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高分學習方法

  語文是高考的一門主要學科,學語文不難,但要取得高分可不容易,來一起看看以下小編為你推薦的學習方法吧。

  一、古代文化常識

  因為古代文化常識主要出現在文言、古詩閱讀中,在現代文中並不常見常用,理解記憶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即便記住了,也常會遺忘,所以要反覆進行復習。

  不僅要複習課文中出現過的,還要複習科舉教育、風俗禮儀、姓名稱謂、天文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課文中出現過的古代文化常識。

  二、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理解性默寫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因對提示資訊把握不當而寫錯句子,出現錯別字。因此,背誦時,要吃透其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例如:

  《登飛來峰》中的“自緣身在最高層”和《題西林壁》中的“只緣身在此山中”兩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義就不會錯了。

  另外,針對前期在複習中容易出錯的字,要動手寫寫,確保準確掌握。如《論語》中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兩句中的“之”“知”二字,《破陣子》中的“分麾下炙”等。

  三、成語

  一些近義成語原本就不易區分,像“不孚眾望”“不負眾望”“一視同仁”“一概而論”等。

  因此,在複習成語時,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適用物件、感情色彩、褒貶謙敬等。

  四、現代文閱讀

  閱讀類題目,應該強化答題規範。無論是文學類文字的閱讀還是實用類文字的閱讀,答題都有其特點和規範。

  就客觀題而言,一定要在整體把握文字內容的基礎上,落實每個選項中的理解和說法是否正確,切不可無視文字,僅憑感覺和印象就加以判斷 ;確定錯誤選項時,不能認定某個選項錯了就立即確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實所有選項的基礎上進行比較,“抓大放小”,確定答案。

  就主觀題而言,一是要仔細審題,明確題目要求。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和“總結×××的形象特點”看似都在問人物形象,但答題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從不同角度結合文字具體分析;後者直接進行分析即可。

  二是要規範作答。在答題時,文學類文字和實用類文字雖然可能都要進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條理清晰,表述嚴密,邏輯合理,語言通暢,但表述的用語體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說中“設定情節”“形象特點”,傳記中的“組織材料”“精神品質”等就是這種區別的體現。

  五、文言文閱讀

  文言語句翻譯最能體現考生的文言水平。翻譯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聯絡上下文,以便把握大意;

  關注得分點,力爭準確翻譯;

  調整語序,補出省略的部分,讓語句連貫流暢。

  因為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較多,尤其是主語經常省略,所以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動詞,以便順藤摸瓜,補出主語。

  六、詩歌鑑賞

  古詩閱讀要在讀懂詩意的基礎上規範作答。詩意讀懂了,做題就容易多了。在閱讀時,不能像文言文一樣去翻譯詩句,而是要找出詩句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作者是用什麼樣的詞語來描述這些形象的,從而讀懂意象;最後再看上下句、每一聯之間的關係,這樣就可以很快讀懂詩意,把握作品的意境。

  例如意境類考題,一定要先表述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再說明景象的氛圍特點,最後結合手法闡明作者融進的思想感情,點出該手法又產生了什麼樣的表達效果。而且用語要使用諸如“雄渾開闊”“寧靜恬淡”“悽清冷寂”等表現意境的專業術語。

  七、作文

  積累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寫記敘文,少部分同學會選擇寫議論文。記敘文注重對人物的描寫,通過優美的語言對人物的形象進行刻畫,優美的語句對事情的起因結果進行描述。

  所以在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優美的語句,比如說一些寫景、寫人等等覺得優美的語句都可以記錄下來,來充實豐富自己的素材庫,在考試的時候給用進去,使文章豐滿。

  寫記敘文還要注意以下6點方法,絕對可以使你的作文次次45+:

  1.標題要一眼看出與主題的關聯

  2.文章的首尾段最好都點題

  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六段

  4.篇幅以超過規定一兩百字為宜

  5.題材要實事求是

  6.立意不但要明確,而且要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