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之約評課稿五篇

蒙娜麗莎之約評課稿五篇

  篇一:蒙娜麗莎之約評課稿

  上週有幸聆聽了甘春英老師執教的《蒙娜麗莎之約》一課,她那娓娓動聽的嗓音,簡潔優美的課堂語言,親切自然的教態,讓人如沐春風,意猶未盡。甘老師用她的課堂實踐告訴我們略讀課該這樣教。

  我們知道略讀課文的編排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遷移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因此在略讀文的教學中,我們要明確這樣的教學要求,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著力於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自讀時間給“足”

  略讀課文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慢嚼細嚥,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足時間,讓學生自主讀書。甘老師在“初讀感知”環節,讓學生充分地讀,讀通讀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細讀品味”環節,學生潛心讀書,用心感受,對照畫面瞭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透過朗讀品味,感受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真正做到了在讀中思考,讀中理解,讀中品味、讀中得法,讀中審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態勢。

  二、課堂結構求“簡”

  與精讀課文比較,略讀課文的教學應摒棄過度的設計,為學生自主閱讀開闢大塊大塊的時間與空間。人教版主編崔巒先生認為:一篇課文究竟是精讀好還是略讀好,不同的略讀課文又該有怎樣不同的“略”,還需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自主把握。甘老師抓住導讀提示語中的問題作為

  主線貫穿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了五大板塊。首先把課文1—4自然段大膽巧妙處理為一首小詩,讓學生先看圖片,再和老師輕聲吟誦小詩談感受。學生從大都會內外人頭攢動的圖片和小詩里人們迫不及待的心情中初步感知名畫魅力。然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名畫魅力。接著直擊重點段落細讀品味,領略名畫魅力。第四板塊欣賞名畫,誦讀魅力。第五板塊拓展遷移,延伸魅力。這五個板塊的設定真是匠心獨具,五個板塊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步步接觸文字,親近文字,深入文字,走出文字。簡約的板塊組合教學,對教材大膽巧妙的處理,使得課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教學重點突出,真正達到了“長文短教”效果。

  三、課外拓展求“寬”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既然略讀是為了推廣應用,那麼略讀課文的教學,就應該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進行課前、課中、課後拓展。甘老師這一點做得很好,在課中出示了很多關於蒙娜麗莎和作家作品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結課時讓學生欣賞了盧浮宮的“鎮宮三寶”圖片資料,激發學生審美情趣,讓學生再次受到美的薰陶。課後讓學生透過網路平臺蒐集《最後的晚餐》的資料,瞭解關於這幅畫的故事;閱讀《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和《說不盡的蒙娜麗莎》等作品,瞭解人們對《蒙娜麗莎》的研究,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葉聖陶先生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如果甘老師在“細讀品味”板塊,精心設計朗讀指導,讓學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讀、美美地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讀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就能實現學生的個性在朗讀中張揚,心靈在朗讀中放飛的美好境界。

  總之,甘老師的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堂簡約實在的課堂。

  篇二:蒙娜麗莎之約評課稿

  《蒙娜麗莎之約》是新人教版十一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今天有幸聆聽了劉藝琴老師執教的本課,我深深感觸到劉老師的確是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課堂駕馭能力強的老師,下面就結合本次課教學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師採用直接談話引入課題,開門見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板書時,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強調“蒙”的書寫,注重細節的處理。

  二、在釋題、質疑、解疑環節,教師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自己解決,教師相機作指導,既注重了學生課前預習情況的檢查反饋,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在學文感悟這一環節,教師緊緊圍繞“課文中能體現《蒙娜麗莎》名畫魅力”的句子,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並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描述畫像,使學生能將文中的好句及平時學習中積累的好詞佳句運用到他們的口語表達上。同時教師還結合教材讓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些角度觀察、描寫《蒙娜麗莎》的?”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品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在今後的習作中該怎樣觀察及描寫,注重對學生習作的指導。最後教師引導學生談談《蒙娜麗莎》這幅肖像畫什麼地方給你留最深的

  印象,從而相機引導學生朗讀作者發出的感嘆。既讓學生感受作者對《蒙娜麗莎》這幅肖像細膩形象的描寫,又能從中感悟作者寫作的中心,從而讓學生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這樣的教學設計:合理,層層深入,銜接自然;教學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效果好。

  四、善於教學情景的創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時時鼓勵學生,使得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師生配合默契,課堂氣氛活躍。

  五、教師教態親切、自然,口齒清楚,富有親和力,板書設計合理,書寫工整。

  探討:1、教師製作的課件既能創設學習情境,又有助於學生學文,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出示的時機欠恰當。如:在課題引入後,針對學生的疑問及回答,教師就可出示課件相機介紹盧浮宮及鎮宮三寶。在學文感悟時就應相機出示相關的圖片及幻燈片。不應把播放課件的主要部分放在學文感悟後總結時出示,這就沒能最好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2、在學文感悟時,學生找出相關的重要句子後,除了是指名的學生談感悟外,若能讓全班學生也能讀讀這些句子,相信學生的感悟會更深、更廣些!

  以上僅僅是本人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處懇請劉老師多多包涵。謝謝!

