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中成功的例子

  千萬人的失敗,都有是失敗在做事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尚差一步就終止不做了。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準備失敗

  有一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應邀到上海交通大學演講。大學生們都想分享李彥巨集的成功經驗,誰知他給下面坐著的上千名學子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創業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會一帆風順,大學生創業不成功的比例高達97%。

  站在演講臺上的李彥巨集很嚴肅。他說:“一個沒有準備失敗方案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李彥巨集的這句話從此成為“經典”,如同他掌控的百度公司一樣。

  眾所周知,百度最初的成功,得益於簡單的贏利模式,對一些詞彙搜尋結果排名進行競價銷售,這種競價排名模式為百度帶來滾滾財源,但李彥巨集突然決定更換搜尋規則,不再以競價來排名,而是以“使用者的點選量”來排名,李彥巨集認為只有堅持這樣的價值,百度才有可能贏得更大的市場。李彥巨集的決定遭到了百度公司的集體反對,但李彥巨集說:“謝謝你們把所有的風險告訴我,讓我更有信心做這個決定,我只有一句話留給你們——成功了,你們是功臣;失敗了,我來擔責任。”

  到目前為止,李彥巨集沒有透露當時他為自己準備的失敗方案,但是,百度公司的一位高層認為,李彥巨集肯定會承擔起失敗的一切,因為他有接受失敗的實力。不過,失敗沒有到來,反而是更大的成功,不久,百度營業收入飆升了四成。

  成功每個人都能承受,但失敗並不如此。當一個創業者準備失敗,並且知道失敗後將產生怎樣的後果,這樣才會竭盡全力考量各項決策是否正確,才會儘量規避可能的風險,為自己留下東山再起的各種資本。

  在西方管理諮詢行業,有一句行話:只有準備失敗的方案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方案。諮詢公司除了給客戶提供成功方案外,還會為客戶提供一份詳細的關於失敗結果的描述。而國內的一些管理諮詢公司,提供給企業的全部是成功方案,如果同時給他們描述失敗結果,他們不會接受,因為他們只願意成功,因為他們只有承受成功的實力,而沒有承擔失敗的實力。恰恰是這些企業家,最終敗得一塌糊塗。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勝利登陸諾曼底之後,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發表了激情的演講:“我們已經勝利登陸,德軍被打敗。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向大家表示感謝和祝賀!”但史學家披露一則史實,在登陸前,艾森豪威爾除了這份講話稿之外,還準備了一份完全相反的講稿,其內容是這樣的:“我很悲傷地宣佈,我們登陸失敗了。這完全是我個人決策和指揮的失敗,我願意承擔全部責任,並向所有的人道歉!”

  盟軍登陸諾曼底為什麼會勝利,其實艾森豪威爾做了大量作戰失敗的準備,包括他準備的最後沒有公佈於眾的“失敗演講”。如果解密諾曼底登陸,人們會發現,艾森豪威爾同時把失敗作為了戰略內容。一個已經在研究失敗可能的統帥,會從客觀上剔除失敗的種種可能,反而能更好地保障成功。

  高爾夫球名將黑根在介紹自己成功的經驗時說,他在每打一局球之前都準備打五六個壞球,待比賽中真的打出壞球時,就不會破壞自己的情緒。有了這種思想準備,他的心態反而非常好,成為世界著名的高爾夫高手。

  一心想成功的人,對任何事情往往不會向失敗的方向考慮,這些人,往往會成為最容易失敗的人,而且一旦失敗,連心情和鬥志也輸得精光,甚至一蹶不振。

  篇2

  對於一個年僅25歲的德國鄉村醫生沃納·福斯曼來說,這絕對是一次不可理喻的瘋狂之舉。

  這天下午,坐在安靜的工作間裡,這個剛剛成為助理醫師的年輕人準備在自己的身體上做實驗,去實現心中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

  瘋狂然後成功實驗開始了。

  福斯曼閉上眼睛,深呼吸,讓身體無限放鬆。接著,他刺破自己左臂肘部的靜脈,將一根由無菌橄欖油潤滑過的細管緩緩插入。當細管進入靜脈半英尺,大約到達肩頸部位的時候,福斯曼停了下來。他以為會感覺到刺痛,或者會痛得昏厥過去。但事實是,在此之前他所預想的種種糟糕的狀況並沒有發生。

