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專業論文

  我國對藥學專業的學生要求很高,具有較高的入學門檻,藥學專業為我國提供了很多醫學人才,提高了我國的醫療水平。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醫院藥學中的合理用藥

  目前,在我們國家醫院中使用抗生素的現象十分普遍,進而造成抗生素濫用的情況發生。針對這種情況,衛生部出臺了相關的控制政策,該院根據相關政策制定了相應的控制方案和規則,主要是以藥師為主要控制物件,對該院2011年1月―12月期間進行就診的患者的臨床用藥要進行合理化干預,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得抗生素的應用頻率得到了大大的減少,同時實現了其的合理利用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該院進行就診的人數和門診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以及醫院感染情況、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頻率、抗生素的DDDs、抗生素費用佔全部藥費比例、排序前10位抗生素的DDDs進行統計和分析。

  1.2 用藥頻度用藥頻度***DDDs***

  使用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法來對用藥頻度進行分析,主要和藥物說明書的規定用量和使用次數來進行評價。DDDs=該藥品的年消耗量/該藥的DDD值[3]。

  1.3 方法

  該次研究主要是以每個單獨科室為單位,對各科室進行合理分工,同時分配工作和明確工作的任務目標。安排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和經驗豐富的藥師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識以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等情況進行授課。由骨幹藥師,在各個科室指導抗生素的臨床合理使用,並負責審查處方中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對合理處方予以糾正。解答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在臨床中遇到的困難及疑難問題和指導。

  對抗生素進行分級管理,並且根據臨床醫生級別施行抗生素處方許可權管理。

  1.4 統計方法

  資料採用SPSS17.0軟體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採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5]。

  2 討論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將會造成多種危害和資源浪費,包括抗生素自身,藥師干預可以明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能促進藥物的合理應用[6]。從表1可見,門診抗生素處方比例一直較小,藥師干預後,處方比例降低7%~8%,住院患者抗生素處方比例較高,為60%左右,經藥學干預,下降至40%,效果明顯。分析抗生素用藥頻度,在干預前每月DDDs在5~6萬以上,干預後降低到3~4萬。實施藥學干預措施後,院內感染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抗生素費用佔全部藥費比例在藥師干預下也明顯降低,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壓力。從表2可見,通過藥師干預,10種抗生素DDDs整體處在下降趨勢中。

  經過藥師的干預,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費用佔全部藥費比例、抗生素的用藥頻度均明顯降低,但院內感染率無明顯變化[7]。作為醫院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管理,為了更好地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避免和控制濫用抗生素的情況發生,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相關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醫生對抗生素知識的瞭解和危害的認識,做到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篇2

  試談臨床藥學在藥物調劑中的意義

  臨床藥學是對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進行研究的一門藥學學科,其主要是對藥物在人體內代謝時發揮最高療效的方法。藥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專業學科,臨床藥學中開展對藥學工作的研究已經成為最普遍的解釋。這一學科從出現開始,就走過了不同尋常的道路[1]。即便最近幾年醫學界不斷提升了對臨床藥學的重視度,臨床藥學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和制約,我國臨床藥學的發展處於失衡狀態。更不能說臨床藥學中對藥物調劑的研究,根據這些,本文作者對臨床藥學在藥物調劑中的意義進行分析。

  1臨床藥學的發展

  臨床藥學最早提出是在美國,我國也在這一時期開展了臨床藥學工作。1964年,全國藥劑學研究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幾個主任藥師首次建議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因而可以看出我國對臨床藥學的研究相對較早[2]。然而遺憾的是雖然我國對臨床藥學的研究較早,但是發展卻即為緩慢。直至1987年,我國才正式的對12家重點醫院批准作為全國臨床藥學工作的試點單位,試點工作極大程度的加快了醫療機構重視臨床藥學的研究進展。最近幾年,國家中藥管理局以及衛生部頒佈的規定中明文規定三甲醫院必須實施臨床藥學工作,因而將其列入考核內容中。隨著我國醫療改革不斷加深,步伐逐漸增快,人們越來越重視合理應用藥物的情況,合理用藥必將引導臨床藥學發展出一片廣闊的空間[3]。

  2臨床用藥現狀

  依據我國新華社2008年調查研究得出:全國由於藥品不良事件和反應引起人員死亡的數量可達到24萬,與每年道路交通引起死亡的人員、工傷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自然災害引起的死亡數量總人數相當。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臨床用藥上具有很多安全隱患,臨床合理用藥情況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現今醫療行業中,10%左右的醫療問題是不合理用藥引起的。這主要是因醫生的醫術雖然精湛,但是缺乏臨床藥學方面的知識,藥師雖然瞭解相關的藥學知識,但是因職業分類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和干預。加強藥物調劑工作以及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將醫療行為不斷的延伸,也是保證向患者提供合格、合理藥物的重要保證,對臨床用藥安全性來說意義非凡。

  3如何進行藥物調劑

  對於醫療機構來說,藥物調劑工作屬於藥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項基礎工作。其主要工作是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執行的,對相關的藥品進行調配。當然,這一工作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其要求負責藥物調配的人員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在對其進行藥品調配時,要對醫生開具的處方認真核對,如發現存在問題,應立即與醫生聯絡,確定沒有錯誤後才可將藥物交到患者手中。

  與此同時,還需要對藥物的標籤進行認真核對,核對標籤是否與醫生開具的處方相一致。為了預防患者將藥品拿錯,藥房的負責人員要分類存放相應的藥品,具體說就是將消炎類的藥物全部放在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如果真的需要對藥品進行調劑,可以直接到這個區域進行調劑,經過核對後可以很快的將藥物交給患者,縮短了患者等待的時間,同時也降低了再次拿錯藥品的機率。現今,大多數醫院為了有效的降低藥品調劑出現錯誤的機率,在核對藥品名稱和種類時,固定安排兩名藥師進行反覆核對,這樣就能夠將藥品拿錯的機率進一步降低。這是因這種方法臨床效果較好,大多數醫療機構效仿了這一方法。

  容易出現藥物調劑差錯的另外一個環節是醫囑轉錄的過程,絕不可以根據個人經驗將已經包裝好的藥物隨意發放給患者,應根據醫囑對藥物進行調劑。同時還需要對患者服藥的時間進行關注,例如注意是飯前服用還是飯後服用,假如醫囑沒有做出特別的叮囑,應囑咐患者嚴格按照說明書服藥。另外,藥品質量是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藥師需要定期對藥房內的藥品進行檢查,檢視有效期,如有過期藥品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在發放藥品時應先發放近效期的藥品,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4小結

  對現今醫療機構進行分析,伴隨著人們逐漸重視藥品使用安全的問題,臨床藥學的重要性逐漸的顯現出來。醫院的藥方不在單純是傳統意義上的藥房,其需要儘快的與現代醫藥學發展的需求相吻合,完成醫技科室向臨床科室轉變過程。臨床醫生也要對藥學知識熟練掌握,依據其藥物特性為患者選擇最安全、最合適的處方。總而言之,積極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時提升藥品藥劑業務水平,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藥物,臨床意義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