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教學設計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教學設計 篇1

  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設教學活動

  (一)遵循特定原則,整合教材子目

  本課完整展現了隋朝從建立、統一、強盛,直至滅亡的全過程,充分展現了歷史的時序性和完整性。隋朝的統一與強盛離不開隋朝兩位皇帝的勵精圖治,隋文帝建立隋朝並實現全國統一,他發展經濟的同時,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透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則正式創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確立。此外,隋煬帝還開鑿出貫穿南北的大運河,進一步將統一的隋朝推向繁榮。但同時,包括開鑿大運河在內的一系列暴政,又使得隋朝最終走向了滅亡。因此,基於歷史的時序性,我將第二子目“開通大運河”和第三子目“開創科舉取士制度”互相對調。這樣的調整便於子目之間的合理過渡,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便於學生對於隋朝的這段歷史系統化,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統編教材是集合了很多專家學者的智慧彙編而成,並將作為統一教材推行全國,所以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教材中每一個子目的設計和編排都是專家們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也不可任意調整子目、整合板塊。我認為對於教學中子目的調整和板塊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整體性原則。初中歷史教材的有些子目之間沒有形成系統連貫的體系,子目之間跨度大,邏輯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透過整合教材並結合一些過渡方法,將不同知識點溝通銜接起來,使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其次,時序性原則。相比於高中的模組專題式教材,這類通史類教材時序性強,但也不是面面俱到。有些子目在編排上只選擇了某個知識片段,使得歷史知識零碎不完整,各知識之間跨度較大,新舊知識又缺乏必要的鋪墊和承接,甚至子目之間呈現因果聯絡和相互推動的關係。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整合增加舊知識,加強知識的聯絡,達到知識的鞏固和教學的承接。最後,學情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調整子目還是整合教材,都要基於學生的學情展開,針對不同的班級進行調整。基礎較好的班級更偏向於能啟發他們思維的探究活動或者角色扮演,而普通班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內容更加在意,一些探究性的子目之間的設問過渡在這樣的班級就很難展開。

  (二)分析重點難點,巧設教學活動

  教學重難點是每一節課的筋骨,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則,對於教材子目的調整都是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的,而每一節課教學重難點是在分析課程標準和學情的基礎上設定的。本課的課程標準是知道隋朝的統一,瞭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建立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由於初一的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儲備,給本課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由於不少學生閱讀過《隋唐演義》等小說,對隋朝建立、統一,隋煬帝的暴政等方面內容存在一定的知識儲備,並且對這方面內容比較感興趣。再加上經過一學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對事物的理解、概括、分析、比較,以及史料研讀能力都有所提高,這為本節課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分析隋朝滅亡原因等探究活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基於課標的指導和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隋的統一、科舉制度,教學難點定為科舉制度。為了突破重難點,必須設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第一,針對隋的統一這一教學難點,我引入了《隋朝疆域圖》這一教學工具,讓學生根據這幅歷史地圖說一說隋朝統一的過程,透過地圖直觀的感受“統一”。歷史地圖提供了直觀的確切的地域空間影象,表現了文字難以達到的效果,與文字相輔相成,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正確合理的利用地圖,能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可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情感。

  第二,針對科舉取士這一教學重難點,我則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讓學生從陳清泉、鄭天祿的《略論“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及其影響》的一段文字中,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感受改革人才選拔制度的迫切性。緊接著,再透過兩段選自沈為慧的《史學閱讀與微課設計:中國古代史下》和袁行霈的《中華文明史》中的文字材料,讓學生在與九品中正制對比的基礎上暢談科舉制的進步性。幾段文字材料的呈現能有效鍛鍊學生閱讀材料的能力。我們在選擇文字材料時,除了要緊扣重難點之外,還要保證材料的正確性、真實性,拋卻那些似是而非的材料。

  二、開發詩歌資源,實現文史價值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些詩歌中,有很多充分反映當時社會現狀的詩句。最典型的則是“詩聖”杜甫,他的詩多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因此他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唐詩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卻與歷史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歷史大師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也倡導以詩文證史。所以在隋朝的這段歷史教學中,我充分的挖掘運用了唐詩,這對學生學習歷史、瞭解歷史原貌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探究歷史史實,領悟評價方法

  隋朝大運河的開鑿造福千秋萬代,但大運河的開鑿對於當時隋朝的影響,千百年來,人們對此眾說紛紜,爭論不休。針對這一問題,我引用了唐朝兩位持不同觀點的詩人的古詩,皮日休的《汴河懷古》和胡曾的《汴水》。讓學生透過對這兩首古詩的理解,探究得出自己的觀點。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了大運河的巨大作用,也對隋煬帝的暴政有了直觀深入的瞭解。兩首古詩的運用讓學生從多角度評價隋朝開鑿大運河這一歷史事件,教會學生客觀的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將隋朝進一步推向強盛。但同時,隋煬帝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唐朝詩人吳融的《隋堤》和羅隱的《煬帝陵》都對隋煬帝的功過是非做了或偏頗、或客觀的評價。從簡短的幾句詩歌中,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想象,隋煬帝的陵墓只有幾畝田那麼大,完全不符合其好大喜功的個性,最終落得了如此淒涼的下場。兩首古詩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歷史情境,對於學生客觀評價隋煬帝這一歷史人物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思想教育,關注傳統文化

  皮日休的《汴河懷古》比較客觀地評價了隋煬帝的功過,透過對這首詩歌的探究,學生能夠感受到大運河的開鑿是建築史上的奇蹟,我國古代人民所具有的聰明才智是無與倫比的。從中領會大運河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斷開拓進取的偉大精神。這對於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打下基礎,同時對於他們思想觀念的昇華,情感意志的磨練也將產生深刻影響。

