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詠月詩三首之十五夜望月》教學設計

《中秋詠月詩三首之十五夜望月》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分析:

  《十五夜望月》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

  一篇講讀課文《中秋詠月詩詞三首》。本單元以民俗文化為主題。民俗文化是斑斕多彩的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秋節是其中匯聚著最瑰麗色彩的一個傳統節日。古典文學中有很多優秀的中秋詠月詩詞,語言凝練優美,情感真摯感人,並且帶有集體情感的特點。王建的這首《十五夜望月》就為我們描繪了中秋之夜中庭美麗清冷的月色,表達出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之情,其辭約,其質樸,較適合初一學生誦讀品味。所以本文的重點難點定為對詩歌中景物特點及情感的把握,對詩歌欣賞方法的學習與實踐。

  二、 學生學情分析:

  1、《十五夜望月》面對的是一群初離家庭、寄宿學校的學生,教學時間也大約在中秋節之前。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較能體會到詩歌中的氛圍和情感,感受傳統中秋的文化特色。

  2、相較於小學階段,初中的孩子對情感的體驗更敏銳、更細膩、更準確、更透徹。同時,學生還保有豐富多彩的想象力,較適合透過想象法來把握詩歌。

  3、《十五夜望月》是初一學生在初中階段第一次接觸到的古詩教讀課文。雖然在小學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一定的古詩詞,但是,小學階段的古詩學習還重在對詩歌整體的初步把握,並未涉及到鑑賞詩歌的方法指導。所以,有必要根據詩歌特點對學生讀詩進行一定的方法指導。

  三、 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必須強調和協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因而我從三方面擬定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讀懂詩歌,體會詩中描寫的景色特點,感受詩歌營造的氛圍,體悟詩歌抒發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探究式地透過朗讀、想象、品詞、知人論世等方法來鑑賞詩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詩人在中秋之夜的懷人情思

  2、教學重難點:對詩歌景物特點的把握,氛圍的感受,情感的體悟是重點。詩歌鑑賞方法的學習是難點

  3、課時安排:

  雖然本詩很簡短,詩歌情感本身比較明顯,但是因為詩歌語言本身的高度凝練的特性,也因為是初中階段第一次詩歌鑑賞方法的指導課,所以在教學上我安

  排一節課的時間,用完整的一節課好好品味本詩。

  4、課前準備:

  學生:朗讀詩歌,初步瞭解詩歌

  教師:①製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②教師蒐集詩人的背景資料,並寫課堂練筆的下水片段

  ③問題情境的設計儘可能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要說

  四、 選擇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網路資源及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料

  五、 選擇教學策略:

  1、整體設計思想:

  依匯入新課,營造氛圍――朗讀詩歌,整體把握――想象品味、景物特點――知人論世、

  把握情感――再讀詩歌、課堂小結――課外小詩,現學現用的思路安排教學步驟。先由中秋的話題引入詩歌,營造學習氛圍,並且強調詩歌的凝練和豐富,提醒學生專注學習。接著初讀詩歌,明確本詩為七言絕句,然後在聽讀和跟讀中整體把握詩歌。然後請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根據詩歌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第一二句中的景象,在分享和探討中把握景物特點,為下面的情感把握做好準備。第四步教師介紹詩人的相關背景知識,解決情感體會中出現的矛盾問題。第五再讀課文,在瞭解詩歌情感的基礎上注重朗讀的語音語調,在朗讀中加深情感的體會。在課堂尾聲,教師要為學生小結本堂課中涉及的詩歌閱讀的方法,並提供適合的課外詩歌,運用課堂學習的方法進行賞析練習。

  2、教學方法的確定:

  針對本首詩歌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和組合教學方法。朗讀法感知文

  本,想象法拓寬豐富文字,圈畫法品味重要詞句,創設問題情境來啟迪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訓練手段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精心設計課堂問題,循序漸進,問題明確有效。

  其次,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並且運用教師例文來幫助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再次,引導學生探究疑難,在討論中自主地體會到詩歌的妙處

  最後,加強總結和練習,在適合的練習中強化課堂學習的'詩歌鑑賞方法

  4、本設計的特色或亮點:

  (1) 想象描寫環節的設計:給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透過自己的想象去理

  解詩歌,

  其實是對詩歌的再創作,並且透過交流加深對詩歌的把握。教師例文的展示,既能幫助學生彌補不足,同時也能營造課堂民主平等的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領學生和教師一起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2) 課外練習環節的設計: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及時地透過練習來鞏固和複習

  課堂中學

  到的方式方法,體現出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重視。

  六、 教學步驟:

