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葡萄需要什麼條件

  葡萄為喜光果樹,栽植葡萄的庭院要求風光條件好。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葡萄需要的條件,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葡萄需要的條件

  1、緯度和海拔:國際上大部分葡萄園散佈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 30~45度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通常在400~601米。我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改變較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散佈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緯度和海拔是在大規模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首要要素。

  2、坡向和斜度:在大地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一樣坡向的小氣候有顯著區別。通常以南向***包含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素日氣溫較高。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斜度密切相關。通常坡地向南每歪斜1度,相當於推動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規模***。葡萄因較耐乾旱和土壤薄,可以在相對不大規模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培養,然而斜度越洪流土流失越嚴重,因而,在培養葡萄時應優先思考斜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因為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日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天的溫度比內陸高。因而,接近水域沿岸的氣候對比溫文,無霜期較長。接近洪流面的葡萄園因為深水反射出很多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上色和質量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儘量接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葡萄種植管理方法

  樹體管理:

  1、抹芽——4月初到中旬末,發芽後對雙芽枝保留1個,每株苗留2個芽做為主蔓培養。如果只發一個芽子時,在4-5片葉時摘心,留好兩個頂生副梢作為主蔓。

  2、主梢摘心——當新梢達到第一道鐵絲高度***60-70cm***時,開始摘心。摘心口留3個副梢,頂生副梢向上生長做主蔓延長枝,兩個側生副梢向兩邊生長,作結果母枝培養。其餘下部副梢可留1葉重摘心。

  主梢摘心前***新梢達50cm左右時***進行綁梢***達不到鐵絲高度的對新梢實行“吊綁”***。

  3、副梢摘心——當第一次摘心後副梢超過第二道鐵絲時***達50米以上***,進行摘心。摘心口仍留3個副梢和主梢摘心時一樣。第一副梢作為主蔓延長枝***向上直立綁紮***,第二第三副梢向兩邊生長,可以不綁紮,任其吊在外邊,做結果母枝培養。其餘副梢留一葉摘心。

  第一次摘心時側生副梢達7-9片葉摘心。除墒心口留一個副梢外,其餘副梢抹除。

  4、及時去卷鬚。主蔓綁紮姿勢呈倒八字型,從第一道鐵絲開始,兩主蔓間角度逐漸加大。

  5、如果8-9月份新梢仍然長勢較旺時,可行第三次摘心。這次摘心口只留兩個副梢,到第三道鐵絲時,不再向上引縛,使其下垂生長。

  其他管理:

  1、及時埋設架材——葡萄水泥柱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埋好。水泥柱規格要求12╳12或10╳12澆製時的鋼筋4條-2條柱長2.8-3米。埋土70cm如果是大棚葡萄邊行水泥柱長2.4-2.5米,中間行水泥柱長3.5-3.6米,埋土部分達70cm。

  2、常規栽培***露地種植***實行籬架式要求拉4道鐵絲,第一道離地面60cm,第2、3、4道間隔40-50cm。大棚葡萄實行“籬棚架”,第一道鐵絲離地面70cm籬架再間隔45cm拉兩道鐵絲,籬架3道鐵絲後轉間棚架。

  拉鐵絲的時間最好在5月份完成,常規栽培當年除立架3道鐵絲外,棚架上也要拉1-2道鐵絲。

  3、實行大棚葡萄栽培時,要在葡萄落葉前搭好大棚***一般10-11月份***,12月落葉後修剪用1:5石灰氮塗抹芽眼,在元旦後覆膜保溫。

  葡萄修剪方法

  一、架式與樹形:

  上海郊區的葡萄種植,一般採用籬架。無論是雙十字V形架還是雙主蔓單臂立架均屬於籬架栽培。籬架在南方一般是無主幹,從地面直接培養2-4根主蔓,主蔓上著生結果母枝。每年冬季對結果母枝進行短截更新***可以是單枝更新,也可以是雙枝更新,主要看架面空間大小***。主蔓在正常情況下只做區域性調整,如果勢力衰退或者是擴大樹冠就要做大的調整,甚至於對主蔓全部更新。

