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養殖方法有哪些

  三角梅,別名:九重葛、三葉梅、毛寶巾、簕杜鵑、三角花、葉子花、葉子梅、紙花、南美紫茉莉等。很多人都喜歡三角梅對它也很好奇,但是對它的養殖方法不是很瞭解,現在小編為大家解答下三角梅的養殖方法:

  生長習性: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開花。喜充足光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含礦物質豐富的黏重壤土中生長良好、耐貧瘠、耐鹼、耐乾旱、忌 積水,耐修剪。

  放置場所:三角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怕積水,不耐澇,因此,必須選擇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選用腐殖土4份、園土4份、沙2份配製的培養土,也可使用晒乾塘泥摻些煤餅渣作盆土。

  澆水:葉子花的平時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要透”的原則。但要使葉子花開花整齊、多花,開花前必須進行控水。


三角梅

  施肥:三角梅施肥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通常4月-7月份生長旺期,每隔7天至10天施液肥一次,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肥料可用10%至20%腐熟豆餅、菜籽餅水或人糞水等。

  溫度設定:生長適溫為15-30℃,其中5-9月份為19-30℃,10月-翌年4月為13-16℃,在夏季能耐35℃的高溫,溫度超過35℃以上時,應適當遮蔭或採取噴水、通風等措施,冬季應維持不低於5℃的環境溫度,否則長期5℃以下的溫度時,易受凍落葉。

  修剪:修剪次數一般為1次至3次,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開花次數。每次開花後,要及時清除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

  病害防治:葉子花常見的害蟲主要有葉甲和蚜蟲,常見病害主要有枯梢病。平時要加強鬆土除草,及時清除枯枝、病葉,注意通氣,以減少病源的傳播。

  插條:將2年生枝條剪成10釐米長的插穗,插入培養土中***用素沙土加三分之一腐殖質或鋸末,加適量水攪拌均勻***,插完用塑料膜封好。溫度在20℃至25℃,25天即可生根,2個至3個月可分盆。

  高插:如果想要獲得較理想的新苗,應該採用高空插條的方式進行繁殖。這種方式不影響原株的生長,又可以獲得完整的新苗,所以常被家庭養花者所採用。且方法簡單,成活率高,後期移植方便,好管理。


 

  1、三角梅的造型

  ***1***花籃型:即是將花修成大平面的前提下,綁紮在一起,形成一個花籃的提樑。此為花籃型。

  ***2***多塔型:將所有的側枝剪出,只留一條或三條向上直立的枝條,若留三條須幫扎或編在一起,待其長到理想的高度,剪掉頂尖,使之萌發側芽,按400-500mm的間隔,清除多餘的芽,形成多塔型。

  ***3***懸崖型:就是採用綁紮方式,使部分枝條下垂,狀如懸崖,稱懸崖型。

  2、三角梅的催花

  全花式:即全樹皆花。催花方法是,提前45天追施1:1:1的複合肥後,進行控水,葉片蔫萎後,再加少量水,結合葉面噴霧。如此反覆,直至葉片全部脫落後,澆透水。這時生出的,便會滿樹是花。這過程必須在全日照下進行。

  促成三角梅短時間內開花法

  新抽出的枝條葉色轉為濃綠,枝條變得充實時,用750倍的多效唑水溶液或1000倍的矮壯素水溶液,每盆澆施2-3千克藥液,然後移放到陰涼處,3-5天后再移到光線較好處,經過10-15天的培育,植株會陸續開花。

  三角梅的整形修剪

  新栽小苗長出5-6片葉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下部的3-4片葉;新抽枝條長出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的摘心***即摘去頂芽***,如此反覆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樹冠。已開花的大植株,一年可進行2次修剪,第一次結合早春換盆,從基部剪去過密枝、纖細枝、病蟲枝,同時縮剪徒長枝,對保留的枝條也要進行短截。第二次在花謝後,酌情疏枝、剪去枯枝、弱枝、內堂枝,保留的枝條在30釐米處截去頂梢,同時將所有的側枝剪短,促使多發新枝,形成更多的花芽。生長衰弱的大齡老株,可行重剪,即每個大枝僅保留基部的2-3個芽,其餘全數剪去,促成植株更新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