  篇三:蒙娜麗莎之約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參賽選手們:

  大家好!我是白沙小學的李春。美妙的樂曲讓人陶醉,傑出的畫作讓人欣賞,感受藝術,陶冶情操。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蒙娜麗莎之約》,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式、說應用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蒙娜麗莎之約》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王克難先生用詩意盎然的語言,描述了畫作中蒙娜麗莎溫婉、優雅、端莊的形象;並展開豐富的想象,解讀了蒙娜麗莎那神秘微笑背後蘊含著的複雜情感。與本組教材的主題“感受藝術的魅力”一脈相承。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讀記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本課的重點是: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

  本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

  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點燃學生的思想火把,我主要採用啟發式教學:

  1、引導自讀自悟法:我緊扣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結合單元訓練,抓住重點,在讀悟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2、創設情境法: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直觀形象展示《蒙娜麗莎》的魅力。

  三、說學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本課我教給學生以下方法:

  1、誦讀法——自讀自悟,讀中感受。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合作法——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四、說教學程式: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我將本課的教學程式設計為三大板塊。三大板塊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渾然一體:

  (一)激趣匯入,發現“美”

  好的開始是課堂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就巧妙地利用“班班通”出示影片以及圖畫《蒙娜麗莎》讓學生欣賞,問:你覺得這幅畫給你什麼感覺呢?使學生對《蒙娜麗莎》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

  (二)品讀課文,感受“美”:

  這是本課的重要環節,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感受《蒙娜麗莎》的美,我設定了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一,蕭伯納說過:“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

  人可擁有兩種思想。”讓學生圍繞“你喜歡這幅畫的哪個部分,為什麼喜歡?”這一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感受《蒙娜麗莎》魅力所在。抓住神秘的微笑,緊扣四個“有時”,透過配樂指名讀、範讀、齊讀等方式讀出美的感受。再班班通出示影片,總體感受這幅畫的魅力。步驟二,透過問題質疑,引導學生從遊客排隊等候觀畫這一側面描寫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並指出這幅畫對我的巨大影響。步驟三,我國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因此,我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當一回小小講解員,介紹這幅名畫。讓學生在扮演中得到快樂,達到樂知的效果,同時也起到鞏固課內知識的作用。

  (三)課外拓展,延伸“美”

  課尾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後的晚餐》,和製作一個卡片,藉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和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五、說應用:

  “班班通”工程的實施,為學校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優質教育資源的應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實效、高效。利用“班班通”教學,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本課教學在“班班通”應用方面主要體現在:

  1、利用多媒體營造氛圍: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一開課我就出示名畫課件,用形象生動的畫面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整堂課的興趣。

  2、利用多媒體巧妙解疑:

  為了突出本課的重點,我利用多媒體動畫出示蒙娜麗莎魅力的具體部位,化抽象概括的語言文字為形象具體的可感畫面,有利於學生理解。

  總之,“班班通”以其生動形象的呈現方式,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為學生,

  也為我們教師開拓了一條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道路。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願藉助“班班通’,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篇四:蒙娜麗莎說課稿語文主題學習公開課

  一、 說教材

  《蒙娜麗莎之約》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二、學習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結合主題叢書中的《丹青墨韻》,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

  2、 感受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學習重點:

  對照畫面瞭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

  拓展延伸:主題叢書中的《丹青墨韻》。

  三、說教學方法

  本課文理解難度比較大、由於篇幅較長,課前預習和自學也是必需的。我引領學生學習前兩部分,第三部分讓學生小組之間自主學習,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多媒體起到輔助教學作用。

  四、反思

  成功:1、教學目標完成,做到了一課一得。

  2、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課外拓展讓學生當堂訓練了本課寫法。

  4、初步激發了學生熱愛藝術、愛讀書的習慣。

  不足:一節課上下來覺得還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對於名畫,學生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去審視,所以應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本課的語言生動,文字流暢,而我在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方面做得還很不夠。請多多指導!

  篇五:蒙娜麗莎的說課教案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中的一片課文,叫《蒙娜麗莎之約》。

  一、說教材

  《蒙娜麗莎之約》這篇課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蒙娜麗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二、說學情分析:教材中剛學習了《月光曲》一文,學生對藝術美已經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但由於他們的理解能力和人生閱歷有限,要理解傅雷先生的這篇文章還是有一定難度。

  三、 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本文要點。(3)理解文中意蘊深刻的語言。

  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會簡單的自學方法。(2)培養學生對美的鑑賞能力和藝術想象能力。(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

  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情感目標:(1) 領略藝術美和自然美,使學生熱愛生活,珍愛生命。(2)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四、 說教學重點、難點: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五、說教學方法:本課文理解難度比較大,故以講解法,引導發現法為主。由於篇幅較長,課前預習和自學也是必需的。自學指導的要求是能課前疏通字詞,初步感知課文,能透過作者的語言直接去理解文章。在課堂上用發現欣賞法去檢測自學成果並透過交流,理解文章的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多媒體起到輔助教學作用。

  六、教學過程:

  1、談話、賞畫匯入。教學開始向學生介紹《蒙娜麗莎》,透過觀賞圖畫,交流資料,使學生對《蒙娜麗莎》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

  2、讀課文,感受名畫。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恆美。我採用以下教學思路:

  (1)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先讓學生速讀課文,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並瞭解課文內容,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設計意圖:透過讀書交流,感知文章內容,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2)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第二遍佈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透過圖文對照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學習作者把眼前

  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從扶到放的過程,即重點講解第六自然段。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3、回扣前文,加深感悟。在學完了5-7自然段後,我們再回顧全文,讓學生不僅能從具體的描述中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還讓學生體會到從排隊等候和美法兩國多次交涉中也能感受到這幅名畫的魅力。

  4、總結昇華,激情朗讀第八自然段。

  5、課尾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後的晚餐》。

  七、理清文章表達順序

  八、學生自由談寫作運用。

  九、作業。仿照《蒙娜麗莎之約》仿寫參觀某個藝術品。

  十、板書。

  蒙娜麗莎之約

  反思不足之處:一節課上下來覺得還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對於名畫,學生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去審視,所以應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本課的語言生動,文字流暢,而我在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