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新婚別原文及翻譯

杜甫新婚別原文及翻譯

  《新婚別》作於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公元759年三月,唐朝六十萬大軍敗於鄴城,國家局勢十分危急。為了迅速補充兵力,統治者實行了無限制、無章法、慘無人道的拉夫政策。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Lynn整理相關內容資料。(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原文】

  《新婚別》 杜甫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譯文】

  菟絲把低矮的蓬草和麻纏繞,它的蔓兒怎麼能爬得遠!

  把女兒嫁給就要從軍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丟在大路旁邊!

  我和你做了結髮夫妻,連床蓆一次也沒能睡暖;

  昨天晚上草草成親,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別,這婚期豈不是太短,太短!

  你到河陽去作戰,離家雖然不遠,可已經是邊防前線;

  我們還沒有舉行拜祭祖先的大禮呀,叫人怎麼好去把公婆拜見?

  我做女兒的時光,不論黑夜還是白天,爹媽從不讓我拋頭露面;

  有道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媽盼的是平平安安!

  你今天就要上戰場,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間;

  多想跟你一塊兒去呀,只怕是形勢緊急,軍情多變。

  你不用為新婚離別難過啊,要在戰爭中為國家多多出力;

  我不能隨你去,婦女跟著軍隊,恐怕會影響士氣。

  唉!我本是窮人家女兒,好不容易才制辦了這套絲綢的嫁衣;

  可從現在起我就把它脫掉,再當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著你!

  你看,天上的鳥兒都自由自在地飛翔,不論大的小的,全是成對成雙;

  可人世間不如意的事兒本來就多啊,但願你和我兩地同心,永不相忘!

  【註釋】

  菟絲:即菟絲子,一種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幹上生長。比喻女子嫁給征夫,相處難久。

  結髮:這裡作結婚解。君妻:一作“妻子”。

  無乃:豈不是。

  河陽:今河南孟縣,當時唐軍與叛軍在此對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唐代習俗,嫁後三日,始上墳告廟,才算成婚。僅宿一夜,婚禮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隨便見外人。

  歸:古代女子出嫁稱“歸”。

  將:帶領,相隨。這兩句即俗語所說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往死地:指“守邊赴河陽”。死地:冒死之地。

  迫:煎熬、壓抑。中腸:內心。

  蒼黃:同“倉皇”,匆促、慌張。這裡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煩。

  事戎行:從軍打仗。戎行:軍隊。

  “婦人”兩句:意謂婦女隨軍,會影響士氣。揚:高昂。

  久致:許久才製成。襦:短衣。裳:下衣。

  不復施:不再穿。

  洗紅妝: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雙翔:成雙成對地一起飛翔。此句寫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對那些能夠成雙成對的鳥兒的羨慕。

  錯迕:錯雜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永相望:永遠盼望重聚。表示對丈夫的愛情始終不渝。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公元759年三月,唐朝六十萬大軍敗於鄴城,國家局勢十分危急。為了迅速補充兵力,統治者實行了無限制、無章法、慘無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親眼目睹了這些現象,懷著矛盾、痛苦的心情,寫成“三吏三別”六首詩作。這次戰爭,與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的窮兵黷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種救亡圖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批判“天地終無情”,一面又不得不擁護這種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淚安慰、勸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線。這首《新婚別》是“三別”的第一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