  一、 匯入新課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在這個傳統佳節裡,我們會做些什麼呢?(吃月餅,賞圓月)。確實,圓月,是中秋的象徵。這天的月亮,總是帶著些平日裡沒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對月提筆一抒己志。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十三課《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大家把課本翻到109頁。一般來說詩歌是所有文體中最短小的,但是別看它們是小身材,其實有大味道呢。詩歌語言因高度凝練而充滿豐富的形象和意義,要我們花大力氣去體會。所以,我們今天這節課如果能夠把《十五夜望月》這首短小的詩真正讀懂,讀通,那就是同學們的成功了。這首詩的題目或者還可以寫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板書課題)(解題,見註釋,注意古代以官職來稱呼別人的文化習慣)

  二、 初讀詩歌,明確體裁

  師:有沒有同學樂意先來幫我們大家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師:你知道這首詩的體裁是什麼嗎?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古詩咯。問題是從文體上說它屬於詩歌中的哪一類?(七言絕句,另有五言絕句,八句四聯律詩。格律詩)

  三、跟讀詩歌,初步把握

  師:剛才這位同學讀得不錯,聲音響亮,而且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已經邁出了讀懂詩歌的第一步。誦讀是理解詩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據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氛圍,有的需要淺吟低誦,有的需要放聲朗誦。下面請同學先聽一遍本詩的朗誦,去初步瞭解這首詩寫了些什麼內容。

  生聽讀

  師:下面我們跟著錄音一起來讀這首詩。

  生跟讀

  師:用一句話分別概括詩歌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內容

  (描寫了詩人十五夜望月時看到的院中景象)

  (抒發了詩人懷人的思緒)

  四、 發揮想象,欣賞景色

  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字面疏通:庭院中的地面白色一片,樹上棲息著烏鴉,清冷的露水無聲地沾溼了綻開的桂花。

  2、師:要真這樣乾巴巴的解釋可真是把這首詩給糟蹋了,我們大家都不願意吧?同學們能不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你最優美的散文化的語言來為我們描繪詩人想要描繪的景象?(150―200字左右,寫在練習紙上)

  3、附近的同學交流,推薦出最優秀的,朗讀交流

  4、教師展示例文

  洗乳般的月華靜靜地瀉在這個樸素的小小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了一層微雪,又好像是一汪空明的積水,窗邊那棵桂樹扶疏的樹影,則成了水中微動的藻荇。蕭蕭樹蔭裡,聒噪了一天的鴉鵲,此時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這中秋之夜皎潔到刺眼的月光,先後進入了睡鄉,不知道在它們的夢裡,可曾出現去年春日青天掠過的一行歸航的雁影。

  夜又深了一層,桂花的香味也又濃了一度。一條綴滿了黃色小花朵的桂枝探到了我的眼皮底下,鼻頭跟前。伸手摺枝,咔嚓一聲,驚落了一手的冷露。是什麼時候,這清冷的露珠竟沾溼了枝頭的花朵?絲絲寒意由五指遊走全身,不知道廣寒宮裡的那棵月桂樹,那樹下的白兔,那揮斧的吳剛,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是否也早已被這無聲的露水沾溼。(PPT)

  5、品味重點:

  結合學生的練筆教師提醒學生想象的注意點:要仔細推敲聯想,同時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地白”:詩人寫院中的月色,不著一“月”字,哪裡體現出是描繪的月色呢?只用了“地白”二字,卻給人澄澈、空明之感,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李白的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淨悠遠的意境中,躁動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靜下來。(結合例文擴充套件想象)

  “樹棲鴉”:同學們想一想,樹棲鴉的景象是詩人用眼睛看到的嗎?那他是怎麼知道的呢?既已夜深,在明月之夜,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息,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喧鬧到最後的安定入睡,應該是憑聽覺感受出來的吧。這也恰恰用這種音響變化,來烘托出當時月下小院的靜謐安寧。大家覺得這樣的想象有沒有合理性?至於對於鴉鵲夢境的猜測,我們可否替詩人做此想象呢?這個問題暫時留在這裡,等全詩看完了,我們再來討論。

  “冷露無聲溼桂花”:作者怎麼會發現露水沾溼了桂花,怎麼會知道露水是冷的?“冷”是一種觸覺,我們可以合理地想象詩人是如何接觸到那清冷露水的過程。一個冷字,不僅是在說露水,也在說當時整個的環境,清秋的深夜,似乎連空氣都是冷的。我們的想象、聯想還要往前,如果你願意,可以想得很遠很遠。人間的桂花被浸潤了,那麼舉頭望明月,那個懸在頭頂的月亮裡的影影綽綽的桂樹呢?生活在桂樹周圍的那些人呢?

  6、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這些景色有什麼特點

  同學們,想象的力量是多麼神奇,短短的兩句詩居然被我們演繹出這麼豐富多彩的內容。經過這樣有血有肉的想象,我們眼前有沒有那樣一幅畫面,有沒有一部小電影在腦中播映?對中秋夜的景色是不是更瞭解了?請大家用一兩個詞語來揭示這些景色的特點。――寂靜、清冷等

  五、 知人論世,體味情感

  身立這樣寂靜清冷的庭院中,詩人生出懷人的情緒來。懷人的思緒是怎樣的?是怎麼

  產生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後面兩句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