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寬窄專業布光

  寬和窄布光是拍攝半身肖像時,非常有用的兩種布光風格。它們的主要區別是臉部的哪一側受到主光的照明。你知道嗎?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寬窄布光攝影技巧。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考慮鼻子的方向

  如果主體不是正對鏡頭,那麼他的鼻子就會朝向畫面的一側。鼻子相對於主光的方向決定了這張照片是寬布光還是窄布光。

  圖中,模特的鼻子與主光***一支安裝在Westcott Apollo 中號柔光箱中的閃光燈***位於鏡頭的同一側,從相機的角度來看,模特臉部狹窄的一側受到主光照明―這就是術語“窄布光”的由來。

  在上圖中,模特轉了一下身,將鼻子朝向鏡頭,不再面對柔光箱。鼻子與主光在鏡頭的兩側。現在,他臉部較寬的一側受到主光照明。

  照明細節

  環境:室內影室

  時間:不重要

  現場光:沒有

  閃光燈:一支580EX II

  測光模式:手動

  變焦:200mm

  修飾附件:Westcott Apollo中號柔光箱

  與主體距離:剛好位於畫面外

  高度:1.8m高,向下

  觸發:超長E-TTL線纜

  相機細節

  相機:5D

  鏡頭:70-200mm f/2.8L IS,變焦到70mm

  與主體距離:1.8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引數:1/60s,f/11,ISO 100

  白平衡:日光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主體轉身或者移動燈光

  前面兩張圖的區別是,模特一開始面對光源拍攝,然後轉身拍攝。這兩張照片中,主光源的位置一直未變,在鏡頭的右側。

  如果你希望保持主體的位置不變,比方說如第一張圖那樣朝向右側,但是希望調整用光風格***也就是從窄布光切換成寬布光***,那麼只需要把主光移動到主體的另一側即可。

  實拍:把快門看作光線修飾附件

  與其他光源相比,使用閃光有一個好處,你可以利用快門速度來壓暗現場光。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手法,可以引導觀眾的視線。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引導觀眾的注意力

  我們欣賞照片時,第一眼關注的往往是畫面中最明亮的部分。拍攝肖像時,把觀眾的目光引導到照片主體身上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壓暗照片中背景的亮度,讓主體的臉部更加突出。

  在下面這組圖中,我使用一支閃光燈,透過Impact 24英寸Quikbox 柔光箱,為Kristen提供照明。這組照片的區別是,我以1 擋為步長,逐步提高快門速度,展示了壓暗背景的效果。

  第一張圖中,1/200s 的快門速度很自然地平衡了閃光與午後的陽光,然而模特並未從背景裡突出。在後續的照片中***分別以1/400s、1/800s和1/1600s 拍攝***,背景逐步變暗。哪一張畫面更好因人而異,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張圖***1/800s***,因為畫面中保留了陽光照射在模特頭髮上的輪廓光。

  照明細節

  環境:室外

  時間:午後

  現場光:Kristen身後的金色陽光

  閃光燈:一支600EX RT

  測光模式:E-TTL

  閃光曝光補償:0 FEC

  變焦:24mm

  明膠:1/2 CTO

  修飾附件:Impact 24英寸Quikbox 柔光箱

  與主體距離:大約1.3m

  高度:與主體頭部等高

  觸發:ST-E3-RT發射器

  相機細節

  相機:5D Mark II

  鏡頭:100mm f/2.8L Macro IS

  與主體距離:1.8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補償:如圖

  曝光引數:手動

  白平衡:日光

  實拍:只要一條狹長光線

  除了考慮如何照明主體,你還得考慮多餘光線的影響。當你在室外拍攝時,多餘的閃光通常不會是個問題。當你在室內拍攝時,多餘的閃光會變得不受歡迎―特別是當主體與背景靠得很近時。

  使用狹長的柔光箱照亮主體,而不是背景

  我們在一箇舊倉庫裡拍攝這張照片。粘著厚厚灰塵的窗戶帶來了漂亮的金色光線,斜斜地向下照在牆面上。

  我希望照亮模特,但是又不希望多餘的閃光照到他身後的背景。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長條形的柔光箱,它比標準柔光箱更加狹長。

