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苦的意思

注音 一ㄢˋ ㄎㄨˇ

拼音 yàn kǔ

基本釋義

⒈  厭煩以為苦事。

國語辭典修訂本

厭苦「一ㄢˋ ㄎㄨˇ」

⒈  因厭煩而引以為苦。

《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唐·韓愈《順宗實錄四》:「李泌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能自苦刻,不樂名利,必諫諍死職下,鹹畏憚之。既至,諸諫官紛紛言事,細碎無不聞達,天子益厭苦之。」

引證解釋

⒈  厭煩以為苦事。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一:“﹝ 漢陰生 ﹞常於市中匄,市中厭苦,以糞灑之。”
《舊唐書·陽城傳》:“諸諫官紛紜言事,細碎無不聞達,天子益厭苦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洞庭丐者》:“洞庭山 有丐者,貌似狂易,常行乞道上,夜則臥菴寺廡下,僧厭苦之,驅去復來。”
夏曾佑 《小說原理》:“人使終日常為一事,則無論如何可樂之事,亦生厭苦,故必求刻刻轉換之境以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