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選修5苯酚說課稿範文

高中化學選修5苯酚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學選修5苯酚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學選修5苯酚說課稿1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新課標人教版“選修5”第三章第一節第一課時“苯酚”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在設計教學之初,我首先對教材和學生進行了分析。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有機物,在工業和生活中有著重要的用途,這體現著苯酚作為一種重要原料的社會價值,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酚是人教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三單元——《烴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節的內容,在必修2中,學生已經學習過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質。而酚對於學生來說是嶄新的教學內容,教材將酚和醇安排在同一節,旨在透過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結構和性質上的對比,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並透過代表物質苯酚,遷移認識其他酚類化合物。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考慮,我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加深理解“基團相互影響”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透過對苯酚性質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A、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B,透過對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教育。

  C,培養學生關注化學與環境,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生活的意識。

  考慮到本節課要有利於學生的終生髮展,因此我從樹立苯酚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是密切相關的價值觀和培養學生對比的思維方法做了重點突破。

  三,教學設計: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情景線活動線知識線

  一節課的實施過程是充滿了無限激情和挑戰的,所以我的課堂應該是屬於師生思維奔跑的場地,那麼請各位老師跟隨我一起走進我的化學課堂吧。

  第一個環節-生活中的酚類物質

  我首先為學生展示幾張生活中常見的含酚類物質的圖片,給出結構式,讓學生找出苯酚部分。使學生用分類的思想,有序的認識物質。於是我引入新課:苯酚就是最簡單的酚類。

  第二個環節-苯酚的用途

  苯酚在工業中有著重要的用途,如生產酚醛樹脂用來製作廚房用的防火板和電器插座,生產錦綸製作登山服,還可以用作醫藥、染料、農藥的重要原料。有人評價說苯酚改變了世界,外科之父李斯特用苯酚消毒,減少了細菌感染,塑膠之父貝克蘭合成酚醛樹脂,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可見,工業上對於苯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高速公路上經常會有大貨車在運輸苯酚。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新聞。化學與生產聯絡,我從生活走向化學,從而達成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第三個環節-苯酚的性質

  情境再現1: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苯酚有毒,易溶於有機溶劑,微溶於水,在40攝氏度以下會成為固體形態,如果不是因為雨太大,大量苯酚被地表水帶走,也許在洩露過程中就能被截留。”

  我提出問題,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描述中你能得出苯酚的哪些性質?學生會說出苯酚有毒,可能溶於水。接下來我提供苯酚樣品,讓學生驗證歸納苯酚的物理性質。我重點提供三種溶劑:冷水、熱水、乙醇。

  苯酚洩露事件繼續進行:

  情境再現2:環保局人員在事發1小時以後,趕到事故現場時,交警和消防人員已經在用石灰吸附洩漏的苯酚,用沙包、活性炭築壩攔截。

  看過新聞後,我提出問題:苯酚可以用石灰吸附,這體現了苯酚的什麼性質?學生容易想到酸性。於是進入探究二:苯酚的酸性。我以苯酚的懸濁液進行有序的2次實驗設計和2次實驗。

  第一次:設計實驗,驗證苯酚的酸性。

  第二次:設計實驗,比較苯酚,碳酸,乙醇的酸性強弱。

  下面是學生實驗的影片呈現:

  為了解釋影片中出現的現象,我設計了2次對比:

  對比1:結構對比C6H5-OH,C2H5-OH,H-OH

  透過比較苯酚、乙醇和水的結構,我們發現同樣含有羥基,但酸性卻不一樣,說明羥基所連的基團有影響。由此,可以得出苯環對羥基有影響。那麼,羥基能否影響苯環呢?我設計了第二個對比。

  對比2:實驗對比

  我給學生分別展示了苯與溴、苯酚與溴的反應情況及化學方程式,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找出兩個反應的不同點。由此得出結論:羥基對苯環有影響。我透過以上實驗探究、合作討論,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應用比較法,建立學科觀念:有機物基團相互作用引起性質變化,達成知識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

  第四個環節-學以致用

  情境再現3:新安江是杭州重要的淡水源之一,也是農夫山泉取水地之一,20噸洩露苯酚流入新安江是否會影響到農夫山泉的取水?透過新聞連結,我設計下面2個活動。

  活動1:角色扮演。我提出,如果你是農夫山泉的工作人員,你會如何應對?我引導學生分析,首先我們要查閱國家關於地表水制定的標準,然後再取樣品檢測苯酚的濃度,再得出結論。我指導學生閱讀教材54頁,讓學生歸納出檢驗苯酚的方法。

