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鵝養殖技術有什麼

  獅頭鵝是國內外最大的肉用型鵝種之一,它抗病力強,耐粗飼,適於小規模和規模養殖,是目前農民致富的好專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獅頭鵝養殖技術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獅頭鵝養殖技術

  獅頭鵝肉鵝一般飼養70天即可上市,為達到最佳經濟效益,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飼養管理。肉鵝的飼養管理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即1周齡~3周齡為育雛期,4周齡~8周齡為中雛期,9周齡~10周齡為大鵝期***育肥期***,各階段的管理要點分述如下:

  1、育雛期的管理:剛出殼的雛鵝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差,因此應保證有適宜的溫溼度環境,使雛鵝能健康生長,此期的管理好壞,會直接影響著育雛效果。

  ①分群:用網上飼養法,將每一網單位分成兩小格,每小格可放養雛鵝25只,第二週起將中間隔欄撤掉遂成一大欄***共50只***,第三週起可視外邊天氣情況及雛鵝的長大適當減少密度,如天氣好時可再轉5只~10只到備用欄,同時可逐步降低室內溫度,至週末時與外界氣溫接近,一般至第四周初可脫溫並轉至中雛舍。

  ②保溫和防溼:保溫方法是在每兩小格中間上方50釐米處置250瓦紅外線燈泡一個,並用已備好的厚布或織塑布將紅外線燈及整欄遮密,在雛鵝未進育雛室之前應預溫,使舍內溫度達到30℃~32℃為宜。保溫和防溼在幼雛期中是一對矛盾,要解決此矛盾,必須採取如下措施:

  第一,調整適宜密度,密度過大會使雛鵝絨毛易溼,易發生啄羽惡癖,密度過小則不利於保溫。

  第二,注意觀察雛鵝動態,如散佈均勻、平靜,說明溫度正常;如高聲尖叫、煩躁不安,則為溫度過高;如擠堆,發出尖而厲的叫聲,則為溫度偏低。如溫度偏低時,首先要檢查育雛室是否有賊風侵入,再檢查熱源是否不足或遮蓋物是否嚴實等。如溫度偏高時,切不可一下子將門窗遮蓋物全部開啟,否則易使雛鵝受涼感冒。正確方法是,可調高熱源位置,再掀開部分遮蓋物調節至適溫。

  第三,保持室內乾燥,飲水器一定要平放不致溢水,地面糞便要經常清理,地面也可撒放墊料***如干河沙、鋸木屑等***,以利吸溼。第二週起每天中午晴好時開啟部分門窗,以排除室內溼度及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如有條件,可在育雛保溫室設定緩衝空間,效果更好。

  2、中雛期的管理:雛鵝脫溫後進入中雛期,將雛鵝從網上轉至地面***中雛舍***,此期的鵝只已基本能適應外界氣候,但在天氣較冷時仍須注意保溫。開始時室內溫度保持達20℃,隨著日齡的增長過渡至常溫。此期也是鵝長骨架和羽毛的主要階段,在天氣晴好時讓鵝在室外水池邊自由活動和洗澡,以鍛鍊體質,接受陽光照射,以促進鈣磷的吸收。開始每天2小時~3小時,之後逐漸過渡到白天放於室外自由活動,晚間轉至室內飼養。

  3、大鵝期的管理:獅頭鵝肉鵝飼養至9周齡以後,主翼羽已長出10釐米~15釐米,應轉入育肥期,此期管理上主要是儘量限制鵝只的活動範圍,使之減少消耗熱而多長肉,達到育肥的效果。方法為適當增大飼養密度,限制下水時間***有條件可轉至網上飼養,每平方米可養4只~3只***,但應供足飲水,經10天~15天育肥即可上市。中大鵝的飼養均在地面,因此每天必須清除室內鵝糞,晚間應新增墊料,以保證室內地面環境乾燥,室外運動場每隔2天~3天清除一次,並做好消毒工作。

  獅頭鵝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育雛是鵝飼養管理最細緻的環節,要想育雛取得理想的效果,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

  1、根據飼養規模設計育雛室大小,一般在3周齡內養15只~20只需要1平方米的室內面積***包括通道,工作用具放置***,同時要求經操作能達到通風透氣。

  2、配置好保溫裝置。目前比較常用的保溫方法有兩種,一是自溫法,即利用籮筐將雛鵝置於其中,加蓋被褥等覆蓋物達到保溫目的,此法較費時費工,只能適用於小群飼養;二是人工給溫法,即利用熱源***如地坑燒火、煤爐、紅外線燈、電熱管或電熱板等***達到保溫目的。人工給溫的方法很多,現介紹一種有實用意義的方法,即網上離地飼養紅外線燈保溫法,該方法是用14號鉛線做成網目1.7釐米×1.7釐米的網,每欄網長140釐米,寬130釐米,網離地約40釐米,網四邊的鐵圍欄高35釐米,四邊先用織塑布圍密,每個欄網用250瓦紅外線燈泡一個。

  3、用具的配置:以每一網為單位,須配水槽***小號雞飲水器***2個,料槽***大號雞料槽***2個,塑料布***喂料用***50釐米×50釐米兩塊,厚布或織塑布***保溫用***長2.2米,寬1.4米一塊。

  4、消毒:配齊後即清潔消毒***每立方米室內用福爾馬林20毫升,高錳酸鉀10克燻蒸***後備用。

  5、有條件的種植一些青飼料。

  ⑥中大雛鵝舍、水面及運動場的配備,可按運動場、水面與室內面積比例約為2∶1∶1配置。

  獅頭鵝的疫病防治

  養鵝場每天都必須做好環境清潔衛生和定期消毒工作,杜絕傳染來源,並根據周邊及飼養場疫情動態制定免疫程式,做到防重於治,搞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促使鵝健康發育。

  1、小鵝瘟:小鵝瘟病是鵝的主要傳染病,對養鵝生產威脅很大,且近年來不但小鵝發病,大日齡鵝只***50日齡以上***同樣也會感染髮病。本病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是通過母鵝免疫產生抗體傳給子代,對未有母源抗體的雛鵝預防方法是在5日齡~7日齡注射小鵝瘟弱毒疫苗一頭份,15日齡二免注射1.5頭份。實踐證明,通過免疫的鵝群能有效控制小鵝瘟病的發生。如發病時可用抗小鵝瘟血清治療。

  2、鵝感染鴨瘟病:鴨瘟病常發生於20日齡以上,鵝只一旦發病,死亡率較高,預防方法是在12日齡注射鴨瘟疫苗,每隻雛鵝10頭份,21天齡二免注射,每隻雛鵝20頭份,通過免疫的鵝群,能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

  3、啄癖:網上飼養啄癖最為常見,病因較多,如長時間燈光過強,飼養密度大,溫度過高,缺乏某種微量元素等均可導致發生。如果初發生啄羽現象,就應立即分析查明原因,針對病因給予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