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成語典故

  發現、整理、蒐集以及提煉作文素材,向來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重點和難點。而令教師感到最困難的也恰是如何指導學生蒐集、使用作文素材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成語典故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八面威風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敗,各地農民紛紛舉起義旗,反抗元朝的統治。這時朱元璋已經領兵攻下安徽和陽,準備繼續南下。

  在過年那天,他與大將徐達,同乘一條小船,從長江北岸渡過長江。船主是對老夫妻,船伕知道船上坐著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聲喊看號子向他慶賀說:“聖天子六龍護駕,大將軍八面威風。”

  朱元璋明白這是祝賀帝王的話,心裡非常高興,便和徐達輕輕地踢著腳,互相表達慶賀之意。

  後來朱元璋統一全國,建立了明朝,他成為歷史上聞名的皇帝明太祖。明太祖找到當年的船伕,給了他封賞,又將他那隻小船塗上硃紅顏色,表示有功。

  【釋讀】各個方面都很威風。形容神氣足,聲勢盛。

  【出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聖天子百靈相助,大將軍八面威風。”

  二

  一毛不拔

  源於《孟子·盡心上》。戰國時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對殘酷的戰爭,主張“兼愛”和“非攻”。當時的楊朱卻與墨子作對,竭力反對“兼愛”,主張“為我”。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釐遇到楊朱,毫不客氣地問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處,你願意不願意?”楊朱聽後搖搖頭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釐反駁道:“這只是一種假設,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天下,你肯不肯?”楊朱聽後默然不語。孟子針對此事抨擊楊朱道:“楊朱主張'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對天下有利,他是決不會幹的;墨子主張'兼愛',如果對天下有利,即使磨禿了頭頂,磨破了腳板,他也是願意幹的。”。

  之後還有一段典故可以很好的闡釋楊朱的觀點:《列子》的《楊朱》篇,其中有個故事說;“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間。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這是楊朱學說另一方面的例證。《列子·楊朱》篇還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們不能相信這些話真是楊朱說的,但是這些話把楊朱學說的兩個方面,把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學,總結得很好。

  但在後來,人們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慳吝的人。

  【出處】《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釋讀】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三

  分道揚鑣

  在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勳。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為河間公。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為洛陽令。不久以後,孝文帝採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陽,元志仗著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高的達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

  有一次,元志出外遊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眾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為什麼不給我讓路?” 元志並不買李彪的賬,說;“我是洛陽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過是一個洛陽的住戶,哪裡有地方官給住戶讓路的道理呢?”

  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了。於是他們來到孝文帝那裡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的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在他主管的戶籍裡,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呢?

  孝文帝聽了他們的爭論,覺得他們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訓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便笑著說:“洛陽是我的京城。我聽了,感到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認為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嗎?”

  【釋讀】道:道路;鑣:馬嚼子;揚鑣:驅馬向前,分路而行。

  【出處】北齊·魏收《北史·魏諸宗室·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