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工資分配率怎麼算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我們團場從1975年開始,在計時工資基礎上試行評工記分超計劃獎勵的制度。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希望能幫到你。

  

  件 單價 分配率 工資總額 分配額

  甲10724×30.38%= 3,257.95 771,177.70 70,603.49

  乙92576×34.18%=31,642.48 771,177.70 685,728.29

  丙1933×35.44%= 685.06 771,177.70 14,845.92

  合計105233,100.% 35,585.48 771,177.70 771,177.70

  計時工資的適用範圍

  由於計時工資是直接以勞動時間計算報酬,簡單易行,便於計算;同時,由於各種勞動均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所以計時工資的適應性強,實行範圍廣泛,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和各類工種、崗位均可採用。其中,最適用於以下行業、企業、車間、工種、崗位:

  1. 機械化、自動化水平較高、技術性強、操作複雜,產品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單獨計算個人的勞動成果的行業和工種。

  2. 主要為生產第一線服務和從事輔助工作,其勞動量不便於用產品產量準確計量的工人和服務人員。

  3. 勞動量不便於統計計量的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

  4. 產品、經營專案和生產條件多變的企業。

  由於計時工資按照勞動時間支付工資,因此,能夠促進職工提高出勤率和提高技術業務水平,保證勞動的質量。但是,它在體現按勞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主要是計時工資一般與等級工資制聯絡在一起,側重以勞動時間的長短計算工資,不能準確地反映勞動強度和職工個人實際提供的勞動成果,勞動報酬與勞動量之間往往存在著不相當的矛盾。就同等級的各個勞動者來說,他們在相同的勞動時間內付出的勞動量有多有少,勞動質量也有差別,而計時工資難以體現這種勞動差別。因此,隨著企業內部改革的深化和進一步搞活企業內部工資分配,需要把計時工資與其它工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利於全面地考核職工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把職工的工資與其實際付出的勞動量緊密聯絡起來,以更好地體現按勞分配原則。

  計時工資的優點

  1***計時工資制主要取決於勞動者本人技術業務水準或本人所在崗位***職務***相應的工資標準,而不直接取決於工作物或勞動物件的技術業務水準。

  2***計時工資制強調員工本人的技術業務水準的高低,因此,有利於員工努力學習科技文化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業務水平和勞動熟練程度,提高勞動工作質量。

  3***內容和形式簡便明確,有較大原穩定性,因此便於計算和管理。

  4***計時工資不致使員工工作情緒過度緊張,且工資收入水平取決於既定的工資標準,有較大的穩定性,因此對員工收入、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有較大的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