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與李治之死

  武則天是促大唐皇帝李治死亡的幕後黑手嗎?之間有什麼聯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相關資訊,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

  就在高宗日漸病重的時刻,武則天忽然提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建議—請求高宗帶領文武百官東幸洛陽。理由是:到洛陽附近的嵩山舉行封禪大典,祈求上蒼保佑大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當然最重要的,是保佑皇上龍體康健、長命百歲。理由貌似冠冕堂皇,但高宗日漸惡化的病情實在不允許他長途顛簸,所以他並沒有答應。武則天大為失望,如此一來,她策劃已久的奪權行動就難以展開,甚至有流產之虞。

  事實上,自從兩年前處心積慮地廢掉前太子李賢之後,武則天就開始醞釀篡奪天下大權的計劃了。在武則天的計劃中,把朝廷從長安遷到洛陽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原因很簡單,長安是李唐舊勢力盤根錯節的老巢,在這裡武則天難免會受到掣肘。而東都洛陽則不同,那是她經營多年的根據地,只有在那裡,她才能自如地掌控一切!可如今連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後續行動就更無法實施了,武則天愁腸百結。

  關鍵時刻,老天爺幫了她的大忙。永淳元年***682年***四月,也就是武后提出封禪建議半年多後,關中突然遭遇了嚴重的饑荒,吃飯問題尷尬地擺在高宗朝廷的面前。由於洛陽擁有便利的漕運,儲存了大量從江淮運來的糧食,所以從隋朝開始,每當關中出現災荒,朝廷都會前往洛陽就食,這已經成為慣例。既然如此,高宗即使病得再厲害,也不得不宣佈東幸洛陽了。當月,高宗、武則天連同文武百官就浩浩蕩蕩地從長安出發了。天子鑾駕剛抵達洛陽,武則天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第二步行動—重組宰相班子。

  宰相團成員劉仁軌等反武派都被留在長安輔佐監國太子李哲,跟隨高宗來到洛陽的,只有一個年邁體弱的崔知溫,這為武則天重組宰相班子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到達洛陽的第三天,武則天就以閃電般的速度提拔了四個親信為宰相。

  永淳二年三月初,宰相李義琰因改葬父母之事有違禮制,武則天趁機對高宗大吹枕頭風,使得李義琰不得不以足疾為由主動辭職;三月末,崔知溫又因病亡故。至此,整個宰相班子中除了一個年逾八旬的劉仁軌,其他人都已是清一色的後黨。一切都在按照武則天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與此同時,高宗的病情也在無可挽回地惡化著。

  李治與武則天的趣聞:

  唐太宗身體不適,太子李治入奉湯藥,恰好武媚娘侍側,李治見她長得美麗動人,不禁心神動盪,兩人目光交錯時,武媚面含羞色轉過臉。李治苦於沒有機會與她說句話。一天周圍無人,媚娘奉金盆水跪進,李治手伸進水盆裡,把水灑在武媚衣服上,且挑逗說:“乍憶翠山夢裡魂,陽臺路隔豈無聞。”媚娘隨即宛爾一笑道:“未漾錦帳風雲會,先沐金盆雨露恩。”李治大悅,遂攜她的手,交歡於宮內小軒僻處,極盡繾綣。事後,武媚執衣而泣:“妾雖微賤,久侍至尊,欲全陛下之情,冒犯私通之律。異日居九五,不知置妾身何地耶?”李治解下所佩九龍羊脂玉鉤給她,曰:“即不諱,當冊汝為後。”

  武媚就是後來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她的父親武士huò是山西的大木材商,寒門地主出身。他頗好交結,唐高祖在河東時,曾在他家住過。高祖為太原留守,引用他做行軍司鎧參軍。武士huò曾力勸高祖起兵反隋。高祖起兵時,他幫助高祖克服了王威、高君雅的阻難,後來又隨高祖入長安。武德年間,他做到工部尚書,封應國公,從此才成為貴族。武則天母楊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楊達之女,42歲嫁武士為繼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則天是其次女。入宮之前,武則天的生活並不如意。她的少女時期隨做官的父親在四川生活,後來,父親去世,同父異母兄長對她們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則天在長安和姐妹、母親有過一段很艱難的生活。貞觀十一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時,母親楊氏傷心慟哭,武則天安慰母親說:“母親不要難過,女兒得以一近天顏,怎知不是福分呢?”

  進宮一年多之後,終於被召入掖庭宮,受唐太宗初次寵幸。被太宗賜名叫武媚。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名“獅子驄”的烈馬,性格暴躁,不好駕馭。唐太宗為此嘆息不已。當時武則天侍候在側,她說:“妾能馭之,然需三物,一鐵鞭,二鐵錘,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錘錘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馬供人騎,若不能馴服要它何用。”此番言語凶狠殘忍,全然不似出於一位柔弱女子之口,唐太宗也嫌她太過凶狠,頗為不悅。

  不幸的是某一年空中出現太白金星,因為古書中也記截“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宮中武性女子只武媚一人。太宗儘管貪戀女色,為了社稷從此絕不接近武媚,將她貶為奴婢,視作妖惑。武媚粗茶淡飯,在屈辱、嫉妒中長大。唐高宗在他當太子的時候,就看中了武則天。在孤寂的生活中,她逐漸與太子李治志趣相投,關係密切。李治悄悄將玉墜送與她做定情之物。太宗駕崩後,按照慣例,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們要出家做尼姑,生育過的則要打入冷宮,為死去的皇帝守寡,宮中凡受寵幸的女子全到感業寺削髮為尼。兩年的尼姑生活使武媚全面地回顧了宮廷生活的富貴與艱險。

  高宗李治嗣位,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李治到感業寺裡來進香,武則天緊緊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她使高宗又回憶起了先前的戀情,並私下令武則天蓄長髮。最後武則天被李治帶回宮中,再次回到自己生活過的唐朝皇宮,並被冊封為才人。她能夠回宮同時還有著另一層複雜的背景,當時王皇后正與蕭淑妃爭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髮,獻給高宗,封為宸妃。武則天回宮之初,也只是宮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邊。她能夠“卑詞曲體以事後”,王皇后“數稱其美於上”。永徽三年,武則天生了長子李弘,給自己帶來了晉升的希望,也給王皇后增加了一層憂慮。永徽五年,武則天被冊封為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與淑妃。