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與裳的區別

  語文,口頭成語,書面成文。一起君帶你來了解那些大家天天掛在嘴邊,寫在筆下,卻不甚瞭解的語文。問:古代時期“衣”與“裳”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衣”與“裳”有何區別

  古時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省稱“衣”,以障蔽身體。

  《說文?衣部》:“衣,依也。”段玉裁注:“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裳”,亦作“常”,是專用於遮蔽下體的服裝,男女尊卑均可穿著。

  由於古代紡織工具簡陋,布的幅面很狹窄,所以一件下裳通常需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前三後四,樣子像一幅腰圍,另在腰部施褶,褶的多少視具體情況而定,兩側還各開一道縫隙。

  兩漢以後,裳漸由裙取代,惟在貴族祭祀和朝會時穿著的禮服中保留遺制。《後漢書?輿服志下》:“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

  裳與裙大致相同,惟裳被製成兩片,彼此分離,一片蔽前,一片擋後,上用布帶繫結於腰,裙則多被做成一片,穿時由前圍向臀後。

  隨著時代的發展,“衣”、“裳”連用,往往泛指衣服。

  而“裳”有兩個讀音,“cháng”音可以引申為“光明”之意,而“shang”則僅指衣裙。我們常聽說的舞蹈應讀為霓裳***cháng***羽衣舞,不應讀作shang,就是因為該舞是將華夏服飾與精神風貌聯絡在一起的。

  中國古代“衣”“裳”有何區別

  在我國古時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就省略的稱為“衣”,是用來遮蔽身體的。《說文·衣部》:“衣,依也。”段玉裁注:“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裳”,亦作“常”,是專用於遮蔽身體下半部分的服裝,男女尊卑均可穿著。

  而衣也有其狹義的意思指的就是上衣,跟“裳”相對。如《詩經》: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而《齊風》裡“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因此,裳指的也就是下衣。

  在我國古代上衣是分長短的,這和現在一樣,當時的短上衣被叫做“襦”。杜甫《別李義》:“憶昔初見時,小糯繡芳蓀。”《說文》:“襦,短衣也。”其中的“襦”就是這個意思。長上衣指的就是“深衣”。《經典釋文》引鄭玄《禮記深衣》:“深衣者,連衣、裳而純***鑲邊的***之以採也。”可見深衣也就是連衣與裳為一,下面垂到踝部。相似於現在的長裙、旗袍之類。

  然而裳在古代指的就是下衣。古代的下衣有裳、絝、褌***kūn***。裳又寫作常。《說文》:“常,下帬***qún,裙***也。裳,常或從‘衣’。”這說明裳就是裙。在古代男女服裝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別,男子也著裙。

  其中絝,說的也就是今天的褲子。但它跟現在人們穿的褲子也是不一樣的。《釋名》中這樣說:“兩股***大腿***各跨別也。”這說明古代絝沒有前後襠,只有兩個褲筒。

  由於古代的紡織工具比較簡陋,布的幅面也非常狹窄,因此一件下裳通常是要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前三後四,所以樣子就像是一幅腰圍,另在腰部施褶,褶的多少一般是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在其兩側還各開一道縫隙。從兩漢之後,裳就逐漸被裙所取代,也只有在貴族祭祀或是朝會的時侯穿著的禮服中保留遺制。在《後漢書?輿服志下》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裳與裙大體上是相同的,唯裳被製成兩片,彼此分離,一片蔽前,一片擋後,上用布帶繫結於腰,裙則多被做成一片,穿時由前圍向臀後。

  其實,“衣”字在古代除了統指身上穿的衣服之外,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狹義的衣專指上衣,廣義的衣則包括一切蔽體的東西,也就是被分為頭衣、上衣、下衣和足衣。在這其中的頭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帽子。只是“帽”字產生得較晚,所以最初的意思是“小蠻兒夷頭衣也”,這並不是一切頭衣的統稱。在先秦,各種頭衣其實都有自己的專名。然而,頭衣還被稱為元服。因為元的原本意思是頭,比如在《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中記載:“免冑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所以說,元服跟頭衣的字面意思是一樣的。在古代貴族和平民的頭衣是有嚴格區別的。貴族戴冠、冕等,平民則戴幘。

  其中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禮記·曲禮上》說到道:“男子二十,冠而字。”說的就是男子長到二十歲時行加冠之禮,同時起別名,也就意味著從此長大成人了,社會與家庭都要按成人來要求他。在古代不戴冠的只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人。

  我國古代的人是不剪頭髮的,孩子的頭髮長了,就緊貼著髮根紮在起垂於腦後,叫“總髮”。平民是不戴冠的,在其髮髻上覆以巾,直蓋到前額,這就是幘。當然,古代的衣裳還包括了“足衣",也就是人們腳上穿的鞋子,而在古代就被叫成屨、履、屐等名。

  隨著時代的發展,衣裳的叫法也在不斷的簡便化。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演變中又看到了國人的智慧,自遠古至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一直變動著,而這都是我們所擁有的深厚文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