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居》原詩及註釋翻譯賞析附閱讀訓練附答案

《早秋山居》原詩及註釋翻譯賞析附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早秋山居

  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

  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幹聞鹿行。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註釋】

  ⑴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標風操之高雅。

  ⑵樹凋:樹葉凋落。

  ⑶葉幹:葉子乾枯。

  ⑷素琴:不加裝飾的琴。機慮:猶思慮。靜:一作息。

  【翻譯】:

  近靠山邊覺得寒氣來得特別早,晴空下的草堂籠罩著一片霜氣。樹葉凋零了,窗邊還有陽光照著;池塘滿了,水依然沒有聲音。樹上的果實成熟落下,葉子也乾枯了,因此看見猿猴在林中走過,也聽得見鹿行的聲音。彈著素琴心情恬淡平靜,到夜裡只有潺潺清泉聲相伴。

  賞析】

  此詩是借對山居氣候景物的描寫,反映詩人恬澹自適的心境,而以早秋為一篇著色重點。

  秋天剛到,山家便覺爽氣襲人。報晴的霜訊,也從每天凌晨得知,這就是“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氣候特徵。首聯以早寒和霜晴寫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覺,有空中作畫之妙。頷聯拈出“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人們常見的景物,寫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見詩人靜觀事物,善於攝取的藝術本領。即哥德所說:“詩人的本領,在於他有足夠的智慧,能從慣見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勝的側面。”(《歌德對話錄》)前半兩聯是對山居早秋特有的氣候和景物作了客觀描寫,為下面兩聯的主觀反應作鋪襯。交代了氣候和景物的變遷,頸聯便就眼前戶外聞見的動物行動作出主觀的判斷。“果落”、“ 葉幹”都是秋天山中的實景,而從果落可推見到猿過,葉幹聞知鹿行,可見這兒山深人少,猿鹿才會從容大膽地晝夜出來覓食,山居環境的寥落寂靜,便可瞭然。用的'正是前人“鳥鳴山更幽”的以動襯靜的寫作手法。由此引發居靜自樂的閒適心情。尾聯抒寫在如此幽靜絕塵的山林裡,詩人手弄素琴,隨著琴曲的旋律,滿懷的私心雜念完全平靜下來,這時透明的心境,伴隨戶外夜泉的清音,進入一種純淨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領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曠懷的恬泊情趣。主觀情志和客觀自然融為一體,不但淨化了詩人的心靈,同時也使讀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閱讀訓練】:

  1.寫出體現“山居”生活時間推移的語句覺寒早→霜氣晴 → → (2分)

  2.從表現手法的角度簡析頸聯。(2分)

  3.作者向來是以辭藻華麗見長,而本詩卻以樸實的語言寫尋常景物,達到了“看似尋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這一說法嗎?請結合具體詞句評析這一語言特色。(4分)

  【參考答案】

  1.窗有日(1分)夜泉清(1分)

  2.以動襯靜(或以有聲襯無聲)(1分)透過描繪“果”飄落,“猿”經過,“鹿”行走動態的景物,反襯山居之地的清幽寂靜。(1分)

  3.同意,淺顯樸實的語言寓有深意;(1分)如“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用枯樹、紅日、池水這些平常的景物,樸實的語言巧妙地寫出有、無都不是恆久不變的,應以平靜的心態對待萬物;(2分)表現出山居生活的愜意和情趣。(1分)

  不同意,語言並非樸實,而是有雕琢的,在選詞上很講究;(1分)如:“凋”、“滿”、“靜”、“清”等形容詞的精心選用,描繪了早秋山林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突出了清冷寂靜的特徵;(2分)表現出作者心靈的澄澈和清遠。(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