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表演專業臺詞輔導之臺詞節奏的把握

影視表演專業臺詞輔導之臺詞節奏的把握

  我以前曾經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演歌劇好比下象棋,演話劇好比下圍棋。象棋有車行直道馬行斜,象飛田字士保家一套規定的走法;圍棋就自由得多,你愛下哪兒就下哪兒,可是一著失錯滿盤皆輸。這個比方不一定完全恰當,現在想起來似乎也不完全不對。話劇的臺詞並沒有幾拍子和快板、慢板、中板之類的規定,可是根據劇情的發展,有它自然的節奏。由於人物性格的發展,推進事件的變化;由於事件的進展,逐漸顯示出人物的性格,看出人物的成長;一個情景接著一個情景,一個場面接著一個場面,一步緊一步往前發展,等到劇的思想內容完全表達出來,全劇結束為止,臺詞的節奏也就是這樣進行的。臺詞的進展循著一條不規則的曲線,可是總起來它的節奏是完整的。正因為人類社會任何事件進展不是直線的,人物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所以劇情的進展也不是直線的,不是單純的,而是交響樂式的。但是不管它的變化是如何複雜,必然循著一個軌道進行。看起來話劇臺詞的進行是不規則的,但如果快慢、高低、輕重有一點處理得不妥當,不能和劇情的進展緊密配合,那節奏必然混亂;只要你能夠結合著劇情的發展和角色心理的變化,那就能夠掌握自然的節奏。一個戲如果是完整的,就必然有它井然的節奏。它的節奏分開看是靈活的,有變化的,總的看是統一的

  一個角色在沒有上臺之先,對於臺詞的節奏和動作的節奏不能不經過仔細的推敲,而準確地掌握它在排練當中根據導演的指示、自己的體會與選擇,已經感覺能夠把節奏掌握好了,上臺之後不一定就沒有出入,有時也可能走板;有時自己的感情和角色的感情融成了一片,差不多忘記了自己,跟隨著劇情的進展,臺詞和動作的節奏就會有美妙的適應所演的角色就好像演員自己,劇情好像自己的經歷;臺詞就是角色心裡的話,一字一句從角色的心裡出來;聲音表情不待特別加工,自然有變化,自然吻合無間,這樣的戲演的一定舒服,看的也必然舒服。臺詞的自然節奏似乎應當這樣來掌握。

  初學舞蹈的只會一拍走一步,兩拍走兩步,熟練之後就能一拍走幾步,或是幾拍走一步,隨心所欲無不應節,這就所謂得心應手,話劇演員應當懂得並深深體會這點

  關於念臺詞有些不同的意見,這裡不妨也略微談一談:以前我們在臺上都用提詞的,以後因為鬧得笑話太多,把提詞的取消了,這就不能不要求演員背熟臺詞。有些演員提意見說:背熟了的臺詞就會像背書,我只把劇本的意思記住了,讓我自由自在地說就比較自然得多。導演說:那你能不能保證你所說的話和劇本所規定的臺詞意思一樣呢?

  有人說臺詞是應當要熟,但硬背不是好辦法,要在排戲中讓演員自然記住,才能自然。

  演員要把臺詞記熟,那是肯定的,非但是要記住而且要熟到好像自己心裡的話,不假思索就順順溜溜地說出來,至於用什麼方法來背熟臺詞,那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如果說臺詞念熟了就會像背書,那卻不然,臺詞是作家根據一個戲的主題和每個角色的`性質寫成的對話,應當是經過錘鍊的藝術語言,在排演的時候再由導演和演員仔細加以研究,成為定本,這就不能隨便更改。如果我們要掌握臺詞的邏輯性那就一個字也很難更動,如果連記都記不住,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如果以為只要記住就算滿足,那怎麼不會像背書!甚至於可能比背書更壞。我們平常演說或是作報告的稿子,即使是自己寫自己念,如果沒有一點準備,也可能很不生動,主要是在於他所說的內容是從他心裡發出來的,早巳蘊藏在他心裡頭的,這才能說得好。如果角色不活在演員心裡,臺詞必然念不好,可是角色就算能活在演員的心裡,而演員念臺詞的技術不行,也無從表達。根據角色的性格和規定的情景,每一句臺詞一定有它最正確的念法,在沒有找到它最正確的念法之先,可以經過許多次的修改,一個戲演出之後,還可以不斷地加工以求十全十美。如果一個演員一度背熟了臺詞,就再也不能更改,聲調、輕重音、間歇處理得不對也只好將錯就錯,感情不對路像背書也只好一直背下去,那這個演員也就可想而知了,這隻證明他對於角色沒有理解力,念臺詞起碼的技術他都不能掌握。好的演員不會讓本人語言和動作的習慣在身上發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