  這是個好兆頭。福斯曼笑了笑,再次捻動細管,緩緩深入。

  這個部位,應該是心臟!隨著不斷捻動,細管越插越深,最終到達了他希望的部位。那一刻,連他自己都覺得吃驚:細管進入脆弱而敏感的心臟,不僅沒有絲毫疼痛,相反他卻“感受到了一絲如太陽般照耀的暖意”。

  這太不可思議了!這足以證明:心臟並不像權威專家所說的那般不可觸碰,是嚴禁涉足的“禁區”,它和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也可以做手術。稍稍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福斯曼並未中止實驗,而是帶著自己這個“試驗品”奔出門,跑到樓下一個配有x光機的房間,興奮不已地衝醫師喊:“喂,快給我做掃描,你會看到世界上最美麗的畫面!”

  很快,片子出來了。那的確是一張震驚世界的片子——憑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福斯曼成功完成了醫學史上的第一例心臟導管術!

  出人意料的是,福斯曼的大膽嘗試給他帶來的不是榮譽和尊重,而是暴風驟雨般的批判和嘲弄。媒體把他的實驗稱為“瘋狂之舉”,長篇累牘地大肆報道,他的頂頭上司更是堅決禁止這項實驗:“這是一個只有上帝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個例。你必須停止你的瘋狂之舉,不,是愚蠢之舉,愚蠢透頂!”好心的同事則警告他:由於他所進行的實驗違背了人倫道德,再繼續胡鬧很可能會在監牢中度過一生。

  這是科學,科學需要獻身,和愚蠢無關,就算坐牢我也要進行下去。福斯曼頂著鋪天蓋地的冷嘲熱諷,決定再進行一次實驗,以證明這不是陰差陽錯的個例。他義無反顧的舉動,感染了一名年輕的女護士。女護士不想讓這個優秀的醫生遭受任何意外,便提出做他的“試驗品”。如果不接受她的建議,他的實驗將很難開展。

  福斯曼思來想去,只好同意了女護士的要求。然而,在將女護士綁上手術檯之後,意外還是發生了——福斯曼衝著動彈不得的女護士微微一笑,隨即刺破自己手臂上的靜脈,熟練地插入了細管……

  這次實驗,同樣取得了圓滿成功。福斯曼信心滿滿地宣稱:他已制定出了明確的工作目標,要全力優化、改善心臟的診斷方式。不料,整個行業對他的計劃置之不理,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瘋子”,他所做的醫學實驗也被稱為“小丑表演”。瘋子是不能行醫的,沒多久,福斯曼便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到了原來的鄉村醫院。

  那段時間,福斯曼鬱鬱寡歡,他想到了改行,再不去觸控那些冰冷的金屬器械。就在失意之中,他收到了那個女護士寄來的信。信中寫道:沃納·福斯曼,如果你是月亮,就請珍愛靜謐的夜空,不要厭倦她……

  女護士的話,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於是,福斯曼選擇了用心守候。轉眼27年過去,早已被人們遺忘的沃納·福斯曼終於等到了一封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郵件——他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篇3:失敗中尋找機遇

  四次高考失敗去做泥水工

  “也許是上天註定讓我走這條路。”見到記者,阮建榮開口就說了這麼句話。阮建榮從小生活在浙江溫嶺一個貧困小村子,那時候的人們都有這樣的觀念:像他這樣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唯一捷徑就是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成為城裡人。阮建榮也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學習特別勤奮,從小學到高中,成績優異,其他方面也十分出色,所有人都對他滿懷信心。

  1983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卻出人意料地考砸了。接下去3年,他年年複習,年年考,卻始終沒能跨進大學校門。在看到自己第4次榜上無名時,他絕望了。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捲上鋪蓋跳上長途汽車,跑到外地當起了泥水工。在工地埋頭苦幹了半年,他從高考失敗的痛苦中緩了過來,人也開朗了很多。

  1987年,阮建榮回到台州,在黃岩一家水暖器材廠當推銷員,在很短的時間裡他就成了廠裡20多個業務員中業績最好的一個。長期走南闖北做推銷,這樣的經歷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而他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慢慢地他開始意識到,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創業也可以走出一條光明大道。那幾年,阮建榮靠做推銷積累了100多萬元資金,就算放到20多年後的今天來看,擁有這筆錢的人也絕對可以列入富裕階層,但他不想這麼長期為人打工,自己當老闆才是他真正的目標。

