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薇花的養殖有哪些方法

  紫薇花是一種小喬木,產於亞洲南部及澳洲北部,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紫薇花樹姿優美,樹幹光滑潔淨,花色豔麗,這是很多人喜歡種植它的原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紫薇花的養殖方法,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紫薇花的養殖方法

  土壤:紫薇花生命力強健,易於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栽種於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紫薇花忌澇,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溼地方。

  澆水:紫薇花在生長季節對水的要求很大,需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在春東兩季保持盆土溼潤,夏秋季節早晚要各澆水一次,如遇高溫季節可以增加澆水次數。雨季時要做好排澇工作,防止水大爛根。秋天不宜澆水。

  陽光:紫薇花性喜光,光照不足不僅植株花少或不開花,甚至會生長衰弱,枝細葉小。因此在生長季節需將紫薇花放置在室外陽光處。

  施肥:紫薇花是喜肥性植株,紫薇花缺肥會導致枝條細弱,顏色發黃,從而導致紫薇花生長變弱,開花少甚至不開花,但是施肥過多會引起枝葉的徒長。可在每年冬季紫薇花落葉後和春季萌動前施肥,如施用人糞尿或麻醬渣則更好,可使紫薇花來年生長旺盛,花大色豔。

  修剪:紫薇花的發枝力強,新梢的生長量也很大,因此非常的耐修剪。紫薇花開花後要將殘花剪去,這樣可以延長花期,同時對一些交叉枝、病枝、輻射枝要及時剪除,以免消耗多餘的養分。同時為了美化造型,一般對其他枝椏的飽滿頂芽上方1釐米處進行短截,保留5釐米左右。

  蟲害:紫薇花常見蟲害有絨蚧、黃刺蛾、大蓑蛾等,要注意噴灑農藥防治。

  紫薇花的生態習性

  要在陰處才能生長

  半陰生,喜生於肥沃溼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

  紫薇,耐旱、怕澇,喜溫暖潮潤,喜光,喜肥,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氯氣的抗性強,能吸入有害氣體,中性土或偏酸性土較好。據測定,每千克葉能吸硫10克而生長良好。紫薇又能吸滯粉塵,在水泥廠內距汙染源200~250米處,每平方米葉片可吸滯粉塵4042克。

  紫薇花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幹多扭曲,小枝纖細, 具4稜,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釐米,寬1.5-4釐米,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花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釐米,常組成7-20釐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稜,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稜,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於花萼上,比其餘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釐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乾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宋代詩人楊萬里詩讚頌:“似痴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明代薛蕙也寫過:“紫薇花最久,爛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續放枝。”北方人叫紫薇樹為“猴刺脫”,是說樹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它的可貴之處是無樹皮。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千樹萬木之中有幾種是無皮的?年輕的紫薇樹幹,年年生表皮,年年自行脫落,表皮脫落以後,樹幹顯得新鮮而光滑。老年的紫薇樹,樹身不復生表皮,筋脈挺露,瑩滑光潔。紫薇樹長大以後,樹幹外皮落下,光滑無皮。如果人們輕輕撫摸一下,立即會枝搖葉動,渾身顫抖,甚至會發出微弱的“咯咯”響動聲。這就是它“怕癢”的一種全身反應,實是令人稱奇。因為它的枝葉太細,輕輕一碰,就會搖擺,就好像怕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