  水質類別VIVIII二一世

  苯酚濃度≤1毫克/升≤為0.1mg/L≤為0.05mg/L≤0.005毫克/升≤0.002mg/L

  附:國家環境保護局地表水質量標準限值:

  活動2:模擬檢測我給學生提供三個水樣,

  水樣1水樣2水樣3

  苯酚濃度≤0.005mg/L時0.05毫克/升2mg/L時

  溴水

  三氯化鐵

  下面為學生的影片呈現:

  同學們很快用溴水和三氯化鐵溶液進行了鑑別,他們認定,產生明顯特徵現象的為嚴重汙染的水樣,但是另外兩個水樣為什麼沒有產生現象呢?熱烈的氣氛一下子靜了下來,同學們經過分析、討論,他們認為:對於苯酚濃度較高的水樣,檢測靈敏度還是很高的,但是對於苯酚濃度很低的水樣,尤其是接近合格的水樣,就無法鑑別了。我順著提出:還有哪些更靈敏的方法來檢驗苯酚,請同學們下課後查閱資料。對於嚴重汙染的水樣,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你知道嗎?日本利用蟹殼來清除工業廢水中的苯酚,那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處理?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

  透過本環節,化學走向生活,達成情感目標。同學們深深的感受到:學習化學和學好化學的重要性,同時他們還認識到學習不是在課堂上就能畫上句號的。

  最後我將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了總結反思:透過今天的學習

  1.我們掌握什麼知識?

  2.我們學到了什麼方法?

  3.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

  【課後作業】

  實踐活動:

  查閱有關資料,瞭解酚類廢水的危害和工業上處理酚類廢水的常用方法,並把你收集的資料設計成一份保護環境的宣傳報道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高中化學選修5苯酚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內容和地位

  本節內容從知識結構上看,可分為四部分,即苯酚的分子組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它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從教材整體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學化學裡面,教材只著重介紹兩種物質——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簡單的芳香烴;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烴衍生物,又是酚類物質的代表。可見,《苯酚》在高中有機化學裡面也處於較重要的地位。從教材結構上看,本節內容是安排在《乙醇》後,學生在學習乙醇的過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團對有機物主要性質的決定性作用,對乙醇中官能團羥基的性質也已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這一基礎上緊接著安排苯酚知識的學習有其獨特的作用,既能聯絡前面已學過的知識,又能為後面烴的衍生物的學習提供方法,作好鋪墊。而苯酚的結構與乙醇結構中都含羥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質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苯酚性質與乙醇性質又有不同之處,本節內容安排在此還有對比作用,透過這節課的對比學習,使學生對酚羥基和醇羥基的性質將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理解官能團的性質與所處的化學環境有一定的相互影響,從而學會全面的看待問題,更深層次的掌握知識。

  2.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認知特徵並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a.認識酚類物質,能夠識別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主要用途

  c.理解苯環和羥基的相互影響

  (2)過程與方法方面

  透過對苯酚性質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a.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b.透過對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教育。

  c.培養學生關注化學與環境、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生活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苯酚的化學性質。

  難點:官能團的性質與所處的化學環境的相互影響。

  二、說教法

  學情分析:

  本節課前,學生已學完了烴和烴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內容,對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特別是有機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聯絡有一定的認識,能掌握常見的有機反應型別,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

  作能力。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透過對外界資訊的感知加工建構知識體系,在該過程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苯酚結構與乙醇結構的相同點(都有羥基)為學生對苯酚性質的探究提供了基礎;苯酚結構中與乙醇的不同點(羥基與苯基相連)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間。因此,我將該節的內容設計成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採用透過創設情景——探究實驗——理論推導——反思應用等教學方法,並充分利用實物感知、演示實驗和現代教學手段,充分訓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的機會,體現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

  三、說學法

  圍繞本節課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採用類比類推,以舊促新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情景一】新課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學來引入新課,先展示藥皂、苯酚軟膏以及苯酚軟膏的說明書,讓學生閱讀苯酚軟膏說明書,提問: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質?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徵,引導學生初識苯酚,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顏色、狀態,指導學生動手做探究實驗一,根據苯酚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很容易主動的獲取苯酚物理性質的知識,傳統的教學一般是把物質的物理性質直接傳遞給學生,顯然,這些知識透過學生主動建構比老師將知識簡單地傳遞更易接受和掌握。

  【情景二】初識苯酚

  【探究實驗一】物理性質

  學生實驗:

  (1)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色、態,並小心的聞它的氣味。

  (2)溶解性實驗(溶劑分別為冷水、熱水和乙醇)重點歸納出苯酚的色、態、味和溶解性。

  (3)產生疑問:在苯酚藥膏說明書中還提到了“色澤變紅”、“不能與鹼性藥物並用”那麼,色澤變紅的原因是什麼?不能與鹼性藥物並用說明苯酚可能具有什麼化學性質?

