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張聲勢意思

注音 ㄒㄩ ㄓㄤ ㄕㄥ ㄕㄧˋ

拼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釋義 假裝出強大的氣勢。虛:虛假;張:張揚。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簡體字 虚张声势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聲,不能寫作“生”。

相似詞 虛晃一槍

相反詞 不動聲色

英語翻譯 bluff and bluster

日語翻譯 虚勢(きょせい)を張(は)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ㄩ ㄓㄤ ㄕㄥ ㄕˋ

拼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語本《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休》。

【語義說明】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
【使用類別】
用在「誇大聲勢」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父親就是父親,手裡的棒子,其實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他哪會真的打你。
<02>他撂下這些狠話,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你千萬不要信以為真,被他給嚇傻了。
<03>看他如此張牙舞地爪虛張聲勢,想必是心亂了,我們稍安勿躁,別被他嚇到了。
<04>老天爺虛張聲勢地打了幾聲悶雷,下了幾滴雨,天竟然就放晴了,讓我的雨傘無用武之地。
<05>看他一付暴怒的樣子,其實只是虛張聲勢以便掩飾自己的怯懦罷了。

成語典故 《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1>。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2>,蘭破則飛3>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注解〕(1)潛行:祕密出行。(2)蘭:吳蘭,生卒年不詳,三國蜀之大將。(3)飛:張飛(西元??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桓。

典故說明 曹休,三國魏人,為曹操宗族中的晚輩,極得曹操賞識,曾以「吾家之千里駒」來稱讚他,並將他視如己出。曹休常跟著曹操四處征戰,負責統領曹操的隨身親兵「虎豹騎」,故有過人的膽識。有一次,劉備派吳蘭領軍在下辯駐守,曹操派遣曹休與曹洪共同帶兵出戰。曹軍行進當中,劉備又派張飛在固山駐軍屯守,好像是要阻斷曹軍的後路。當大家正在猜疑劉備的用意時,曹休說:「他們如此張揚聲威氣勢,一定是想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暗中派兵偷襲。我們應該趁其不備,發動攻擊,只要能把吳蘭的軍隊打敗,張飛必然就會撤軍。」曹洪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刻率領大軍攻打吳蘭的營地,吳蘭果然大敗,張飛亦如所料的撤了駐軍。這段文字中的「先張聲勢」,指的是誇大聲威,張揚氣勢,後來「張」多作「虛張」,以加強語義中「誇大不實」的涵義,「虛張聲勢」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用來形容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出現「虛張聲勢」的書證如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近義成語裝腔作勢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