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類的朗誦稿

  都說讀書是與高尚人談話。那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讀書,是一陣春雨喚醒一朵花。 在雲南的麗江古城遇見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天雨流芳。這是納西族的語言,翻譯成漢語就是:去讀書吧。多美!

  是的,上蒼託先生轉交給學生一把鑰匙,一把開啟書房、教室、眼界、心扉的鑰匙:讀書。讀書,一件事,貫穿一個人的一生,也成就一個人的一生。

  在如今的電子媒介時代,人對紙質書籍的閱讀漸漸減少了。手機閱讀成為一種時尚。然而,撫摸一本書,不僅是用眼睛,還要用手指和心靈。春日的午後,在溫暖的陽光下翻開一本好書,那些文字不端架子,行雲流水,如雲端紫燕。好書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長。此刻,你就沉浸在雅潔從容的文字裡,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對而坐,聽他娓娓道來,那一刻,你的心就長出了翅膀。

  好書如知己。當你和書中的人一見傾心,不禁要如此感嘆。彷彿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話,作者替你說了出來,清麗典雅,字字生香。你們在時光深處相遇的一瞬間,靈魂搖曳,情投意合。那些文字,不僅憂鬱而且明亮,不僅沉靜而且飛揚,不僅犀利而且溫暖,不僅理性而且唯美。

  讀大家的文字,覺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壺,他們把文字養在心裡,不論怎樣平凡的瑣事,養在這把紫砂壺裡,倒出來的“茶”都是有茶香的。是啊,好文字當然是有香味的。所以,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風拂面,雨中紅蓮,也是雪落梅花,暗香盈盈。他們充盈著詩意的訴說,純粹的靈魂,清潔的思想。她洗去世間瀰漫的塵埃,給靈魂以潔淨和安然。

  好書,從來都是要靜靜閱讀,慢慢欣賞的,而不是在網路上匆匆瀏覽。因為,網路閱讀沒有紙質閱讀的質感和溫度,也沒有靈魂,更沒有內心的安寧。網路閱讀彷彿一個急著趕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張,這樣的閱讀是瀏覽和觀光,是走馬觀花。可是,我們匆忙的腳步,焦灼的心到底在追逐什麼?一切都是因為“快”,一個“快”讓閱讀的美好意味盡失。那麼,不要走得太過匆忙,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讀得慢一點,等待靈魂慢慢跟上來。更不能忘記,在書中採集生活的美好,這是你我熱愛生活的理由和依據。

  真正的閱讀是靈魂的閱讀,留出讓讀者思考、遐想、回味的空間。真正的好文字也處處留白,如一幅水墨丹青。只有胸中有山水的人,才懂得留白之美。

  清代的張潮這樣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讀書與月亮竟有著這樣的淵源,不同的人生閱歷、坎坷、磨礪,從書中領悟到的深淺和道理皆不相同,而好書從來都是一輪明月,它夜夜自天空灑下盈盈光芒,鋪滿塵世的每一個空間,滋養心靈的角落。讀書達到這樣的境界,也將人生活得如此清明而透徹。

  冬夜坐對一窗雪,如同坐對一卷書。窗外,是孫康夜讀的皚皚映雪,屋內的人手捧一卷書。雪夜裡學學古人,圍一爐紅泥小火,品一杯清茶香茗,萬物寂靜之夜,聽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讀書,世間還有比這更愜意美好的事嗎?

  二

  不是不想讀書

  只是家庭的瑣事在心頭

  唯有抽時間去學習了

  讀書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是不想讀書

  只要有時間我就會進行我的文學創作

  做文學是我的夢想

  做文學靠的是點滴的積累

  不是不想讀書

  因為書籍是人們的營養品在我個人看來

  書籍是我喜歡的東西

  這是很好的收藏

  不是不想讀書

  生活中的瑣事太多了

  人總要去生活的

  日子總要去過的

  不是不想讀書

  時間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

  與時間賽跑嗎

  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幾個在讀書呢

  不是不想讀書

  我的學生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要面向未來

  面向全新的自我

  三

  一個人,如果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讀書就會成為他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他汲取精神營養的一種方法,繼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會變得很充實,很優雅,很高貴。如果一生都如此,他的精神生活會很富有,很幸福。

  讀書要從童年開始,要把閱讀當成一件大事來做。一個小學生,如果到了三四年級,還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那便是生活中一個很大的欠缺。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閱讀習慣的養成就會更加困難。閱讀會帶給一個人美好的人生,不閱讀會從負面影響人的一生。

  父母養育孩子,要把和孩子一起讀書當作一種責任、一種義務。身心健康成長,一定要和閱讀緊密地聯絡到一起。一種有智慧的親情之愛,一種豐厚的家庭文化,都要用閱讀打基礎。童年、親情、詩意、哲思,都是與書香緊密融合在一起的。因此,選讀什麼書很重要。

  兒童閱讀當然離不開年齡特徵,閱讀有一種心理秩序不能忽視。幼兒低年級讀者的閱讀,要選擇有情趣的書,童謠、童話、幽默故事都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小讀者。中年級讀者的閱讀,要選擇情節曲折有懸念的故事,讓他們在閱讀中不但學會複述情節,還要培養關心人物命運的感情。共鳴是閱讀的高境界,是閱讀記憶裡的光,可以照亮一生。什麼時候想起來,那個人物都會呼之欲出。高年級讀者的閱讀,要選擇情感豐厚、啟迪智慧的書。在閱讀中伴隨思考,思考人生,思考人性,思考世界,思考人類。在培養了愛讀書的習慣以後,讀經典就格外重要了。

  愛書的人,對書的感情,一言難盡。把書比喻成藝術品、智慧庫、傳家寶,都不為過。讀書是對精神營養的汲取,我們不能容忍粗鄙的書,也不能允許盜版書行銷於世。一本好書是作者的傾心之作,我們要以虔誠之心閱讀。盜版書是對文化的褻瀆,是對作者的不尊重。古代提倡“敬惜字紙”,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美德,是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規範。敬惜字紙,就是敬重文化和愛護文化。書,作為承載中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我們要格外珍惜。所以抵制盜版書,就是“敬惜字紙”,就是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表現。這,我們要從小做起。童年,我們開始踏上讀書之旅,一生獲益,一生奉獻,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