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課標2卷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語文的素養

2016年新課標2卷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語文的素養

  今年的題旨在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閱讀價值觀,屬於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審題寬泛、文題八股的弊端,重視對學生認知思考、情感體驗的調動,強調學生講真話、談真情。這是今年作文題的創新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的素養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作文題目】

  給出一段閱讀材料,材料內容為語文素養的途徑:課內有限閱讀、課外大量閱讀、社會實踐,比較三種方式,得出結論說明理由。請自擬題目,談如何提高語文素養。

  針對今年的陝西高考作文題目,華商網邀請了西安交大附中、西工大附中、陝師大附中的3位資深名師發表了他們的見解和看法——

  交大附中馮雋老師:

  糾正長期存在的語文教考分離誤區

  今年的作文題旨在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閱讀價值觀,屬於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審題寬泛、文題八股的弊端,重視對學生認知思考、情感體驗的調動,強調學生講真話、談真情。這是今年作文題的創新點。

  材料中提供的三個角度,要求任選其一,審題難度縮小,每個角度學生都有話可說。課內有限閱讀角度引導學生關注教材,糾正長期存在的語文教學教考分離的.認識誤區;課外大量閱讀角度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深厚積累,超越課內知識的限制;社會實踐角度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這部大書,貼近自然、走進社會,以一己之身感受體驗,強調知與行。

  培養語文素養三個途徑都很重要,認識各有側重,將三者結合,談三者關係符合高考作文對辯證思考的要求,但命題中要求三選一,可能是命題者出於對時間、考場作文篇幅限制的考慮。

  西工大附中王宏哲老師:

  題目在情理之中料想之外

  乍看作文題,我有兩個突出印象:一是情理之中,料想之外;二是功在考試,利在千秋。

  情理之中是因為今年沿襲了去年的任務驅動型作文,料想之外是因為太接地氣了,讓學生思考自己日日進行的事情,而且開放度高,因學生素養差異,區分度必定好,是一道好題。

  語文素養是2001年《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概念,是語文的靈魂,喊了15年,學生正真關注很少,如今以高考題目出現,引導效果必定難以估計,所以既能很好選拔出語文素養好的學生,又能引導天下學生走向語文學習的正道,功在千秋啊。

  這道題的任務型別是做決定式任務,需要在提到的三種途徑中做出抉擇,選其一。但任務驅動型作文的要害是“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選其一,但在闡述道理時應透過一定文字量,與其他兩條途徑比較,說清自己的理由。

  這道題學生熟悉,又能激發好學生的情感,一定會湧現出一批情理交融的好文章。

  陝師大附中江志勇老師:

  題目平易近人,學生有話可說

  第一眼看上去很突然,仔細想想後才發現,原來高考作文就在我們身邊,或者說,它考查的就是我們平時所思、所想、所為。這個作文題目引導學生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身邊事。

  從命題材料上講,學生很熟悉,語文課作為母語,天天學,提高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改革的核心,也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甚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目的。

  從三個選項來看,課內有效學習明顯是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課外大量閱讀和社會實踐也是學好語文的核心法門,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學生層面講,他們有話說,經過思考後,要有所權衡,權衡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寫課內的用心學習或者寫閱讀、寫實踐都可以。

  平易近人的作文最能考查學生的積累,死讀書寫不出好文章,真正的語文是活的,是對過往生活的省察,是萬卷書,是萬里路。

  【作文範文】

  語文和國家密不可分的關聯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更注重“鞭打快牛”,追求好上加好,容易忽視“鞭打慢牛”,促使迎頭趕上。對待優者,過於苛刻,對於差者,過於寬容。實際上,優者,更需要寬容。

  俗語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健康的社會評價心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建立公平、公正社會的基本保障之一。對於個體而言,關係到個人前途命運;對於單位和組織而言,關係群體的生存發展,對於國家而言,關乎國運興衰。

  今天的中國,升騰著偉大的夢想。這需要各領域湧現出一大批敢於擔責,勇於創造的“能臣”和“干將”來支撐。行業發展的引領者、區域發展的帶動者,無疑是助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快牛”,對於他們,應該給予更加科學社會評價和激勵,以激發和帶動全社會、多領域更多的人,想事幹事、創新創造,讓中國加速向夢想航行。

  對於混在一些重要領域、行業和單位的庸官、懶官,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其無能力、不作為、不擔責,所形成的庸政、懶政,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危害難以估量,甚至令人髮指,超過一些有為但有過的官員。這裡指的是誰,你們自己清楚,請自覺對號入座。對於這樣“慢牛”、“懶牛”、“害牛”,決不能僅僅因為一些浮閃的表象成績而給予過高評價,而應該看成績背後的本質和基礎,務實評價,嚴加處置。

  環視中國社會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持續增速發展,近年來經濟增速有所減緩,但在全球範圍,依然保持相對較高增速發展。國際國內一些輿論就因此看衰中國經濟,對中國給予不客觀的評價。在中國民主政治、人權、民生、環保等事業不斷進步中,國際國內一些輿論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對於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民主、人權等方面改善,輿論卻大加讚美。這無疑也是一種不科學的認知。

  作為領導者,當我們“鞭打快牛”時,更應該關注更多的“慢牛”,適當的時候,也應該抽打幾下;作為輿論的關注者,當我們從“雞蛋裡挑骨頭”看待優秀者的時候,應該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後進者那裡,給予必要審視;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當我們學會用寬容的心理,容納“快牛”之“慢”,我們就更懂得如何讓“慢牛”變“快”。

  如此,國家將更美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