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三色堇是佈置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之一。因花有三種顏色對稱地分佈在五個花瓣上,構成的圖案,形同貓的兩耳、兩頰和一張嘴,故又名貓兒臉。又因整個花被風吹動時,如翻飛的蝴蝶,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別名。
        以下是三色堇的養殖方法:

  培植繁殖

  播種法,華南地區以秋、冬為播種適期,種子發芽適溫約15-20C。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細蛇木屑中,保持適潤,約經10-15天發芽。若氣溫太高,不易發芽,可先催芽再播種,用半張衛生紙摺疊成方形,裝入小型塑膠拉鍊袋,再滴水少許,使衛生紙充分吸水,然後將種子倒入袋內,再將袋口密封,放置冰箱5-8C環境中,約經6-7天再取出播種。發芽成苗後本葉發至2-3枚時,假植於育苗盆中,追肥1-2次,本葉發至5-7枚再移植栽培。


三色堇

  在初夏時行扦插或壓條繁殖,扦插3-7月均可進行,以初夏為最好。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莖處萌發的短枝作插穗比較好,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扦插後約2-3個星期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壓條繁殖,也很容易成活。

  栽培重點 

  盆栽每17釐米盆植1株,花壇株距15-20釐米。栽培土質以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為佳,或用泥炭土30%、細蛇木屑20%、壤土40%、腐熟堆肥10%混合調製。生育期間每20-30天追肥1次,各種有機肥料或氮、磷、鉀均佳。花謝後立即剪除殘花,能促使再開花,至春末以後氣溫較高,開花漸少也漸小。性喜冷涼或溫暖,忌高溫多溼,生育適溫5-23C,若有乍熱、高溫達28C以上天氣,應力求通風良好,使溫度降低,以防枯萎死亡。病害可用普克菌、億力或大生防治,蟲害可用速滅鬆、萬靈等防治。  

  主要蟲害

  危害三色堇的蟲害主要是黃胸薊馬。它主要以若蟲和成蟲危害三色堇的花,並會留下灰白色的點斑,危害嚴重時,會使三色堇的花瓣捲縮、花朵提前凋謝。黃胸薊馬的成蟲和若蟲一般都隱藏在花中,雌蟲將卵產在花蕊或花瓣的表皮內,危害時用口器銼碎植物表皮吸取汁液,並多發於高溫乾旱時節。防治措施:用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殺螟鬆15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