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投胎故事

   投胎做子來討債

  江蘇崇明島南埠鎮,大興染店,有一位染布師傅,是浙江紹興人,在該店當染手多年,月薪侗錢二串,民國初庚申年,正月十三日鬧兵變,軍人大搶,地面無人維持秩序,一般流氓地棍,也趁火打劫,該染布師傅竟起了貪心,以為是發財良機,也隨眾去搶劫,搶來白銀二十錠.

  因他無親近人,只好將白銀交與老闆代他儲存,又做了一年,到了年底,這位染布師傅即辭工不做,他自己心中盤算,我有了這二十錠白銀,合計共一仟餘兩,回家買田買屋,娶妻生子,可快活過晚年,這是他自己心中計算

  俗語說雲,依人算無窮漢,那知天不佑惡人,這位師傅,盤算好了,即同老闆算帳,老闆將帳一算,給了這位染布師傅十串錢,說你全年用去十四串四百錢,應找給你九串六百錢,我給你十串錢吧。這位師傅說,請老闆將我存的那二十錠銀子給我吧。老闆一聽大怒說,你莫非發瘋啦,你幾時給我銀子,你敲我竹槓嗎,你發了財迷瘋啦,你在我這店中,每年二十四串錢,你自己做衣服零用全由裡面出,而且你在崇明又無親友,你哪裡來的二十錠銀子,你再說這話,我就告你訛詐。

  這位師傅一聽,無話可說,如果說實話是搶來的,豈非發財未成,命先送了,這真是啞子吃黃連,心裡苦,口裡說不出,無法,只得忍痛而別。返到家中,家中又窮,越想越生氣,心裡越難過,工又沒得做,一時想不開,自己吊頸死了。

  放下師傅,再說老闆,自從起黑心昧了大師傅的銀子以後,心中歡喜,不費吹灰之力,得了這許多銀子,生意又好。過了三年,這日老闆早晨起身入廁,因該處的廁所,是在略微僻靜的街道上,或橫巷中,用葦籬做成,門向行人的街,下面用大缸,缸上面橫一木板,人踞其上,對於街上來往行人,看的很清楚,凡是到過江北、海門、崇明、紹興鄉正的人,全都知道。

  而這大興染店的老闆起正在登坑之際,因天尚未明,忽然看見一個人由面前急急的走過去,好似他過去的染布師傅,以為是看花了眼,隨即提衣而追,想看個究竟,該老闆在後追,師傅在前跑,跑來跑去,前面的師傅竟跑到他店裡去了。老闆追至店中,這時店尚未開門,及到進店,一看沒人,問其他工人,你們見老紹***即指紹興師傅***進來否。眾答未見,他來了麼。老闆即將登坑所見之事說與人知,眾人以為老看花了眼,因這時眾人尚不知染布師傅吊死,崇明離紹興,隔著海,還有六七百里路,所以不知老紹死了。

  大家正在工作之時,後宅老闆娘生了兒子。大家才疑心裡面有了原因,這位老闆也自己知道,必是老紹來討債,但也無法。

  再說這位小老闆,長到四五歲之時,非常聰明,老闆四十餘歲史得這位兒子,兒子生的又聰明,心中非常喜歡,到了十一二歲,不喜歡讀書,只愛賭錢,始則小賭繼則大賭,沒錢就偷,偷不到搶,就偷店中的布。到了十七八歲眠花宿柳,吸白粉,無所不為,而這位老闆也管不了,小老闆打爹罵娘,無所不用其極。老闆娘因兒子不好,又痛又愛又恨,氣得生病而亡。老闆自妻死後,也得了癱症,小老闆益無忌憚,為所欲為,不到幾年,將店完全賣光,後來流為乞丐,向人討小錢度生。

  人尋他開心說,你是老紹討債嗎,答是,即與他二三文錢。如此又過了幾年,終於凍餓中發白面癮而死,老闆也無法生活,每日匍匐街頭,向人行乞,終亦凍餒而死,昧心的人的下場如此。

   善人子再來投胎之事

  觀察常說:我們讀書人,不信輪迴,從前探環披甲,許多輪迴的證據,都說是假的,其實因果輪迴,是千真萬確的。

  陳萃,號叫集之,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家裡很窮,性喜讀書、作好事;娶妻姓杜,生一兒子,名叫善才,很聰明,七歲出痘死了。

  集之很悲痛,用墨在兒子左股上作一記識,禱告說:望你再來投生。

  從此夜夜號哭不忘。一夜夢善才來說:我來投生已有了定期,父親不要悲哭了。到辛丑年上元夜又夢見說:兒子再來了。這夜果然生了他;後作觀察,名叫筠堂,左股上還有墨色記識。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我們從經論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因為死亡的屍體,像須彌山這麼多;因為生死離別所流下的眼淚,像四海瀾這麼的大。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每一次的生命,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因為一念的糊塗,投胎以後,在這一期生命,因為一念的受生,而受很多很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完全是不值得的,對覺悟一點都沒有幫助,這個是我們過去的相貌。

  我們白白的付出痛苦,這個跟修行的痛苦是沒有關係的,這個是我們一念的顛倒,我們不知道求生淨土。所以我們在生命當中,因為我們的愚痴,其實我們過去已經付出慘痛的代價。現在怎麼回事呢?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誒,你好不容易熬出了頭、你好不容易前生的佈施、持戒的善業現在起現行了,但是我們必須要提醒大家,你現在的風平浪靜,是無常敗壞之相。為什麼呢?

  人生彈指有何歡,因為你在修善業的時候是生滅法,你不是經常修善業,你也造了罪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業也是有窮盡的時候。

  所以不管你今生多麼的如意,你長得很莊嚴、身體健康、眷屬美滿,這些都是暫時的。那來生又是怎麼事呢?

  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各走各的,有善業到人天去、有罪業到三惡道去,換句話說,假設我們不求生淨土,來生還有很多很多三惡道等著我們。

  所以,我們雖然活在現在,我們也要回顧過去,也要規劃未來,我們透過對過去、現在、未來生命水流徹底的瞭解以後,我們心中應該可以作出一個結論: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遇到淨土法門的住世,假設我們這一次因緣錯過了,你來生不一定這麼幸運:你不一定得到人身;你要是到天上去,你也沒有辦法修學淨土;那你是不是能夠得到淨土法門這個傳承的住世,都很難講。

  所以說,真正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這個古德的偈頌是告訴我們發願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