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現象愈演愈烈,不僅給投資者造成了重大損失,也損害了證券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

  悅達投資2004年報現金餘額11.88億元,其中有外埠定期存款5.27億元——人們不竟發出疑問:好端端跑大老遠去存什麼定期存款?且該存款無質押等情況。

  截止2004年底,該公司資產總額61.87億元,其中貨幣資金11.88億元,資產負債率63%,銀行貸款31.66億元***包括應付票據5.07億元***,2004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1.88億元,實現淨利3982萬元,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現金淨流入分別6.13億元、-1.40億元及-0.04億元。2004年現金淨增加4.69億元。

  2004年報披露: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東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佔用公司資金淨額***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佔用公司資金扣除公司及子公司佔用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資金***合計為22,629.00萬元。其中:本年累計增加138,246.84萬元,本年累計減少144,899.44萬元,全年平均佔用淨額48,809.61萬元。

  2005年半年報顯示,貨幣資金餘額減至9.22億元,經營性現金淨流出4.64億元。貨幣資金中有5.25億元是其他貨幣資金,附註稱期末其他貨幣資金中為辦理承兌匯票抵押存款金額51910.50萬元、信用保證金存款659.44萬元、外埠定期存款3.24萬元。而2004年報中11.88億元中有9.37億元是其他貨幣資金,附註稱:期末其他貨幣資金中為辦理承兌匯票抵押存款金額26429.50萬元、信用保證金存款2639.19萬元、外埠定期存款52700.00萬元。

  至此,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悅達投資外埠定期存款5.27億元實為虛構或已設定質押,***目的是掩蓋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鉅額資金違規行為。

  篇2

  泰科公司始創於1960年,1973年,泰科在紐約證交所上市。泰科的經營機構遍佈100多個國家,僱傭了26萬員工,2003年營業額超過300億美元。

  從1999起的三年時間裡,泰科兼併了數百家公司,併購價格將近300億美元。對於這些收購兼併,泰科採用購買法予以反映。按照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規定,採用購買法時,被兼併企業在購買日後實現的利潤才可與購買方的利潤合併。同樣,被兼併企業在購買日前發生的損失,也不需要納入購買方的合併範圍。基於這一規定,泰科開始玩起了一個個“財務遊戲”。被泰科兼併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被兼併公司合併前的盈利狀況往往出現異常的大幅下降,而在合併後盈利狀況迅速好轉。其實,這些被兼併公司合併完成前後盈利異常波動主要是各種“準備”科目的貢獻:合併前對各類費用和減值準備過度計提,合併後逐步釋放出各類準備。這樣的弄虛作假行為被泰科的高管人員美其名日“財務工程”。

  以泰科併購amp公司為例,泰科於1998年底開始對amp公司進行收購,收購於1999年初完成。amp公司1998年的第四季度息稅前利潤為8500萬美元,可是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合併完成的前一季度***,卻突然下降為-1200萬美元,而到了1999年第二季度***合併完成後的第一個季度***,又迅速增至24500萬美元。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就在於1999年第一季度計提了鉅額的存貨減值準備,提前“釋放”了本應屬於1999年第二季度的銷售成本。

  舞弊事件曝光後,泰科的執行長被逮捕,將面臨多年的牢獄之災。另外,泰科撤換了60多名高管人員,包括首席財務官、法律總顧問、財務總監以及人力資源總監等等,此外泰科還撤換了整個董事會。

  篇3

  2005年7月29日,金城股份***000820***釋出公告稱:2002年12月31日,集團公司佔用本公司資金累計餘額43,480萬元。2003年度、2004年度和2005年1至5月份,本公司分別向集團公司提供資金6,389萬元、5,744萬元和1,980萬元,其中提供非經營性資金5,688萬元、3,290元和1,091萬元。至2005年5月31日,集團公司佔用本公司資金累計餘額57,593萬元***包含原經營性佔用部分***。本公司實際向集團公司提供非經營性資金10,069萬元。2003年、2004年和2005年1至5月份“倒貸”資金髮生額合計分別為11.41億元、10.51億元和5.57億元。每年年末,集團公司均通過“倒貸”方式償還佔用資金,因此,本公司定期報告中未體現集團公司佔用資金餘額。

  2005年8月16日,金城股份釋出2005年半年報,半年報的貨幣資金餘額由期初的49,615萬元降到1,744萬元,附註稱:本期期末餘額減少主要原因是金城造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2004年末通過“倒貸”方式償還股份公司的資金還原所致。而2005年第一季報披露還有51,082萬元,想不到鉅額的貨幣資金其實只是時點數,是“集團公司均通過‘倒貸’方式償還佔用資金”,也就是集團公司貸款償還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過賬之後立即替母公司償還貸款,這其中貸款資金懷疑是在銀行封閉執行,金城股份涉嫌虛構鉅額的銀行存款。金城股份2004年底資產總額17.2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0%,卻有近5億元的銀行存款,這種違背常識的背後被證實存在鉅額的財務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