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的養殖技術是什麼

  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那麼,?

  1、適配。選擇好待配的母野兔和公野兔,以察看母野兔外***的顏色來判斷適宜的配種期,一般是粉紅早,黑紫遲,紅腫稍紫正當時。

  2、血配。適用於身體強壯的母野兔。一般是母野兔產仔後3-5天就可交配,以第5天為好。但對體質較弱的母野兔,則在產仔後10-15天交配為好。

  3、重配。用兩隻公野兔間隔5-10分鐘,先後與同一只母野兔各交配一次。

  4、復配。母野兔在第一次配種後,隔6-8小時再用同一只公野兔重配一次。

  5、強配。發情母野兔如不接受交配,可以人工輔助配種。方法是,用細繩拴住母野兔尾巴,將繩由背部牽向前方,左手抓細繩、耳朵和頸皮,右手伸到母野兔腹下將臂部稍稍托起,待公野兔爬上,就可順利交配。

  野兔繁殖技術

  野兔是特養業新開發的一種特養新專案,飼養野兔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利潤高等優點。

  為確保野兔的高效養殖,掌握野兔的繁殖技術尤為關鍵。

  1.掌握母野兔的發情規律。母野兔發情時,興奮不安,抓撓籠子,啃咬飼槽;肛門紅腫;母野兔還有拽毛、叼草墊窩行為;如果野兔群養,有互相追逐交配行為。

  2.合理配種。3月~4月份及時配種。配種時把發情的母野兔放在單獨飼養的公野兔籠內,而不要把公野兔放在母野兔籠內,以免影響公野兔配種。母野兔肛門紅腫時交配。沒有發情症狀的母野兔應放在公野兔籠內,經公野兔的追逐、啃咬,再把母野兔放回原籠,這樣經過1次~3次的刺激催情,也會交配成功。配種後立即輕拍幾下母野兔的後臀部,以防精液倒流。

  交配成功的母野兔過6小時~8小時,再用同一個公野兔復配一次。產仔後的母野兔要進行血配,同樣6小時~8小時再復配下一次。經過血配的母野兔應加強營養,連產3窩的母野兔休息1個月後再配種。

  3.抓好產仔期的管理。母野兔的妊娠期一般為34天~38天。在預產期的前兩天,要用乾淨柔軟的稻草在產仔箱內墊好窩,飼槽中用適當的容器備好充足、清潔的飲水,以防母野兔產仔後口渴殘食仔兔。產仔箱應做得保暖,母野兔能自由出入,而且能夠開啟暗室。

  4.抓好哺乳、育仔關。母野兔產仔後,每天哺乳1次~2次。細心觀察、看護好仔野兔,但不要驚嚇母野兔。1天后仔野兔睜眼,8天~12天便有出巢現象,20天左右能找食吃。此時應注意給母野兔優質草料。與此同時或提前2天~3天把產仔箱內的墊草和兔毛清理乾淨,防止仔野兔吃進兔毛得毛球病,食入母野兔糞便得消化道疾病和球蟲病。經過血配懷孕的母野兔,哺乳一段時間,斷奶後的仔野兔除喂飼優質的草料、清潔的飲水外,要注意限制精料的供給量,因為小野兔不知飢飽,容易貪食,引起消化不良。要以預防量喂點治療球蟲病的藥物***如:氯苯胍、球蟲靈、蟲剋星等***,在高溫潮溼的季節,幾種藥物輪換拌入精料裡喂,平時用切碎的大蔥拌精料裡喂,能防球蟲病和消化道疾病;隔幾天喂點磺胺米片***每隻兔四分之一片***,放少許蘇打,拌精料裡喂,防止巴氏桿菌、魏氏梭菌、腸炎等病,這樣可以提高成活率。

  野兔營養價值

  野兔肉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是一種對人體十分有益的藥用補品。俗話說,”飛禽莫如鴣,走獸莫如兔”。野兔肉有“葷中之素”的說法。瘦肉佔95%以上,每百克含優質蛋白質21.6克,礦物質含量也多,鈣含量豐富,因而是孕婦、兒童的營養食品。野兔肉的膽固醇含量每百克僅60~80毫克,不僅比一般肉類低,比魚類也低。還含豐富卵磷脂。野兔肉質細嫩香醇、味美,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含量高達70%,比豬、牛、羊肉的蛋白質含量都高,脂肪含量低,僅為27%,而豬肉為61%,羊肉為54.12%,牛肉為57.97%,特別是膽固醇含量極低,僅為0.4%,遠遠低於其它肉類,是心血管患者及肥胖者理想的動物蛋白食品。野兔肉素有“美容肉”、“保健肉”之稱,各國食品結構逐步趨向高蛋白低脂肪,野兔肉恰恰具備了這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