  【情景三】結構特點

  結構分析:觀察分子模型,類比醇、酚、酸中羥基的性質

  【情景四】極弱酸性

  【探究實驗二】苯酚溶液是否有酸性?

  學生觀察到渾濁的苯酚溶液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後變澄清,說明苯酚顯酸性,因此,苯酚又名石碳酸,聯絡已學過的知識: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劑,溶液會變紅,那麼,苯酚溶液也顯酸性,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是否也有此現象呢?透過演示實驗,發現苯酚中滴加紫色石蕊後並不顯紅色,學生產生了疑問,苯酚的水溶液為什麼不能是石蕊變紅呢?引導學生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提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自然的過渡到二氧化碳與苯酚鈉的反應,指導學生動口向苯酚鈉溶液中吹人二氧化碳,此時學生既興奮又有很濃厚的興趣,這樣設計既是課堂生動活潑,義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透過實驗學生對苯酚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已經完全掌握。

  【情景五】三元取代

  【探究實驗三】取代反應

  接著組織學生討論:乙醇和苯酚同樣含有羥基,但為什麼乙醇不呈酸性,而苯酚呈弱酸性?這說明什麼問題?點撥學生:由乙醇和苯酚的結構上分析,並展示他們的分子結構以幫助理解,得出是苯環對羥基的影響,使羥基具有一定的特性,這同時也更進步加深化學環境對官能團性質的影響,突破了難點。繼續設疑,那羥基對苯基是否也有影響?

  聯絡前面已學的知識:苯與液溴的反應,推測:將濃溴水加人苯酚中會發生什麼反應呢?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實驗三,根據已有知識學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應,那麼,是幾元取代呢?引導學生回憶甲苯與濃硝酸反應的產物,類比類推苯酚與溴水反應的產物是三元取代。接著,我請學生回憶苯和液溴發生取代反應的條件和產物現象,並與該反應對比,哪個取代反應更容易?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苯酚更易取代,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這個事實.我從苯和苯酚的結構上對比說明,由於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得苯酚中苯環上羥基鄰、對位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環的性質與苯的性質有了差異,加深對難點官能團對所處的化學環境有影響的理解。

  【情景六】顯色、氧化

  回顧情景一.學生們透過分析色澤變紅可能是苯酚與空氣中某些成分反應了,不能與鹼性藥物並用可能是苯酚具有酸性,這兩點包含了苯酚的主要化學性質,也就緊扣這節課的重點,以下就圍繞這兩點來展開,首先,我引導學生們分析空氣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與苯酚發生反應的物質是水和氧氣,設問:苯酚是與水反應而色澤變紅的嗎?根據剛才的探究實驗一,學生很容易判斷出苯酚變紅不是與水反應造成的,既然不是與水反應造成的那就可能是與氧氣反應造成的,因此,在這個猜想下,我做演示實驗一,很快同學們觀察到苯酚液變紅了,該實驗證明了苯酚確實因與氧氣反應變紅,學生們推斷出苯酚具有還原性,接著我就追問:既然苯酚具有還原性,那麼,除了能與典型氧化劑氧氣反應外,還能否與其他氧化劑反應呢?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我們學過的氧化劑,從學生羅列的氧化劑中我選擇了兩種:溴水和三氯化鐵,這樣的教學設計使溴水與三氯化鐵在本節的出現顯得很自然。

  性質小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應用途

  【情景七】苯酚用途

  五、總結反思: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帶著剛才的思考、討論的結果再次梳理思路,從整體J二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最後用一道習題來運用本節課的知識。

  六、反饋練習:

  (1)苯酚與濃硝酸反應可生成一種烈性炸藥,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2)選擇合適的試劑和儀器,除去苯中的苯酚。

  七、課外探究

  設計實驗證明葡萄和葡萄飲料中含有酚類物質。透過這個生活小常識和一個課後實驗,加強學生對酚類物質的辯證的認識。

  八、說板書

  (一)物理性質:

  1.無色、特殊氣味的針狀晶體;

  2.常溫下,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二)分子結構:

  (三)化學性質:

  1.極弱酸性:

  2.三元取代:

  3.顯色反應:遇FeCl3,溶液顯紫色(檢驗苯酚)

  4.易被氧化:

  (四)用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