  當前葡萄管理上突出的問題是:主蔓低,樹形亂,大枝多,架面擁擠,結果母枝延伸太長,結果部位得不到固定。目前這一類的成齡樹應進行改造。

  1.間挖過密株或過密行。籬架要求行距在2.5-3米,行距小於這個標準時光照,通風不良,既影響產量又影響品質。株距大小按照品種、長勢、樹齡而定。以巨峰、藤稔為例,籬架種植結果第二年株距應在3米左右,結果第三年、第四年時應擴大到5-6米。棚架行距應在4.5-6米之間,行距小時應挖掉過密行。

  2.主蔓***主幹***抬高,達到離地面1米以上,最好1.3-1.5米。主蔓***主幹***低不利於病蟲害的防治,還會惡化園內的通風光照條件

  3.培養固定的結果枝組。葡萄和桃子、梨、蘋果一樣,要想穩產一定要有固定的結果部位***枝組***。葡萄因為是蔓性植物,它的結果部位必須是伴隨著架面***空間***而存在的。所以結果枝組要培養建造在適宜的架面鐵絲上。目前生產上流行的是一味的把結果母枝向前放,而不留後路,使架面一年生枝,二年生枝,甚至三、四年生的枝條交叉重疊捆在一起,形成一種捆綁式修剪,造成架面紊亂,樹勢衰退,品質不良。

  二、修剪原則與方法

  1.先看後剪――修剪要對症下藥,堅持先看後剪的原則。看的內容很多,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看品種: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剪法。比如選留結果母枝,巨峰系***歐美雜交種***宜選擇直徑0.6cm左右的一年生成熟枝條,粗度大於0.8cm,特別是大於1cm時,屬於徒長枝,最好不用做結果母枝。而無核白雞心***歐亞種***宜選擇直徑1cm以上的一年生成熟枝做結果母枝,最好達到1.2cm左右。有的品種易成花,結果效能好,母枝剪留長度,以及留芽量等都可以留得短一些,少一些,反之,則要留得長一些,多一些。

  二是看樹勢:即便是同一品種,長勢不同,修剪輕重、方法也不能一樣。如幼樹易長旺,應輕剪長留,以長梢修剪,超長梢修剪為主;成齡樹長勢有的中庸,有的健壯,有的則出現衰退。健壯樹以中、長梢修剪為主,衰退樹以中短梢修剪為主。留芽量也不能一樣。健壯樹宜留多一點,衰退樹宜留少一點。樹勢不光是“剪”出來的,而且是“管”出來的。冬季修剪只是“管”字中的一個環節***是重要環節***,還有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產量的控制等等都是重要的管理內容。

  三是看架面:所謂看架面就是看空間的大小,能容納多少根母枝,多少個芽眼。既要看一株葡萄樹所佔有架面的大小,又要看相鄰葡萄樹之間的架面。內容量大的架面可以多放一些結果母枝,多留一些芽眼;反之則少放少留。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看菜吃飯”,意思是菜、飯之間應該相互搭配,相互協調,葡萄修剪也有類似的道理。當前葡萄修剪中最大的問題是架面太亂,鄰里關係不清,往往一株葡萄樹的架面上,被來自近鄰或遠鄰的枝條***包括一年生、二年生、甚至三年生枝***所佔據,而自己的枝條又要遠遠的伸到別的葡萄樹的架面中去。

  葡萄是蔓性植物,看似修剪容易,隨便把枝條拉來拉去都可以,但實際上是沒有弄懂修剪。中國的蘋果、梨、桃子修剪都很講究,特別是蘋果,對修剪研究很多,特別在枝組的培養與修剪上應該為葡萄修剪所借鑑。

  2.先長後短――葡萄冬季修剪中對結果母枝以及主蔓帶頭枝的剪留長度應本著先長後短的原則。因為從工作順序上看,是先剪後綁***先修剪,後綁紮***,如果不留有餘地,一剪定乾坤之後,等綁在架面上時如果顯得短了就會造成架面的浪費。當然,長度的選留還要看母枝本身的粗度,以及綁紮方法,直綁、斜綁、平綁對母枝長度要求不完全一樣,直綁最短,斜綁、平綁居中。

