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質量論文免費例文

  護理質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是個永恆的話題,是護理業務技術管理的核心,是衡量醫院護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護理部對護理質量的控制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部對護理質量的科學有效控制。方法 結合醫院護理質量管理實際,總結歸納了質量控制的具體做法。結果 通過科學確立標準,制定規範,進行自我控制、關鍵控制、逐級控制、反饋控制,使護理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結論 上述質控方法對護理部實施護理質量控制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護理質量;控制;方法

  控制是質量管理的核心[1]。護理部是全院護理工作的指揮中心,護理部工作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護理質量,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管理是保證和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運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實施最優化控制手段,可使護理工作始終處於對工作、對患者有利狀態,並可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

  1 科學確立標準,制定規範

  護理規章制度及工作質量標準是質量控制的依據和準則。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是護理質量控制取得成功的基礎。依據國家衛生部的有關政策、法規,修訂適用本院的《護理管理規章制度》、《消毒技術規範》、《各級人員崗位職責》、《護理應急預案》等;依據疾病護理髮展規律,制定適用醫院的《疾病護理常規》;在人力資源配備上,根據衛生部按病床與護士的配備比例及臨床實際護理量進行臨床科室護理人員的配備,其餘部門按衛生部規定及臨床實際運作需求配備人員,各護理單元護士長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必要時,實行彈性排班。根據國家醫院護理質量主要評價指標和等級醫院標準制定各項標準。在制定標準時,應注意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僅有技術標準,還要有行為標準,有臨床護士共同參與制定,充分考慮到護士可能會在非理想狀態下工作,使標準基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便於操作和考核。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完善,使其更具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

  標準和規範確定後,護理部要經常深入科室,根據各項檢查細則和評分標準,對護理質量進行考核。建立檢查流程,使質量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結合,定期檢查與隨機檢查結合。在護理質量檢查過程中,要注意轉變管理理念,重視改進工作,將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主動應用科學方法查詢缺陷原因,注重尋找有無改進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懲罰工作人員,避免護士產生消極情緒,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 增強質控意識,自我控制

  護理工作的物件是人,質量控制的目標是零缺陷[2]。在護理質量控制的管理中,要發揮護士自我控制的能動性。標準制度再好,護士的能動性不發揮,一切工作就難以落實。要充分利用繼續教育,業務學習,操作訓練,護理查房等形式對護士進行質量與安全、護士與法及慎獨精神的教育,反覆強化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弘揚對患者高度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斷提高護理人員醫院主人翁意識,使護理人員自覺地依照標準和制度進行工作,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和控制。護士長的質控意識、領導藝術、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是護理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3]。護理部重視護士長的培訓,每年選送護士長參加國內舉辦的各種護理管理培訓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質控意識,使護士長將主要精力放在質量的控制、把關上,在考核和提拔護理管理人員時,堅持護理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雙向達標。護理部要狠抓護理質量控制這根主線,實行全員參與質量控制,進行自我控制,把護理質量控制落實到位。

  3 樹立質量戰略思想,關鍵性控制

  護理工作細緻並專案繁多,護理活動的複雜性,管理層不可能控制所有的活動,因此應該控制那些對組織行為有戰略行影響的關鍵因素,質控的重點應放在容易出現偏差的地方,那些有可能影響全域性或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比如手術室、急診室、供應室、ICU這些風險大,涉及面廣的科室應是質控的重點部位。執行醫囑、護理技術操作、病情觀察、護理措施的落實、危重患者護理,以及重點護士、重點時間段的管理,這些質控內容對完成工作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屬於護理組織中關鍵性的活動和問題。護理部要堅持深入科室,瞭解和掌握真實可靠的情況,進行現場指導和控制,及時調配人力資源,幫助解決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強化對重點患者、重點時間段及重點護士的管理,以護士長、護士對病情的知曉作為檢查重點,隨時抽查護士對分管患者病情、主要治療護理措施、陽性體徵及化驗結果,需觀察重點,需防範潛在併發症的掌握情況,檢查患者的措施落實到位情況,定期對合同護士及上崗3年內的年青護士進行基礎理論與技術的培訓和考核。健全護士長夜查房制度,強調護士長夜查房時主要檢查各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及各科室護理工作質量情況,使白天護理工作質控與夜間護理質量控制相結合,保證護理安全與護理質量。

  4 完善護理質量控制體系,逐級控制

  為使巨集觀控制與微觀控制有效地結合,必須健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形成強有力的院控、科控、自控、互控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護理質控網路[4],達到層層負責,逐級控制的目的。按目前我院護理部的體制,質控組織分三層:①護理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護理部主任及醫院質控護士組成,這一層是質控的核心。設立護理質量目標及標準,對全院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評價、分析質量問題,尋求對策,修訂目標和標準,形成院控。院控的重點在管理質控上。②護理質量監控小組。由科室護士長及護理小組長組成,這一層是護理質量控制的中心。注重抓質量標準的落實,貫徹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常規。在護士長的領導下,對護理質量自查自糾。根據檢查情況進行討論分析,制訂改進措施,形成科控。科控的重點是過程質量控制,以保證患者得到最滿意的護理服務。③護理質量活動小組。這一層是護理質量控制的基礎,由全體護士認真落實執行。要求每個護士嚴格執行崗位職責,按質量標準進行工作,保證做好自控。自控的重點是做好質量保證工作。另外,護理部每季度組織護士長聯合查房,進行質量互查,使科室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形成互控。

  5 及時做好評價,反饋控制

  反饋控制是一種承前啟後的控制,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其目的是在於避已發生的不良結果繼續發展或防止其再度發生。護理部一方面通過觀察臨床人員的工作過程,檢查護理措施的落實,查閱護理記錄,隨機提問護理人員相關知識等獲取資料,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價、打分,將全院質控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利用護士長例會及時反饋給科室,對存在的問題總結,找出不足,落實改進的措施。另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徵求患者及家屬意見,發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瞭解患者的需求,以患者的評價、患者的期望來測定護理工作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整理,並將結果反饋給科室及本人,使質控的焦點最終歸結到患者的需求和滿意,在進行反饋控制時,一要注意民主,二要注意資訊系統全面,三要準確及時,因為有限的控制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的。

  參 考 文 獻

  [1] 姜小鷹.護理管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198,177-180.

  [2] 林菊鷹.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0-145.

  [3] 佔京.現代護理質量安全控制規範與管理規章制度典範.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05:22.

  [4] 李萍,黃文,黎紅梅.淺談護理部對護理質量的控制.實用護理雜誌,2001,17***7***.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