  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語文課堂上學習的唐詩相比,歷史課堂上的唐詩是讓學生結合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基礎上去理解詩歌、朗誦詩歌。在隋朝這段歷史中適時的運用詩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這些詩歌的深刻內涵,形成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認同感,激發學生關注傳統文化,從而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統一概況、隋初經濟繁榮的表現;瞭解大運河的開通和科舉制的創立;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理解隋朝實現統一、開通大運河的`條件以及科舉制的歷史影響。

  過程與方法:講述本課知識,讓學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況;詳細地講解大運河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會識圖看圖;探討隋朝的滅亡,培養學生從歷史教訓中得出正確的歷史啟示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和科舉制的創立的積極歷史作用,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透過這種精神的感染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復興中華的情愫。

  【重點】

  大運河的開通;科舉制的創立及影響。

  【難點】

  大運河開通的影響;科舉制創立的標誌和影響。

  【導學過程】

  目標導學一:隋朝的建立和統一

  學生閱讀教材“隋的統一”一目,找出隋朝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瞭解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統一的標誌及統一的意義。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最後再次強調並歸納學生的回答。

  教師講述:隋朝建立後,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那在此基礎上隋朝的國力發展如何呢?

  4.圖文展示含嘉倉,一個在文獻裡被屢屢提到,卻給墨甚少的名字,直到20世紀70年代,含嘉倉才在洛陽市老城區北部被髮掘。據統計,含嘉倉內已勘探出糧窖287座,其中160號倉窖儲存有約50萬斤炭化穀物。50萬斤糧食在當時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下,約合近千農民一年辛勤勞動的果實、數千農民一年的口糧,可見含嘉倉規模之大,儲糧之豐富。

  5.請同學們回答:隋朝的經濟為何如此繁榮?

  6.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與交流,教師總結歸納。

  提示:(1)發展經濟;(2)編訂戶籍;(3)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4)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教師設疑:這些措施的實施給隋朝帶來怎樣的結果?

  師生共同總結:隋朝實施這些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目標導學二:大運河的開通

  請同學們結合材料與教材“開通大運河”一目,指出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

  反饋指導: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一聲令下,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大運河就開通了。

  PPT呈現“大運河圖”,學生根據教材完成填空,並勾畫出大運河簡單示意圖。

  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填空、畫示意圖,教師展示部分同學的成果,進行點評。

  教師講述:大運河全長2700多千米,三點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依次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教師設疑:有人說大運河“功在千秋,罪在當時”,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學生小組內交流,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總結:從地圖上看,中國江河大都是東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運河的開通溝通南北,加強了南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為祖國的長遠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古人語“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所以說大運河“功在千秋”。不過,隋朝為開通大運河徵發了幾百萬人,佔當時全國人口的將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夠,婦女也被徵調去。百姓對此不滿,隋煬帝便用高壓手段鎮壓,規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輕重,一律處斬,且無須上報。古人語:“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所以說大運河“罪在當時”。過渡: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隋朝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是因隋文帝“治國有方”,有一批優秀人才為國“出謀劃策”,那“優秀人才”如何選拔呢?

  目標導學三:科舉制的創立

  同學們看提示,猜古代的一種選官制度。

  提示一:金榜題名;提示二:名落孫山;提示三:十年寒窗;提示四:連中三元;提示五:一舉成名。

  材料展示隋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門第限制。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命諸州每年送三人到中央參加秀才、明經兩科考試,正式設立了每年舉行的常貢之科。隋煬帝時又添設了進士科。

  依據材料並結合教材思考問題。九品中正制選官的標準是什麼?科舉制的選官標準又是什麼?

  教師設疑:這種新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取士最受哪些人歡迎?有什麼積極作用?5.學生結合史料與教材知識,小組交流,回答問題。科舉制間接擴大了教育範圍,打破了豪門貴族壟斷教育的狀況,刺激了官學和私學的發展,促進了學校數量的增加,也擴大了學習的內容,除“四書”“五經”外,有詩賦雜文,也有經史典籍,還有策論。

  總結:科舉制的創立,最受門第不高的讀書人歡迎。這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門第不高而有才學的人可以參政,有利於鞏固統治,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此後科舉制不斷完善,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續了約1300年。

  目標導學四:隋朝的滅亡

  學生閱讀教材“隋朝的滅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材上適當標註,歸納回答。教師小結:隋煬帝因實行“暴政”,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我們要全面地看待這些歷史事件,客觀評價隋煬帝。

  材料展示徵吐谷,討高麗,用兵力既勞民力,固才冠諸王,然禍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內,後世論名,可與漢武齊功;建東都,修運河,享獨樂不與眾樂,雖罪在當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澤能至斯民,今朝評績,當和禹王同輝。

  4.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你如何客觀看待隋煬帝?

  5.反饋指導:隋煬帝雖說是公認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詩賦,治軍旅,絕非一般昏君可比,而且他開運河,修馳道,建東都也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運河就“功在千秋”,而且他還創立進士科,使科舉制正式確立,影響深遠。所以我們在看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時一定要全面客觀公正。

  教師小結:隋朝,因隋文帝而勃興,因隋煬帝而速亡,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四、課堂小結:

  “隋朝就像流星一樣,瞬間摧殘,瞬間毀滅,勃興速亡,魅力十足!”歷時37年,二世而亡。隋朝的短暫歷史讓我們知道一個道理:民眾是國家的根本,治國必須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張有弛。只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安定,國家才能強大,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