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詩詞原文及賞析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詩詞原文及賞析

  此詞以對比手法,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詩詞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原文】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雲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作者】

  李清照(1084~約1155),宋代傑出女詞人,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幼承家學,早有才名。婚後與其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其住所為“易安堂”,故自封為易安居士。其詞被稱為“易安體”。早年生活安定,詞作多寫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後,遭遇國家鉅變,詞作多感慨身世飄零。詩文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有《漱玉詞》等。

  【註釋】

  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顏色好象熔化的黃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樣合成一塊。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聲音。

  ④次第:接著,轉眼。

  ⑤中州:這裡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節。

  ⑦鋪翠冠兒:飾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節女子頭上的裝飾。

  ⑨簇帶:妝扮之意。

  【評解】

  這首詞透過南渡前後過元宵節兩種情景的對比,抒寫離亂之後,愁苦寂寞的情懷。上片從眼前景物抒寫心境。下片從今昔對比中抒發國破家亡的感慨,表達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詞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鮮明對比。感情深沉、真摯。語言於樸素中見清新,平淡中見工緻。

  【集評】

  張端義《貴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趙明誠之妻。《金石錄》亦筆削其間。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雲:“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已自工緻。至於“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後段雲“於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

  王士禎《花草蒙拾》:張南湖論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僕謂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皆吾濟南人,難乎為繼矣!

  劉辰翁《須溪詞》《永遇樂·璧月初晴》小序:“餘自辛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託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李調元《雨村詞話》:易安在宋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黃九之下。詞無一首不工,其煉處可奪夢窗之席,其麗處直參片玉班,蓋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

  【賞析】1

  黃昏是一個特別令人惆悵的時候,微醺的夕陽斜斜地照上綺窗,半明半昧的光線似醉人的眼光,軟軟的朦朧的籠在身邊,不肯離去。前塵影事漸漸都回到眼前,此時隔了這樣一種昏黃的惆悵看去,不論歡樂悲傷都染上了歲月的痕跡。

  這一闋《永遇樂》是寫在黃昏的詞,寫的是作者在黃昏裡的一點回憶一些感慨。“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開首實寫眼前景色:夕陽似融化的金子,斜斜的掛在西山上,明亮、溫柔、沒有刺眼的光芒卻別有一種教人留戀的軟媚。暮色漸起,滿天雲影舒舒捲卷,散開復又聚攏。如同散落天涯的半璧,因了機緣的巧合,再遇到另一半合成整璧,這些分散滿天的雲朵慢慢合成一片。暮色愈發沉了,環顧四周,叫人忍不住想低低地問一句:那念茲在茲的人在哪裡?自己這又是在哪裡?”這一問拉開了作者與景物的距離,同時又暗暗地為整首詞定了調子。悼往傷今,撫今念昔如同黃昏裡的那一抹蒼青是整首詞抹不去的底色。南朝江淹《擬休上人怨別》有“日暮璧雲合,佳人殊未還”句,“暮雲合璧”化用此上句而來,同時詞中暗蘊“佳人殊未還”之意。“人在何處”這一問,問的含蓄問的惆悵,將這追念之意暗暗地漾了開來。“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是“煙染柳濃,笛吹梅怨”的倒文。作者在那低低地一問之後,又將眼光轉向身邊的景物。暮色沉沉,青青的柳枝隔了這四起的煙靄看去,似乎愈發濃郁。不知何處傳來一縷笛聲,《梅花落》的曲調幽幽入耳,直響到人心裡去。隻影對晚景,縱是春色正好,這其中又有多少春意?詞中“春意知幾許?”正承“染柳”兩句而來,正因為有對春景的描繪,才引出“春意知幾許”這一問。上片這前六句,作者極巧妙地在景物與自己之間推進推出,既寫眼前之景又寄心中之意。那兩個問句淡淡問起,似是不經意之筆,實是作者著力安排,引得讀者去體會她的含意,又因為不曾明白道出,所以妥帖之外,別有含蓄之致。在成功地渲染了全詞的氛圍之後,作者又回到現實。“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這是上片的第三個問句,結構與前兩個問句一樣,都是兩個四字句寫景,問句緊承其後,作者的情感暗含於問句之中。透過這一句,我們知道前面寫的是元宵節的黃昏,天氣很好,融暖和適。可是作者卻說“次第豈無風雨?”這一問很奇怪。元宵節在宋朝是一個十分熱鬧的節日,在這一天,即使是常年身居閨閣的女子,也可以嚴妝麗服出門觀燈賞花,因此當時的女子們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作者憂心忡忡的道:“此時天氣雖好,可轉眼之間難道不會有風雨?”這一問洩露了她的心事。我們知道熱衷遊樂的年輕人在久受拘束之後,終於有機會可以放鬆一次,即使外面真的風雨交加,他們也會說天氣很好。只有飽經滄桑,心事重重的人才會看著醉紅的夕陽對來訪遊伴懶懶地說“等會兒怕會有風雨吧?”在往下看“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應是“謝他酒朋詩侶,香車寶馬,來相召。”“謝”是“推辭謝絕”之意。由此看來“次第豈無風雨”一句應該是對酒朋詩侶以香車寶馬來邀請自己時地回答。所謂風雨其實只是藉口罷了,真正的原因是無情無緒,看花沒心情,觀燈無意思。