  3.先多後少――對於一株葡萄樹的修剪,前後可分為初剪和復剪兩個過程,就象我們做工作一樣,做完以後要檢查一遍。初修剪過程中結果母枝***包括結果枝組***要適當多留一點,如確實架面容納不下時***一般是在綁紮過程中發現***,應在復剪時去掉。

  4.先早後晚――指品種間修剪的順序,按照枝條成熟的順序來講,一般是早熟品種採收早,枝條成熟早,可早修剪;中熟品種居中;晚熟葡萄採收晚,落葉晚***一般大棚葡萄的晚熟品種屬於歐亞種***,枝條成熟晚,修剪宜晚。

  三、留芽量與留枝量

  葡萄留芽量代表葡萄修剪量。留芽多,亦輕,留芽少,亦重。適合的留芽量標準,是樹勢穩定,產量穩定,品質優良的保證。所以對每個品種,每種樹勢,不同樹齡,確定適宜的留芽量是很重要的。在上海郊區就一般品種而言,留芽量的標準可以用留梢量來推算,其標準是冬季留芽量的2――2.5倍。也就是說夏季每畝地需要留梢4000――5000根時,冬季留芽的下限是8000個,上限是12500個。以巨峰為例,露地栽培***常規栽培***時,如果要保障品質優良,每畝地產量宜控制在1500kg-1750kg,如果每穗葡萄0.5kg重,每畝地需留3000穗至3500穗。按梢/穗1.2:1-1.4:1計算,每畝留梢3600根至5000根***5000根以下***。由此推算,冬季修剪每畝留芽產量在8000個至10000個足夠***按萌芽、成枝率50%計算***。

  大棚葡萄因為光照較差,空間利用面積為常規栽培的85%左右,所以產量應控制在1000kg以下/畝,留梢量在2800根至3000根之間,冬季剪留芽量6000個至8000個足夠。

  一般樹勢較旺的留芽量宜多,留枝量宜少***修剪宜輕***,枝/芽大;樹勢較弱的,按同樣留產標準,留枝量宜多,枝/芽小。由此而言,絕對留芽量的多少並不完全代表修剪量的輕重。留枝量與留芽量的合理配比,才能確保葡萄樹勢壯而不旺,穩產優質。

  四.與葡萄相關的兩項工作:

  清園――葡萄冬季修剪中需要注意與清園相結合。如剪去枯枝,殘樁,卷鬚,果梗等。同時還要注意在選留結果母枝時不用帶病蟲害的枝條。如患有黑痘病的一年生枝條上邊會有凹陷不規則的細小病斑;患有白腐病的枝條會出現病皮呈絲狀縱裂與木質部分離的現象,葡萄透翅蛾危害的枝條,如不枯死時會在蛀孔處有大量蟲糞排出,修剪時不僅要剪掉,還需將病蟲枝集中燒燬。

  2. 間挖――這項工作前面已經講過,其意義和作用非常重大。如果植株密集,勢必架面太擠。在生產上要講究有效枝葉量***合理的葉面積係數***,而不是枝葉越多越好。有的認為植株間挖以後,會影響產量,比如原來一畝地200株葡萄,會有2000kg左右的產量,間挖一半剩100株,可能就達不到2000kg產量。先不說每畝地產2000kg是否合理,能否達到優質,就產量而言,每畝100株葡萄也完全能夠達到上述產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海農學院植科系果樹專業本科畢業生曾在馬陸園藝場做過調查,大株距籬架栽培的巨峰,每畝44株,其花序量超過1萬隻,在控產條件下,每年畝產達到1750kg。何況現在的葡萄市場屬於買方市場。如果不能優質,產量再高也是無效勞動。

  間挖一定要及時,按照一定的計劃做到先密後稀,如果間挖不及時,已經造成鬱閉,間挖翌年就可能給產量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這只是一年的事情,只要間挖過,把樹形,樹勢培養好,產量就會上升穩定,質量也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