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說課稿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高中歷史嶽麓版必修二第五單元第23課《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嶽麓版必修二《經濟成長曆程》全書用前啟後承、古今中外的重要史實來展現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的程序。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清晰闡明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課是第五單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的第一課。全球化核心之一便是經濟的體系化、制度化,而這正是本課內容的著力點。作為本單元第一課,教材向學生介紹了二戰後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來的。本課既是對本書第15課《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和第16課《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內容的呼應與深化,又啟領本單元第24課《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第25課《亞洲和美洲的經濟區域集團化》和第26課《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內容,是“以史為鑑”的典型例證。是學生理解當代世界經濟風雲變幻的知識基石。

  二、學情分析

  據我的瞭解,我校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技能,喜歡獨立思考問題,再加上思想活躍,富於想象,所以常會提出一些特立的設想和見解。但就閱讀理解能力而言,學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提取有效資訊,抓不到關鍵詞和表達不準確的問題。他們培育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較薄弱,無論是從高考的標準衡量,還是從終身學習的能力要求衡量,都亟待提升。

  三、教學和學習目標分析

  1、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我的教學體會,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課標分析

  本課課標要求是“以‘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為例,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從課文素材上看,主要選取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訂。

  我是這樣解讀課標的。就知識目標而言,學生要掌握“佈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的建立過程和相關規定;就能力目標而言,學生應能分析出以下兩層內容:第一,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對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二,該經濟體系是以美國為中心,是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言,學生透過戰後世界經濟體系中美國中心地位的取得,深刻感悟到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其國際地位,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根據以上課標和教材分析,結合學生認知特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掌握“佈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的建立過程和相關規定,分析“佈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對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的作用。

  2、體會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也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3、透過分析美國在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建立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其國際地位。

  根據教學分析和學習目標,我提煉出以下學習重難點:

  重點: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背景、過程、作用)

  確定依據:佈雷頓森林體系所樹立的就是戰後經濟活動中最基本的規範和標準,也是各國參與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全球化趨勢的準則,是學生理解當代世界經濟風雲變幻的知識基石。

  難點:戰後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確定依據:本課內容與學生的時空距離太大,更多涉及經濟學術語,理論性強,學生對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理解美國用國際組織中的相關條款取得中心地位有很大的難度。

  為了有效突出教學重點並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是“問題引導教學法”。

  四、說教法說學法

  1、說教法

  我主要採用的“問題引導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以“五環三步”為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五環指五個環節,即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概括,鞏固應用,拓展創新。三步是在解決問題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點撥,解決問題。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問題引導教學法”是完成教學目標的操作檯,是學生完成學習目標,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指路標。

  在我的教學活動中,我還使用講授法。由於歷史教材的編寫採取模組的形式,從過去的通史轉變為專題,每個模組自成體系,這會給學生造成支離破碎的感覺,不利於學生完全歷史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具體分析重大歷史問題的時候,要揭示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和規律性,要注意不同模組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絡,使之“形散神不散”,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歷史概貌。

  2、說學法

  (1)探究學習

  學習,就是模仿和創新的過程。狄德羅曾經說過:“懷疑是邁向真理的第一步”,教師以問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透過模仿教師設計問題的方法學會提出有效問題,有利於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2)合作學習

  在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裡,學生在小組團隊中為探究本課問題開展互助性學習,享受思想的碰撞,學會分享,相互借鑑,拓展思路,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而且有助於培養與人合作的精神。

  (3)自主學習

  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必將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深刻的認識源於獨立的思考,學習的動力源於發現問題,能力的解決來自對問題的探究和解決。這樣的結果是:學生用課堂上透過模仿和演練掌握的學習方法,課後對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體系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自我激勵、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內在動力支援的有效自主學習。

  下面我重點介紹我依據“問題引導教學法”進行的本課設計。

  五、教學設計

  1、教學思路

  我所理解的高效教學是教學相長的互動過程,智慧課堂是以教師智慧激發學生智慧,以指向性問題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演練場的歷史課堂。本著這樣的思路,我對本課的學生活動作如下環節安排。

  2、環節安排

  本課的學生活動分為“學”和“習”兩個環節。

  “學”即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指向性問題引導下,閱讀課文和相關資資料,依據問題的指向提取有效資訊。體會教師設計的問題指向與資料之間的聯絡,學會提出有效問題。

  具體在這節課上,我以“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背景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立及其相關規定為資料,設計了十四個問題為引導,將學生的注意力指向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必要性、可能性、美國的野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立的原因、作用、美元的.中心地位。以1944年和2010年的變化,揭示了“經濟實力決定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這一亙古規則。

  這些問題,既指向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又建立起“問題設計”和“有效資訊”“關鍵詞”之間的聯絡。