  下片緊承上片而來,作者謝絕了酒朋詩侶的邀請,雖不願出遊,心中到底還是不能忘情,今宵獨坐,不由回憶起往日情形。“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中州,應該是今河南省開封市,即宋朝時的東京。因為河南為古豫州之地,居九州之中,所以稱中州。“中州盛日”即東京興盛繁華的時候,那時環境尚且安定,作者也還年輕,青春明媚,又才氣縱橫,不曾為生活吃過苦,也不曾看見生活的本來面目。那時候,即使是烏雲都是鑲著金邊的。年輕的時候深閨無事,讀書女工之外每多閒暇,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幻想,於是特別重視元宵這個可以出遊的節日。“三五”過去指農曆十五,此處特指正月十五。“鋪翠冠兒”是裝飾有翡翠或是翠綠色羽毛的花冠;“雪柳”多以素絹或銀紙紮制而成;都是當時婦女元宵節插戴的裝飾品。周密《武林舊事》卷二曾記:“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娥,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由此可以知道“鋪翠冠兒”和雪柳都是當時極流行的飾物。“捻金雪柳”應是以加了金線的絲綢所制,較普通雪柳別緻些,大約是女子們爭奇鬥豔別出心裁的結果。“簇帶”是當時的方言,即“戴滿插滿”之意。“濟楚”也是當時口語,指女子整齊美麗。記得當時京都繁華,閨中少女,長日無事最盼望的最重視的便是元宵節。戴一頂鋪翠冠,拈一朵精心製作的捻金雪柳,仔細地戴在鬢間,齊齊整整的裝扮起來,與女伴們一起觀燈遊戲。作者韶華盛極,滿目輝煌滿眼錦繡中,知道自己是最美的,青春的矜持滿是對未來的憧憬......惆悵舊歡如夢,李清照寫這首詞時已經飽經憂患,不再年輕。她一定知道年少綺懷,人間驚夢最容易不過。於是筆下迅速由舊日拉至眼前,回憶中的美好轉眼便成現實中的淒涼。如今孤身一人,輾轉天涯,容顏憔悴,霜華滿鬢,早已無心收拾,元宵夜更懶得出去。無情無緒出去也沒意思,倒不如在簾子底下聽聽那些小兒女明媚流麗不更世事的歡言笑語,重溫一場舊夢。“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與前面中州盛日,爭奇鬥豔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結句“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尤為沉痛,似作者的自言自語,更是一種百無聊賴的慰藉。生命的紅燭眼看快要燃到盡頭,過去再也不再,風雨飄搖之中,只能眼看它燒下去,並且借這一點微光重溫舊夢。

  有些事在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時候,對於某些感情是很難有深切體會的。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波瀾不驚的,亡國之痛,身世之感,我們是知道的,可那是一種霧裡看花的知道,隔了混沌的距離,只是知道,不能懂得。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當時名士,母親也知書識字,她少女時代一直過著相對悠閒優裕的生活,結婚之後與趙明誠也甚為相得,渡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南渡之後,國破家亡,親人離散,清照自身亦飽嘗流離之苦,她與趙明誠半生所集金石字畫散失殆盡。現實的淒涼使得人們往往到回憶中尋找慰藉,可是過去的時光越美好,越襯的現實悲涼無比。李清照是一個敏感多思的人,精神的重壓和生活的折磨使她承受著極大的痛苦。這個飽經憂患的老婦人以平靜的筆觸來回憶青春時的往事,對比眼下的淒涼情景,於百無聊賴中尋一絲慰藉。其中沉痛,雖不自言,卻教人不忍卒讀。作者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崩壞的時代,舊的一切統統被破壞,整個時代在漸漸的下沉。個人的悲劇在時代的洪流中是微不足道的,千萬人的悲劇匯成了整個時代的`悲歌。李清照這首詞寫自己的身世之悲盛衰之感,在當時實在是大多數人的命運。因為帶上了整個時代和社會的悲劇色彩,寫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這首詞變得格外渾厚深重,在當時影響很大。劉辰翁曾依此詞和作一首,同是飽經世變的詞人,他或者更能理解李清照的情感:

  餘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託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雲遠淡,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鬢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這首詞也是抒寫今昔之感,然而下字不夠精當,當濃處不及易安深厚,當淡處又不及人家沉痛。處處貼著原詞來寫,反倒時時拘束,露了形跡。相比之下,倒是姜夔的《鷓鴣天》(元夕不出),自鑄清詞,別有易安情懷。

  憶昨天街預賞時,柳慳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歡遊夕,卻怕春寒自掩扉。

  簾寂寂,月低低,舊情唯有絳都詞。芙蓉影暗三更後,臥聽鄰娃笑語歸。

  這首《永遇樂》很早便會背了,那時我也還小,夏日午後,坐在梧桐樹下,一字一句,默默記誦,細碎的陽光透過手掌形的樹葉漏在書上,帶著綠色的清涼。

  如今我也大了,生活的面貌亦略微知道一些。寫完這一章的時候,正是黃昏。夕陽軟醉的腳步在書影與書影之間徘徊,忽然分不清是前世還是今生。(尤君若)

  【賞析】2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避難江南時的作品,寫她在一次元宵節時的感受。

  詞的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淒涼。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寫晚晴,正是度節日的好天氣,意境開闊,色彩絢麗。緊接“人在何處”四字,點出自己的處境:飄泊異鄉,無家可歸,同吉日良辰形成鮮明對照。(這裡的“人”,有的評論者認為指李清照所懷念的親人,從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為好。)前三句寫當時的天氣,次三句寫當時的季節,“染柳煙濃,吹梅笛怨”,點出時令是初春。上句從視覺著眼,寫早春時節初生細柳被淡煙籠罩。下句從聽覺落筆,透過笛聲傳來的哀怨曲調,聯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亂”的初春景色。四處充滿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詞人看來,畢竟“春意知幾許”,還遠不是很濃郁的。雖是“元宵佳節”,“融和天氣”,可是這些年來國事的變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詞人產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氣”之後,立即指出“次第豈無風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摻進了濃濃的隱憂。以上三小節結構相類,都是兩個四字句,是實寫,寫客觀景色的宜人,緊接著一個問句,反襯出主觀的不同感受。歸結到本篇的主題:身逢佳節,天氣雖好,卻無心賞玩。因此,雖然有“酒朋詩侶”用“香車寶馬”來邀請她去觀燈賞月,也只好婉言辭謝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風雨”,實際是國難當前,早已失去了賞燈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當年,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樣,詩人很自然地轉到當年汴京歡度節日的回憶上來。

  詞的下片著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的歡樂心情,來同當前的淒涼景象作對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開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節。當時宋王朝為了點綴太平,在元宵節極盡鋪張之能事。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從臘月初一直點燈到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燈火,處處管絃”。其中提到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夜的景象:“京師民有似雲浪,盡頭上帶著玉梅、雪柳、鬧蛾兒,直到鰲山看燈。”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正月十六日”條也有類似的記載。這首詞裡的“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寫的正是作者當年同“閨門”女伴,心情愉快,盛裝出遊的情景。全是寫實,並非虛構。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飄流異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髮蓬亂,雖又值佳節,又哪還有心思出外遊賞呢?“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更反襯出詞人傷感孤悽的心境。

  這首詞不僅情感真切動人,語言也很質樸自然。作者在這首詞的下片中,無論是用當年在汴京賞燈過節來作今昔對比也好,還是用今天的遊人的歡樂來反襯自己的處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劃出詩人當前的淒涼心情。真是語似平淡而實沉痛已極。更多李清照宋詞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李清照專欄。

  這首詞運用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還有意識地將淺顯平易而富表現力的口語與錘鍊工緻的書面語交錯融合,以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寫出了濃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悲。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如此之強,以至於南宋著名詞人劉辰翁會每誦此詞必“為之涕下”。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傷今追昔之作。寫作地點在臨安,約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間,這首詞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