  100多萬元血本無歸

  1992年,他接觸到一種叫做鎂鋁曲板的建材,當時市場上都是臺灣生產的品種,每張價格高達200多元,而大陸沒有一家企業生產這種板材。26歲的阮建榮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缺。於是,他沒做什麼準備便投入了全部資金,夢想著一展抱負。

  不料,台州一家大企業也早已瞄準了這個市場,比阮建榮早半年投入生產。而阮建榮的工廠由於規模小,力量薄弱,在殘酷的價格戰中很快顯出了劣勢。沒過多久,他前兩年辛苦賺來的100多萬元血本無歸。繼高考4次失敗後,時隔7年,他再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阮建榮沒有說那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也許年輕的他經歷了太多波折,任何挫折在他看來都有過去的一天。很快,阮建榮又到處奔波尋找新的創業機會。

  兩年賺了2000萬

  幾經周折,阮建榮做起了大理石生意。大理石在運輸過程中容易裂開,需用一種特殊膠水才能粘合起來。當時,這種大理石膠全靠進口,每公斤120元,這讓阮建榮又看到了一個絕好機會——生產大理石膠,填補國內空白。

  他帶著幾個樣品跑到上海一家研究所,經過化驗,進口大理石膠成分是樹脂,與普通萬能膠基本成分是一樣的,而萬能膠價格只是每公斤7元。得到這個訊息,阮建榮興奮不已,心頭又湧起了新的創業熱潮。他立即趕回台州,把堆放大理石的小倉庫清理出來,帶了幾個人就開始試驗研製大理石膠。

  這種大理石膠成分雖然簡單,但它的製造工藝就算專家也無法檢驗出來。國內沒有任何經驗可尋,到原產國去拜訪學習又不切實際,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整整8個月,阮建榮幾乎沒有離開過那個試驗小倉庫,日夜與膠水為伍。

  試驗艱苦還在其次,一次次失敗讓阮建榮焦灼萬分。苦惱之餘,他又跑到山東一家特種膠粘劑研究機構求助,那裡的專家讓他把液體膠水變成固體試試,並告訴他轉化方法。阮建榮又火速趕回台州,用這個方法反覆試驗。1997年,在阮建榮熬得通紅的雙眼的注視下,一種品質成熟、效能穩定的大理石膠終於在他手裡誕生了。

  產品生產出來後,由於價廉物美,在國內市場上十分暢銷,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賣瘋掉了”。不到兩年,這個產品就為阮建榮帶來了2000多萬元的利潤。

  重新殺回老本行

  自己的發明能帶來這麼大市場效益,阮建榮很自豪。但他知道產品一出來,馬上會有更多人進入這個行業,大理石膠價格會急劇下跌。於是,他又看準了那個曾經讓他傾家蕩產的合成鋁塑板行業。他認為,雖然幾年前他沒有成功,但那是因為自己缺少經驗和資金實力,而不是因為這個產品沒有銷路。相反,它的市場仍有巨大潛力。

  說幹就幹。1999年,他與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股份制公司,重新做起了鋁塑板,後來轉為專門生產鋁塑板主要原料——彩色塗裝鋁箔。

  當時,沒有裝置,他就引進一些重要部件後進行組裝。現在,裝置出售已成為公司一大業務,並且由原來兩條生產線,發展成目前12條生產線。2002年,他買下其他股東股份,成立了現在的隆標彩塗有限公司。去年,公司年產值達1.5億元,產品供應到全國100多家企業,並向東南亞、拉美等地區出口,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鋁箔塗裝生產企業。

  成功後依然熱愛讀書

  現在,雖然事業很忙,阮建榮早年熱愛讀書的性格始終沒變。早在做大理石膠時,他就到浙江大學校園裡聽過課,後來又正式到上海大學進修,並於去年獲得了MBA學位。他還在溫嶺當地建了2所學校,合併成立了一所中學。“我自己喜歡唸書,卻沒能考上大學。所以我願意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好環境,希望人人能夠做成自己想做的事。”阮建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