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月吳牛意思

注音 ㄔㄨㄢˇ ㄩㄝˋ ㄨˊ ㄋㄧㄨˊ

拼音 chuǎn yuè wú niú

釋義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成語出處 五代 譚用之《寄王侍御》詩:“喘月吳牛知夜至,嘶風胡馬識秋來。”

簡體字 喘月吴牛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吳牛喘月

成語故事 晉武帝對吏部侍郎滿奮特別器重,經常召見他。晉武帝故意裝一扇透明的屏風讓畏寒的滿奮坐在附近,滿奮以為空屏風不能擋風不敢上前,見到是透明屏風後自我解嘲說:“臣簡直就像吳地的水牛,夜裡見到月亮也怕得直喘氣。”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ㄔㄨㄢˇ ㄩㄝˋ ㄨˊ ㄋㄧㄡˊ

拼音 chuǎn yuè wú niú

成語解釋 義參「吳牛喘月」。見「吳牛喘月」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吳牛喘月」之典源,提供參考。#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1>吳2>牛望月則喘,使之苦3>於日,見月怖,亦喘之矣。〔注解〕(1)典故或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2)吳:指長江、淮水一帶的地區。(3)苦:痛苦。〔參考資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吳牛喘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水牛原產於我國長江、淮水流域一帶,生性怕熱,所以夏天時喜歡泡在水中或待在樹蔭下休息。因為太陽的熱力實在太過強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時在晚上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已經出來,氣溫又要升高,而被嚇得氣喘吁吁。所以在漢代應劭的《風俗演義.佚文》中便有「吳牛望月則喘」之語。後來「吳牛喘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也用來形容天氣酷熱。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關於「吳牛喘月」的故事。晉武帝的臣子滿奮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頭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實,不會透風,仍不由得打起寒顫。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滿奮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了月亮就會氣喘吁吁。」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