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基層醫院進行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知識與態度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方法與效果。方法2013年6月~11月選擇我院的24名護理人員納入調查,從2013年6月開始,我院加強了護理質量管理,包括健全質量管理組織、重視院感管理、認真落實手術室的規章制度、集中進行手術室管理、開展一對一的護理訪視服務。結果護理管理後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知識與態度得分分別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護理管理前分別為***34.26±4.45***分和***19.28±3.56***分,護理前後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層醫院進行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知識與態度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基層醫院;手術室;質量管理知識;護理態度

  眾所周知,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1]。手術質量管理是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保障,當前本地區要求手術安全核查是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共同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而手術患者應配戴標有患者身份識別資訊的標誌以便核查[2-3]。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與臨床護理的發展,護理人員的工作範圍和內容變得更加廣泛而深刻,手術室的臨床護理工作需要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參與,為此對於護理質量管理的要求更高。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縣級醫院也不例外[4]。本文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方法與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3年6月~11月,選擇我院的24名護理人員納入調查,其中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10名。年齡19歲~45歲,平均年齡***34.39±2.22***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6.57±2.19***年。

  1.2 護理質量管理措施從2013年6月開始,我院加強了護理質量管理,①健全質量管理組織,醫院成立了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輸血管理委員會、護理管理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藥事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等管理組織,定期研究手術室醫療質量管理的相關問題,及時制定質量持續改進方案並在職能部門督導下落實。②認真落實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範及診療常規。③重視院感管理,加強對手術室的監管,規範處置醫療廢棄物,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同時建立以手術室為中心,各部門聯動形成整個集中化的管理。通過資訊標準的調整,或者確認,來確定手術室是否正常執行。手術科室也加強自身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同時加強裝置維護、檢查和功能確定,通過維護來確保手術室大型裝置、精密裝置正常的執行。積極進行病房相互核對記錄,認真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確保不要接錯患者,不要開錯手術部位,核對後做好記錄,確保手術患者的安全。開展手術患者術前術後訪視工作,在術後回訪時讓患者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對我科的醫德醫風、醫療服務、醫療技術操作等進行滿意度評估,對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給予重視,不斷改進手術室護理質量,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水平。

  1.3 觀察指標所有護理人員在護理質量管理前後進行相關知識與態度的評價,結合我院護理人員具體的特徵自行設計。其中護理知識包含21個條目,滿分46分;而護理態度包含10個條目,滿分為38分。得分越高,越趨於積極的知識與態度。

  1.4 統計方法使用SPSS18.0軟體包進行資料的統計學分析與處理,知識與態度評分對比採用t檢驗,P<0.05代表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經過觀察,護理管理後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知識與態度得分分別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護理管理前分別為***34.26±4.45***分和***19.28±3.56***分,護理前後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醫院中,手術室護理質量直接關係到手術患者的生命安危,手術室作為外科領域反映高度治療醫學水平的工作環境,應滿足外科手術需求的所有功能,為醫務人員創造最有利於工作的舒適環境,保持接近無菌的環境,減少創傷感染。為此對於手術室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的管理,可以發揮不同等級護理人員的特長,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高效的護理服務,也能有效改善護患關係。但是當前很多基層醫院的護理人員由於思想和思維功能出現偏差,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工作失誤,甚至造成嚴重後果,也會導致護理風險增加[5]。

  護理工作是由護理人員執行的,要想提高護理質量,就要調動護士主動參與到護理質控工作的全過程,根據護士的能力和職責要求進行重點管理,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崗位必須重點管理,根據實際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優化組合,做到強弱搭配,新老搭配,以保證手術配合及護理質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應該加強學習衛生法律法規、專業技術規範,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新的法律法規、新的行業標準,進一步提高認識,學會運用法律自我約束、自我保護,培養護士的責任意識和“慎獨”精神[6]。同時,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質量標準,工作時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定期檢查護理質量,發現問題尋找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避免同類問題重複出現。只有提高質量管理的認識,才能使護理質量邁上更高一層次。

  手術室是醫院的一個特殊區域,保證各項措施和制度的實施是質量管理的關鍵,新畢業或調入的護士,從上崗的第1d就必須有計劃地組織規章制度的學習,並將其納入培訓計劃中,使她們能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各種操作按規範進行[7]。當發生偏差或差錯時,要及時查詢原因。屬於制度不完善的,要及時修改和完善,屬於手術或新業務、新技術方面的要及時請專科醫生講課,屬於新儀器、新裝置的必須請廠家技術人員講授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保養知識,做到每項工作,每個操作都有章可循。才能使質量步入規範化、程式化、標準化的軌道,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才得以提高。

  在我院實行的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醫院始終以患者的利益為中心,建立護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體系,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人的管理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及質量管理知識的學習,加強法制教育,培養高度的責任心,重視護士專業素質的提高;對於工作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經常提醒,警鐘長鳴,避免差錯事故發生。只有人人蔘與質量管理,從思想上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才能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

  本文護理管理後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知識與態度得分分別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護理管理前分別為***34.26±4.45***分和***19.28±3.56***分,護理前後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基層醫院進行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知識與態度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鷺鷺,李靜,徐祖銘.高階醫院管理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0:45.

  [2] 王彥,廖金萍,晁雲萍.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J].中華臨床與實用醫學雜誌,2008,10***5***:88-89.

  [3] Sen L I, Ling W, Ying Z.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J].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2012, 11: 026.

  [4] 樊兵.護士能級評分表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臨床醫學,2009,4***3***:101-102.

  [5] 林少芬.手術室的安全管理討論[J].臨床實驗醫學雜誌,2007,6***4***:187-188.

  [6] Hua T A O. Effect of standardized quality management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on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2, 14: 072.

  [7] ZENG Y, MA X. Nurs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operating room[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2, 8: 06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