  這裡,0.25m×0.6m的柔光箱完美地解決了問題。如圖1所示,柔光箱靠得很近―剛好在相機視野的外面。這有兩個目的:***1***儘量靠近讓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閃光功率,從而減少多餘閃光對背景牆壁的影響;***2***儘量靠近使得柔光箱的相對尺寸***相對於Isaac***更大,所以光線更加柔和。

  照明細節

  環境:倉庫

  時間:下午

  現場光:厚厚灰塵的玻璃窗,室外陽光

  閃光燈:一支600EX RT

  測光模式:手動

  變焦:20mm

  修飾附件:Westcott Rapid Box Strip***0.25m×0.6m柔光箱***

  與主體距離:大約1.2m

  高度:大約1.2m

  觸發:ST-E3-RT發射器

  相機細節

  相機:5D Mark III

  鏡頭:24-105mm f/4L IS,變焦到55mm

  與主體距離:1.8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引數:1/160s,f/8,ISO 400

  白平衡:日光

  實拍:讓光線環繞鏡頭

  環形光介面卡是一種特殊的修飾附件,能捕捉閃光燈的閃光,並重新導向圍繞鏡頭的環形面板。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環形閃光的獨特效果

  時尚和人像攝影師經常使用環形閃光,以獲得快速而柔和的光線。如果主體靠近背景,環繞鏡頭的環形光會在主體周圍投射出獨特的輪廓影子。瞳孔中心的環形眼神光則是環形光的另一個標誌性效果。

  畫面中模特眼中環形的眼神光,和牆壁上柔和的輪廓影子,都是我使用了環形光介面卡的結果。

  我曾介紹了3 款環形光介面卡,其中我最喜歡的是RoundFlash。雖然它看起來有點笨重,但其實並不重。而且,它能快速安裝使用,不用的時候又能摺疊到小袋子裡,很容易塞進相機包的角落。其他環形光介面卡都使用了塑料材質,因此攜帶時體積更大,也更容易損壞。RoundFlash 另一個優點則是其擴散面板的尺寸。它的直徑達到了0.5m,能產生非常漂亮、柔和的光線。

  照明細節

  環境:影室

  時間:不重要

  現場光:不重要

  閃光燈:一支600EX RT

  測光模式:E-TTL

  閃光曝光補償:0 FEC

  變焦:35mm

  修飾附件:RoundFlash環形光柔光箱

  與主體距離:大約1.2m

  高度:大約1.5m***安裝在相機上***

  觸發:相機熱靴

  相機細節

  相機:5D Mark III

  鏡頭:24-105mm f/4L IS,變焦到45mm

  與主體距離:1.2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引數:1/125s,f/8,ISO 400

  白平衡:日光

  實拍:鼻子朝向網格光源

  用硬光拍攝肖像時,有一個貼士值得牢記:如果你將閃光正對主體的鼻子,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硬朗影子的負面效果。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網格罩是個好附件

  如圖所示,我在閃光燈上安裝了網格罩,固定在相機的右側,並正對著模特的鼻子。1/16 英寸網格罩的作用是把光線限制在他的臉部和帽子上。我的拍攝意圖是,只保留少量的環境和衣櫥細節,讓觀眾能感受到他的身份,然後將關注度集中到他英俊的臉龐上。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窗戶帶來了輪廓光

  仔細看一下圖中,夾克、脖子和帽子左側的邊緣,你能看到邊緣光,它能將主體和背景分離,因此很重要。這是模特身後大約2.4m、左側約45°的一扇窗戶射來的現場光線。沒有這束邊緣輪廓光的話,模特的夾克、脖子和帽子都會隱入背景中。

  我利用快門速度把現場光線壓暗了2擋,並把安裝了網格罩的閃光燈正對模特的鼻子。你會發現他的鼻子和臉頰處的影子很硬朗,突出了他的個性。所以,我的現場光曝光基於兩個目標:***1***壓暗背景,使得觀眾更加關注主體的臉;***2***保留足夠的現場輪廓光,讓主體和背景能清晰分離。

