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籠育種雞的人工受精率

  在籠養種雞的飼養中,人工受精率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要如何提高它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提高籠育種雞的人工受精率的方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提高籠育種雞的人工受精率的方法。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選留

  體型外貌選擇貫穿始終。採精公雞必須來自雙親健康、高產、具有品種優良特徵性狀的後代。外觀發育良好、體質健壯、肌肉結實、前胸寬闊、眼睛明亮有神,靈活敏捷,叫聲清亮;腿腳粗壯,腳墊結實富有彈性;羽毛豐滿有光澤,第二性徵明顯,雞冠和肉髯發育良好,顏色鮮紅為佳,因該性狀與精液品質呈正相關。

  1、種公雞要經過3次篩選。首次選擇應在45~50日齡,從育雛開始便有計劃選留健康活潑、發育良好、雞冠生長快的小公雛;第2次在120~150日齡,此日齡段是關鍵,生長髮育和體重要符合標準;第3次在150~160日齡,採精訓練時根據性反射和精液品質進行選擇。

  2、留種公雞既要看體型外貌,也要注重生長髮育。公雞過肥精子密度減少、活力下降;過瘦則性反射不強,繁殖機能低下。凡性成熟較晚、體重過大、過小或無雄性特性的,不管其他指標如何均應淘汰。公母比例可按1∶40預留。

  3、以性反射選擇初定優劣。採精公雞性反射要強,挑選時用拇指和食指刺激公雞尾根,能往上高高翹起、洩殖腔周圍鬆弛乾淨、乳狀突外翻充分者日後採精訓練條件反射才容易形成,往往1次按摩採精便可成功。

  4、精液品質是影響受精率的關鍵性因素之一,選種時應對精液品質進行全面檢查綜合評定。

  5、雞正常精液為乳白色濃稠液體,射精量為0.4~1.0毫升。精子密度品種***品系***個體間差異較大,一般為25~40億/毫升,密度和受精率密切相關,相關係數為0.3~0.4。密度越大,活率越強,呈直線前進運動精子越多,受精率越高。人工授精公雞精子密度和鮮精活力分別應達3億/毫升和0.95以上為好。

  6、精子形態和受精率有明顯相關,雞正常精子畸型率為5%~15%,輸精後1周受精率與精子畸形率間相關生活係數r為-0.86。打架凶猛的公雞,精液品質不一定優良。生產中應選擇射精量多,精子活力強、密度高、畸形率低、無汙染,性慾旺的公雞留種。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日糧營養

  日糧中能量不足可使公雞處於能量負平衡狀態,使體重下降,睪丸體積變小,精液量減少;相反,能量過高可使脂肪沉積,體重增加,造成採精困難。籠養種公雞應限制飼養。生產實踐證明,代謝能為11~12兆焦/千克的日糧,既可控制體重增加,又可保證在繁殖期內產生品質優良的精液。

  1、種公雞育雛期間粗蛋白質要達到18%~19%、育成期為12%~14%、繁殖期為14%~16%。在保證蛋白質水平基礎上,平衡蛋氨酸、賴氨酸水平就可以保證公雞具有較高的繁殖率。精氨酸和蛋氨酸直接參與精子生成,在日糧中補充0.3%或0.5%的精氨酸,能使公雞每次射精總量分別增加8.7%和19%,效果極顯著。

  2、日糧中維生素不足可使公雞生活力下降,性反射降低,精液量減少。籠養種雞接觸不到陽光或受到限制,日糧中必須補充維生素D。生產實踐表明,每100千克種公雞日糧中新增維A200萬單位、維D330萬單位、維生素E4克維生素B20.8克、維生素C6克,可獲得品質優良的精液。

  3、在種公雞飼料日糧中分別新增0.1~0.2克/千克硫酸鋅和硫酸錳以及0.3~0.5毫克/千克亞硒酸鈉,對提高精液品質和受精率有極顯著影響。

  4、繁殖期日糧鈣、磷含量分別達到1.5%~2.0%和0.4%較為合適。生產實踐表明,日糧中鈣、磷分別為28和7克/千克時,對種公雞的性慾反射和採精量有很大影響。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採精間隔

  合理的採精間隔是獲得優質精液和提高受精率的重要措施。據報道,隔日採精1次可以獲得品質優良的精液,並能圓滿完成繁殖期內的配種任務。為了充分發揮優良種公雞的利用率,以便給更多母雞輸精,採取每週採精2~3天、休息2天的制度。結果表明,經2天休息公雞精液量和密度能恢復到最佳水平,對精液品質無不良影響。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精液儲存

  對精子代謝旺盛,未經稀釋的新鮮精液在20℃~25℃條件下,30分鐘就會使受精率下降。剛採到的精液要立即置30℃~35℃環境儲存,並應在25~30分鐘內用完。輸精速度越快,精子在外界停留的時間越短,活率就越好,受精率越高。

  母雞群規模較大時,可選用簡單稀釋液或用BPSE或BPSE-2***果糖1.8克、穀氨酸鈉2.8克、蒸餾水100毫升***低溫儲存稀釋精液,並置5℃~10℃環境下可儲存24~48小時。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輸精時間

  母雞最佳輸精時間,應在子宮內無硬殼蛋時或在雞蛋產出3小時後為佳。筆者曾對2187只母雞產蛋時間觀察統計,結果16:00有95.02%***2078/2187***的母雞已結束產蛋,可見此時生殖道已處於“通暢無阻”狀態,所以,在16:00~18:30輸精有利於受精率的提高。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輸精量

  輸精量與受精率密切相關,1次輸入1億和10億精子時,受精率相應為95%和97%。

  輸入1000萬精子時,受精率則下降到38%。生產中現採現用原精液輸精,每次輸入0.03~0.05毫升,有效精子0.8~1.0億以上為宜。為確保受精所需精子數,首次輸精應增加2~3倍精液量。此外應注意,在母雞繁殖力下降的同時,公雞繁殖力也在下降。繁殖中期到末期,隨供精公雞年齡增大要適當增加輸精量,才能維持種蛋有較高的受精率。

  提高籠育種雞人工受精率之輸精間隔

  雞交配後大部分精子很快就進入子宮一陰道聯合處的“貯精腺窩”內,此後以緩慢連續方式向輸卵管漏斗部“釋放”。

  由於公雞睪丸溫度以及母雞生殖道的特殊結構,雞精子在輸卵管內的存活時間可達35天,比家畜精子長得多。雞精子受精能力在交配3~5天后就有下降的可能。為使種蛋保持高受精率,必須在一定間隔時間內補充輸入品質優良的精液。間隔時間過短既增加工作量,又加大捉雞時對雞群的應激反應;過長,則使受精率下降。根據受精高峰出現時間,經多年生產實踐,間隔5天輸精1次最為適宜,受精率可持續保持在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