在施教過程中不尊重問題學生,不顧及他們的心理感受和體驗。三是一些教師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性格、能力、成績等方面不能客觀的評價。

  二、消除逆反心理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一)在思想上,教師要樹立尊重和平等對待問題學生的意識。首先要樹立尊重問題學生的意識。每個學生都有被尊重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Ill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就問題學生而言,由於其自尊心很強,又極其敏感。尊重的需要就更加強烈。但由於問題學生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教師容易忽視對他們的尊重,還可能有“他們也配我尊重?”的認識。例如,以前班上有一名叫程功的學生,由於他各門功課成績都比較落後,經常被一些老師揶揄:“你也配叫程功,我看你還是叫失敗吧”。弄的學生經常面紅耳赤。這就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其次要樹立平等對待問題學生的意識。第一,教師要意識到在人格上和學生是平等的關係。學生雖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問題學生也不例外。教師要放下所謂的“師道尊嚴”,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第二,對待學生的態度上要平等,一視同仁。出於常情,教幣會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成績較優秀的學生身上,而容易忽視問題學生,在教育手段上也大相徑庭。在辦公室常見到這樣的情景:幾個老師一起“圍攻”(指批評教育)一個學生,惟恐一人的教育力量不夠。齊心協力想把他“翕下”。這個學生十有八九是一個問題學生。而對於好學生,老師經常是細聲細語、和藹可親。如此巨大的反差怎能不激起問題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二)在評價上,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基本價值取向,並在此基礎上善於發現問題學生的閃光點。現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知識與技能、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相統一的基本價值取向。日這就要求教師評價學生時不能只是簡單的看分數,應該看到學生多個方面的發展。事實上,每個問題學生身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長處,正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教師要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問題學生的閃光點,不輕易放過他們一絲一毫的進步,而且還要點選和放大他們的進步,增強信心。《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勳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上例中程功這個學生有個閃光點就是他製圖課的成績不錯,而且達到了一定水平。我在教育的過程中就淋漓盡致地運用他的這一閃光點。漸漸地他對自己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三)在批評教育或談話時,教師要就事論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要就事論事,切忌揭短。’學生做了錯事或犯了錯誤,教師不應該“揪老帳”,更不應該老帳新帳一起算”。其次,要曉之以理,把道理講透,以理服人。錯誤的思想要用正確的思想去戰勝它,心靈中的黑暗要用光明去驅除它。要讓學生明辨是非,分清曲直,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結合問題學生的特點,並按照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方向做出社會性規範。第三,要動之以情,做到以情育情。著名心理學家梅拉比在實驗的基礎上曾提出這樣的一個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言語+38%音調+55%情感。可見,教師在批評教育問題學生時,更是要和他們交流感情。運用細膩的感情、友善的態度、親切的語音語調,就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情境.從而消除畏懼、緊張、逆反的心理,感化他們。一次在新接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他在一年級時因一件小事就叫了另外幾個學生打了我所任教班級的一個學生。可見,這學生不一般。為了教育轉化他,我主動找他談話,告訴他:“以前的行為是一種青少年的衝動行為,改正了就是好的。以前的你已成為過去,我看到的是你現在的進步。”一句簡單的話,消除了他認為會給他“穿小鞋”的顧慮。在以後的兩年中,他基本上能接受我對他的教育,身上的陋習一掃而光。

  三、消除逆反心理對轉化問題學生的作用

  (一)消除了逆反心理,能增強教師的感染力,使教師的要求自覺轉化為問題學生的發展需要。教幣是影響學生的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教幣的感染力就是教師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力量。其載體主要是教師教育、教學的手段、方法、態度等。毫無疑問,一個有感染力的教師,不僅可以按照預期目的去實現教育教學要求,使學生很好地接受和吸取課堂知識,而且當提出希望或要求時,學生不但不會反感,反而會感到教師的親切,因而比較容易與教師配合,願意接受教師的建議,並制定出自己前進的目標,產生前進的動力。記得有這麼一個姓李的學生,他在語文、英語方面極其落後。其它功課也不怎麼樣。但在期中考試時數學取得了100分。有些教師卻當著他的面說:“他也能考100分。怎麼可能?是不是搞錯了?”為此他很生氣,我就開導他:“那些老師的說法是從反面角度刺激你,希望你在其它方面也要做的比較好。是一種用心良苦的激將法”。不僅如此,我還經常鼓勳和表揚他,並告訴他:“數學考了100分,這是你刻苦努力取得的,也證明你是有能力的。希望你保持優點,其它方面也會好起來的。”所以他比較願意接受我對他的教育和要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後以較好的成績畢業,並順利地進入企業參加工作。而且在工作中吃苦耐勞,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二)消除逆反心理,能使問題學生更易於積累積極的情緒、情感經驗,能使他們正確對待在學習及轉化過程中的困難與挫折,心理學家沙赫特透過著名的“情緒歸因論”實驗,證明情緒經驗對於情緒反應起著決定的作用。不同的情緒反應將會有不同的影響。消極的情緒反應會帶來減力的作用,會降低人的活動能力,而積極的情緒反應會帶來增力的作用,會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消除問題學生的逆反心理,將使他們形成積極的情緒和情感體驗。這種經驗不僅可以幫助問題學生藉助情緒記憶去推動自己的學習並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助於他們透過遷移來正確對待人際交往。這種經驗甚至可以鼓舞他們忘我地去進行拼搏,克服困難和挫折,從而把轉化進行到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