  照明細節

  環境:舊倉庫

  時間:午後

  現場光:柔和的窗戶光

  閃光燈:一支600EX RT

  測光模式:手動

  變焦:200mm

  修飾附件:Strobros 1/16 英寸網格罩

  與主體距離:大約1.5m

  高度:2.1m***向下***

  觸發:ST-E3-RT發射器

  相機細節

  相機:5D Mark III

  鏡頭:24-105mm f/4L IS,變焦到60mm

  與主體距離:1.5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引數:1/30s,f/8,ISO 800

  白平衡:日光

  實拍:單燈白背景

  使用多支閃光燈拍攝純白色背景的照片很容易,使用一支閃光燈配合一塊大型漫射板也能做到同樣的效果。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多數閃光照亮背景

  拍攝純白背景照片的關鍵是讓淺色牆壁曝光過度,因此它需要大量的閃光。這張照片裡,閃光燈變焦到中等的105mm,位於側面45°處,朝向模特背後的牆壁。

  然後,如圖所示,把一塊大型漫射板***這裡是Lastolite TriGrip 漫射板***放在模特和閃光燈之間,剛好在畫面之外。漫射板將閃光燈的邊緣閃光柔化後投射到主體。一如既往地,漫射板距離主體越近,它的相對尺寸***相對於主體***就越大,光線就越柔和。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強化分離牆壁和主體

  牆壁和主體之間的距離是影響畫面中邊界的反差和清晰度的關鍵,你需要大約1.5m以上的空檔。如果主體太靠近牆壁,明亮的牆面就會變成一塊巨大的反光板,使得主體被邊緣柔和的光線包圍。如果你發現這個問題,可以請主體離開背景一些。

  白色背景的關鍵是用大量閃光使其曝光過度。主體與牆壁的反差清晰的關鍵是儘量增大它們之間的距離。

  照明細節

  環境:鄉村展示大廳

  時間:不重要

  現場光:不重要

  閃光燈:一支600EX RT

  測光模式:手動

  變焦:80mm

  修飾附件:Lastolite TriGrip 漫射板

  與主體距離:大約3.6m

  高度:1.8m

  觸發:ST-E3-RT發射器

  相機細節

  相機:5D Mark III

  鏡頭:24-105mm f/4L IS,變焦到60mm

  與主體距離:1.8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引數:1/200s,f/5.6,ISO 800

  白平衡:日光

  實拍:閃光拍剪影

  有時候,讓閃光燈對著背景比對著主體更能產生戲劇性的光線。在這張照片裡,我實際上使模特大幅度曝光不足,從而讓他變成了剪影。

  寬窄布光攝影技巧——用變焦創造背景圖案

  在模特步入畫面之前,我已經在閃光燈上試驗了不同的變焦設定,看一下它們如何照亮背景。如果你需要寬廣均勻的彩色區域,讓閃光燈變焦到廣角***24mm***。如果你需要一小塊亮斑戲劇化地衰減變暗,讓閃光燈變焦到長焦***105mm***。右邊照片拍攝時,580EX II 閃光燈變焦到70mm。火熱的色彩是模特中紅明膠片閃光投射到深黃色牆壁的結果。

  拍攝剪影時要留意一些細節。我必須把閃光燈隱藏在模特的腿後面,並指導他站立的精確位置。

  在考慮通過明膠片閃光的色彩密度時,你要知道,通過明膠片的光線越強,產生的色彩越淡。所以,如果你需要濃郁飽和的色彩,記住把閃光燈的功率調低一些,而不是調高。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顛倒。

  照明細節

  環境:空店鋪

  時間:不重要

  現場光:非常暗,頭頂的熒光燈在拍攝時關閉

  閃光燈:一支580EX II

  測光模式:手動

  變焦:變焦到70mm

  搖擺:燈頭直接向上

  明膠片:Rosco中紅

  修飾附件:沒有

  距離:緊靠牆壁

  高度:放在地上

  觸發:簡單的射頻觸發器

  相機細節

  相機:5D Mark II

  鏡頭:EF 17-40mm f/4L

  與主體距離:3.6m

  曝光模式:手動

  曝光引數:1/160s,f/8,ISO 400

  白平衡:閃光燈

  隱藏閃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