  這是學生“學”的過程,“學”問題的提出,“學”問題的解決,“學”歸納和概括。

  “習”即學生模仿教師設計問題,自主解決問題。

  具體在這節課上,我以“世界銀行”和“國際貿易體系”的建立及其相關規定為資料(這些資料與前一環節的資料相類似),鼓勵學生設計問題並解決問題,指導學生明確問題的指向和“關鍵詞”的提取。這樣不僅夯實了學習目標,這是學生能力演練的過程,也是落實“五環三步”的過程。

  3、重難點的處理

  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透過問題的指向,關注重點和難點。透過對關鍵詞的把握,突破重點難點。

  對於本課重點內容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背景、過程、作用),在課堂匯入環節,我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熱詞”“亞投行”與“世界銀行”的關係和美國的態度,激發學生對本課重點的關注。我佈置的課後作業你對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投行”有哪些建議呢?又將學生的課後關注引導到本課重點。這即是知識迴歸,又是學生學習的拓展創新。

  在“學”的環節,學生透過問題引導的指向,關注了本課重點之一,即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和世界銀行的作用。在“習”的環節,學生透過對本課重點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關注,明確了設計問題的指向。學習重點自然留給學生深刻的印象。

  本課難點是戰後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我將此難點分成兩部分逐一突破。一是“以美國為中心”。在學生“學”和“習”的環節中,以問題指向美國主導建立新體系的用心,以問題指向新體系的規定對美國中心地位的落實。這是用問題引導突破難點。二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在教師點撥和學生歸納下,使學生明確這一體系形成的內容和標誌。

  4、教學手段

  在本節課上,我大量使用多媒體裝置展示。在學生“學”的環節,我以展示問題,以展示資料。這樣可以直觀展現問題指向與“關鍵詞”之間的聯絡,便於學生體會和模仿。

  在教師點撥和歸納概括環節,可以動態展示體系的組成和相互關係,呈獻給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

  展示的知識連結和知識整合,是對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和規律性的揭示,是對本課知識的深化和拓展,體現了本課教材對體系化、制度化這一著力點的落實,更重要的是,可以規範學生對術語的應用。

  在本節課上,我全程使用導學案。尤其是在學生“習”的環節,導學案呈給每位學生同樣的資料和演練空間。每一位同學享有同樣的機會。

  5、課堂練習

  知識的掌握在於及時的鞏固。我以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事例,在“學”“習”佈雷頓森林體系完成後,以展示的方式,要求學生快速判斷,再次明確兩大貨幣金融組織的功能和作用。

  在課堂檢測環節,我選用了四道20xx—20xx年的高考試題。高考,是高中學生面臨的挑戰,也是目前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選擇這樣的四道題,可以讓學生明確本課課標要求在高考中的體現。

  6、全課小結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與關貿總協定的簽訂,為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隨著多個經濟力量中心的崛起和日漸強大,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理論依據:新課改倡導“存問題”教學,透過承上啟下的小結引導學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時又帶著更多新的問題走出課堂,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與課後作業相呼應。

  7、說課堂評價

  《新課標》積極倡導評價目標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互評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努力將評價貫穿於歷史學習的全過程。

  具體到本節課,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後,教師選定成果優秀的小組展示,即是對該小組的肯定。在教學板書展示時,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調整學習策略,實現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六、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沒有自己的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由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是學生課堂展示的部分內容。這既是對學生達成本課知識目標的檢測,是學生鞏固知識,完成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也是學生概括歸納和表達能力的展示,是“五環三步”重要組成部分。

  七、教學反思與心得體會

  本課內容,對於學生來說理解難度很大。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學生與本課內容時空距離非常大,十分陌生。二是本課內容多涉及經濟學術語,理論性強,課堂上無法瞭解透徹。所以,我進行本課教學的基調還是通俗化,儘量拋開艱深難懂的理論,以問題引導學生去認識問題的本質,學會用歷史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即可。

  所以,對於新課內容,我著重要幫助學生掌握三方面內容:一是戰後為什麼形成的是以美國為主導,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經濟體系?(以“問題引導”指向關鍵詞,學生得出結論。)二是構成這個體系的三大支柱是什麼?各有什麼職能?(利用材料,以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和自主學習掌握。)三是這個體系形成後的發展及作用如何。(用知識整合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積極意義和弊端。)在課堂延伸部分,我以“你對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投行”有哪些建議?”為作業,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尤其是中國在這種變化中所發揮的作用),瞭解世界銀行運營規則,為學習經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儲備知識。

  本課教學最大的收穫:繁雜的知識簡單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本課教學的不足:簡單化不等於簡化、淡化,有些知識還是需要教師重點講解的,這方面待學生反饋後還需注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