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肥料的用法是什麼

  肥料,是提供一種或一種以上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類物質。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之一。

  中國早在西周時就已知道田間雜草在腐爛以後,有促進黍稷生長的作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種植綠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輪作的方法等;還提到了用作物莖稈與牛糞尿混合,經過踐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1.  腐殖酸肥料用法。
       ①基肥。
每畝用含腐殖酸0.02%~0.05%的水溶液300~400千克與農家肥拌施,或開溝、挖坑基施。水田可結合整地灌水施入。

  ②追肥。幼苗期和抽穗期,每畝用含腐殖酸0.01%~0.1%水溶液250千克,澆灌在根系附近***勿接觸根系***,水稻田施用腐殖酸鈉或腐殖酸鉀,可隨水灌施或潑澆,提苗、壯穗,促進生長髮育。

  ③根外噴灑。揚花後期至灌漿初期,根外噴灑二三次,每次每畝噴施含腐殖酸0.01%~0.05%水溶液50~75千克,可使籽粒飽滿,增加千粒重,降低空癟率。以下午2~6時噴施為好。

  ④浸種。用含腐殖酸0.01%~0.05%的水溶液浸泡種子,蔬菜、小麥等種子浸5~10小時,水稻、棉花等浸24小時以上。可提高發芽率,提早出苗,增強幼苗髮根能力。

  ⑤蘸秧根、浸插條。水稻、甘薯、蔬菜等移栽作物,移栽前用0.05%~0.1%的腐殖酸鈉、腐殖酸鉀溶液浸根數小時,或插秧時蘸秧根,浸泡果樹插條。髮根快,增加次生根,縮短緩秧期,提高成活率。

  2.注意事項
       腐殖酸肥料作基肥、種肥比作追肥好,集中施比撒施好,深施比淺施好。同時腐肥不能完全替代無機肥和農家肥,必須配合化肥、有機肥料施用,尤其與磷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各類腐肥物料投入比不同,製造方法不同,養分含量差異很大,在施用時需掌握適宜的濃度。

  腐殖酸鉀、鈉為激素類肥料,應注意溫度,施後天冷見效慢,天熱見效快,一般溫度需在18小時以上見效。若氣溫高於38℃時,會加速作物的呼吸作用降低幹物質積累,造成減產,應停止施用或減少施用次數及用量。

  腐銨肥料只有土壤水分充足、灌溉條件好的地方,才能充分發揮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