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吃什麼藥好

  慢性蕁麻疹屬自身免疫機制參與的過敏性面板疾病。慢性蕁麻疹應該服用什麼藥物,如何治療?下面小編分享了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藥,希望你喜歡。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15種藥:

  ***1***抗組胺類藥物 ①H受體拮抗劑 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型別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②多塞平 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藥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藥物。

  ***2***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藥物 ①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為 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②酮替酚 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制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③色甘酸鈉 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作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並增強療效。 ④曲尼司特 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3***糖皮質激素 為治療蕁麻疹的二線用藥,一般用於嚴重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壓力性蕁麻疹對抗組胺藥無效時,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激發時,靜脈滴注或口服,應避免長期應用。常用藥物如下:①潑尼鬆;②曲安西龍;③地塞米松;④得寶鬆。緊急情況下,採用氫化可的鬆、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

  ***4***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覆,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由於免疫抑制劑的副反應發生率高,一般不推薦用於蕁麻疹的治療。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藥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等,常與抗組胺藥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慢性蕁麻疹常見病因有:

  1.飲食

  食物以魚、蝦、蟹、蛋類常見;部分香料、調味品也可引起。

  2.藥物

  藥物可引起本病。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發蕁麻疹。

  3.感染

  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

  4.生物因素

  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

  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

  6.其他因素

  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也可引起。

  慢性蕁麻疹臨床表現:

  在風疹塊出現前,區域性皮膚髮癢或有麻刺感,迅速出現皮疹。部分患者在風疹塊出現數小時或1~2日內出現全身症狀,如食慾不好、全身不適、頭痛或發熱。風疹塊表現為扁平發紅或蒼白色的水腫性斑,邊緣有紅暈。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

  風疹塊常在數小時或1~2日內自然消失,其他部位又有新的皮損陸續出現,風疹塊已消失處在24小時內不再發生新的損害。風疹塊消失後,面板恢復正常。風疹塊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在任何部位的面板、黏膜。風疹塊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時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大多數病人只有發癢的風疹塊而無其他症狀。

  風疹塊的病程不定,有的在一日之內發生數次皮疹,經過數日或1~2周至數週後停止發作,稱為急性蕁麻疹。不少患者天天發生皮疹,或是斷斷續續地屢次出現或加重、緩解或消失,可達數月或數年之久,稱為慢性蕁麻疹及特殊型別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