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

  讀《黃帝內經》,可以明白身和心和宇宙的關係。以下是黃帝內經四季養生,隨小編來看一下吧。

  養生的四個境界

  養生有四個境界,分別為賢人、聖人、至人、真人。

  春季的養生之道

  春三月(農曆正、二、三月),是萬物萌發的時節,天地間萬物復甦欣欣向榮,人們應晚睡早起,起床後鬆開頭髮,到庭院裡散步,舒展身體,神志隨著春天的生機而勃發。

  而對待萬事萬物,也要符合春天生機蓬勃的特點,讓它們生長而不要扼殺,應當給予的就不要剝奪,應當增加的就不要減少。

  這才是對春天生長之氣的正確呼應,也是身體養生的必經之路。

  若違背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肝臟之氣,由於春天陽氣不生,到了夏天陽氣則不長,那麼就會出現虛寒之症,適應夏季的生長之氣就少了。

  夏季的養生之道

  夏三月(農曆四、五、六月)是草木茂盛萬物秀美的季節。這時,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陰陽之氣相交,萬物開花結果。

  人們應該晚睡早起,不要厭惡白天太長太熱,應讓心中充滿愉悅,心態平和;讓萬物成長,使體內的陽氣能夠向外散發。假設能夠調理生氣,疏通暑氣,這就是適應夏天調養“長氣”的道理。

  如果違背了這個原理,心氣就會損傷,到了秋天就會生病,造成“收氣”的能力減弱,冬天就會重複發病。

  秋季的養生之道

  秋三月(農曆七、八、九月)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形態都已處於平定。天氣轉涼,秋風勁急,暑熱盡消,地氣肅清。

  此時應該早睡早起,與雞的作息時間保持一致。精神情緒要保持寧靜穩定,以舒緩秋天的肅殺之氣。同時收斂神氣,使秋氣得以平息;不要胡思亂想,讓肺氣暢通。這符合秋天“收氣”的道理。

  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傷及肺氣,冬天時會生消化不良的腹瀉病,這樣陽氣在冬季不能儲存,人們適應冬天的能力就會降低。

  冬季的養生之道

  冬三月(農曆十、十一、十二月)是萬物閉藏、生機潛伏的季節。河水結冰,大地凍裂。在如此惡劣的外界環境下,人們不要輕易擾動體內的陽氣,為避免寒氣侵襲,應早睡晚起,等到陽光出現時再起床。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緒平靜,彷彿埋伏藏起來一樣,又像有私心一般,還好像有所收穫卻又不露聲色。同時還必須注意避寒,儘量在溫暖的地方生活,不要輕易讓皮膚出汗而損耗陽氣,這就是冬天藏氣的調養方法。

  違反了這個道理則會損傷腎氣,到了下一年春天,會得痿厥病,這樣春季的陽氣生長得就少。

  拓展閱讀:內經經典句子

  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而不收。

  釋文:所以怵懼、驚惕、思考、焦慮太過,就會損傷神氣。神氣被傷,就會經常出現恐懼的情緒,並使五臟的精氣流散不止。因悲哀過度而傷及內臟的,就會使人神氣衰竭消亡而喪失生命;喜樂過度的`,神所就會消耗渙散而不得藏蓄。憂愁過度的,就會使上焦的氣機閉塞而不得暢行;大怒的,就會使神氣迷亂惶惑而不能正常執行;恐懼過度的,就會使神氣流蕩耗散而不能收斂。

  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釋文:人體中的陽氣,還可因為大怒而執行紊亂。陽氣過分上逆,使形體正常的協調關係遭到破壞,血液就會隨著陽氣上逆而鬱淤頭部,從而使人發生昏厥,成為“薄厥”病。

  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洩,故氣上矣。

  釋文:大怒會使肝氣上逆,血液也隨氣向上逆行,病情嚴重的,可以引起嘔血,如果肝氣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功能,還可以導致消化不良、大便洩瀉的飧洩病。所以說怒則氣上。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洩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

  釋文:至於五臟的咳嗽,是由於五臟各自在所主管的季節受邪氣侵襲,發病而產生咳嗽。因此,如果不是在肺臟所主管的秋季發生咳嗽,則是其他臟腑受邪氣侵襲而轉移到肺,引起咳嗽。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人體的五臟和季節有一定的對應關係。所以,五臟在各自主管的季節中受寒邪侵襲,就會產生疾病。輕的容易造成咳嗽,重的會造成腹瀉和腹痛。一般在秋天肺臟先受邪氣侵襲而引起咳嗽;在春天肝臟先受邪氣侵襲,然後再影響到肺,產生咳嗽。

  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釋文:人在睡覺的時候,對血液的需要量減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貯藏到肝臟;而當人體從事各種活動時,血液便又及時地執行到所需部位。所以眼睛得到血的營養,才能看見東西;腳得到血的營養,才能走路;手掌得到血的營養,才能握住東西;手指得到血的營養,才能靈巧使用。

  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釋文:發怒會使氣上逆而蓄積在胸中,氣血執行失常而留滯,使皮膚、肌肉充脹,血脈執行不暢,鬱積而生熱,熱又耗津液而使肌膚消瘦,所以形成消渴病。

  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也。

  釋文:喜怒等情緒不加以節制會傷害內臟,五臟屬陰,所以內傷五臟而導致的疾病起於陰。

  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主苦,治之以膽募俞。

  釋文:人的肝臟好比是將軍,主管出謀劃策;膽好比是公正的法官,主管判斷。肝膽的經脈都經過咽部,所以咽部就像是肝膽的信使。患膽癉的病人,常常是多慮而少決斷,造成膽的功能失常,膽汁上溢而出現口苦。治療時應針刺膽經的募穴、俞穴。

  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釋文:從高處墜落跌傷,就會使瘀血留滯於內。若此時又有大怒的情緒刺激,就會導致氣上逆而不下,血亦隨之上行,鬱結於胸脅之下,而使肝臟受傷。

  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釋文:膽脹病,脅下脹滿疼痛,口苦,常作深呼吸而嘆氣。

  木鬱之發,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食飲不下。

  釋文:木氣過分抑制土,土氣被鬱已極而復氣發作起來,會導致山石雷變,天昏地暗。這樣的氣候條件,人就容易患心腹脹滿、腸鳴等疾病。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釋文: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和刺激,讓心情始終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靜自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喜悅的情緒。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

  釋文:肝臟是耐受疲勞的根本,它能貯藏血液,並且可以根據人體活動的需要而調節血量,肝血充足,人就不容易疲勞,由於“魂”必須藏在血液中,因此,也可以說肝臟是藏魂的地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