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失敗而成功的例子

  從冰雪到綠草,那是冬天走向春天的路。從失敗到成功,那是你冒著風雪,踏著冰層闖出來的路。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篇2

  有一個韓國男孩,兩次參加高考,兩次落榜。萬念俱灰之際,想起有人說他長了一張明星臉,覺得可以去演藝圈試試。

  通過自己的努力,他進入了一家電影公司,他對老闆說:“我想當個電影演員。”

  老闆說:“你要先弄清電影行業是個怎樣的世界才行,先從幕後做起吧。”

  於是,他先後就職於企劃室、演出部、製作部,漸漸地對電影有了深入認識。

  一晃兩年過去了,他忍不住再次找到老闆:“我要演戲,哪怕跑跑龍套。”

  老闆沒有答應,理由是他不懂得表演。他心裡明白,其實是不給機會,因為競爭太激烈了,還輪不到他。他意識到,與其無謂地空等下去,還不如邊“充電”邊等待。

  恰好一位朋友認識演藝培訓班的人,人家答應讓他旁聽。進入培訓班後,他是學習最刻苦的一個,經常練習到深夜。母親心疼他,覺得他每天熬夜卻賺不到錢,勸他不如放棄算了。他安慰母親,說已經有人聯絡他拍戲了,但他還沒做好準備,所以婉拒了。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少同學陸續接到演戲合約,但他一直無人問津。

  不久,培訓班因為經營不善被迫關門,眾人紛紛散去,唯獨他仍然在空蕩蕩的練習室內,每天揣摩、練習著不同角色。

  有一天,他跟一個功夫很好的朋友練習武術,摔得鼻青臉腫。朋友不解地問:“你進入這個行業時間也不短了,連個小配角也沒演過,還這麼拼命幹嗎?”

  他堅定地回答:“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可你能等來機會嗎?”

  他沉吟片刻,說:“我沒有什麼背景,機會於我真的很難得。所以,我必須做一個像便利商店的人,能夠隨時做到導演所要的,這樣才不怕等不到機會。”

  多年後的今天,他成了亞洲最具人氣的明星,他叫裴勇俊。“做個像便利店一樣的人”,成了他面對媒體時常唸叨的座右銘。

  篇3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複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

  馬雲,一張稜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網際網路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雲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試想,如果馬雲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後,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麼,還會有今天的馬雲,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儘管馬雲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後他當過祕書、搬運工,後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給馬雲帶來了許多感悟。高加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對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會有一種阻力橫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又不得不面對重新跌落到原點的局面。

  從故事中,馬雲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複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於是,馬雲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雲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裡和補習班間遊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雲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雲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雲。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雲日後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雲的一種精神象徵,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雲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複習準備。由於無法說服家人,馬雲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週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雲的數學成績失望的餘老師對馬雲說了一句話:“馬雲,你的數學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餘’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雲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雲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雲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雲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雲終於考上了大學。

  對馬雲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為他生命旅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